10 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读拼音,写词语。
wō niú jūn yún chóng dié kū wěi
fèng xì láo gù hén jì cāo chǎng
2.给多音字组词注音。
朝 ( ) 朝 ( )
空 ( ) 空 ( )
占 ( ) 占 ( )
铺 ( ) 铺 ( )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1)休:①不要 ②歇息 ③停止
休得无礼 休养生息 喋喋不休
(2)满:①整个 ②完全 ③满足
满心欢喜 满不在乎 心满意足
4.写出下面汉字的字形结构、部首和音序。
柄:属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匀:属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茎:属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二.语言表达(共3小题)
5.学习第4自然段。(《爬山虎的脚》)
(1)写出描写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 → → →
(2)语言实践: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6.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7.缩写句子。
(1)父亲难过地落下辛酸的眼泪。
(2)各种颜色的喇叭花像一匹美丽的花布。
(3)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4)公园的花丛中千百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三.连线题(共1小题)
8.主题积累。
下列事物通常体现了什么精神品质?连一连。
蜜蜂 竹子 小草
顽强 勤劳 有气节、谦虚
四.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9.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选段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画横线的句子把 比作 ,请你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2)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 ,爬山虎脚的样子像 ,爬山虎脚的颜色是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10.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 来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还可以用 来比喻。
(2)我会用文段中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①爬山虎脚的位置: 。
②爬山虎脚的形状: 。
③爬山虎脚的颜色: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4)联系课文内容,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细致观察
B.连续观察
①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②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11.课后提升。
神奇的丝瓜(节选)
季羡林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qǐ)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有删改)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①说话不切实际,超过原有的程度。
②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连用了五个“ ”字,动态展示了丝瓜秧的生长速度,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中的“竟”字有“出乎意料、令人吃惊”之意,表现了丝瓜秧 。
(3)选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 ”和“ ”两个词准确生动地描写了丝瓜悬垂在空中的样子。
(4)选文第三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中,“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丝瓜的生长迅猛,“ ”形象地写出了丝瓜的粗细。
(5)《神奇的丝瓜》和《爬山虎的脚》都体现了作者观察的 、 ,以及观察时间 。
12.幸福的爬山虎
一棵爬山虎,长在楼房的墙角边。太阳照不到他,周围湿漉漉的,布满了绿色的青苔。 花儿小,颜色又和叶子差不多, 谁也不注意他,谁也不认识他。
爬山虎gū dān极了,心里却想: 。他一声不响,慢慢地贴着墙面爬。白天爬,晚上爬,晴天爬,雨天也爬。终于有一天,他长得非常非常高,他爬上了二楼的窗台。他抬起xiān xì的头,看见玻璃窗里挂着美丽的窗帘。
“叭嗒,叭嗒……”一个小姑娘拖着拖鞋走到窗前,拉起窗帘,打开窗子。太阳照进窗口,爬山虎的头跟着也伸了进去。□你是谁呀□□小姑娘惊奇地问□□我是爬山虎□□小姑娘又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以前我又矮又小,蹲在墙角边,听一个小姑娘在窗口唱歌。现在我长大了,看见了太阳,我想和唱歌的小姑娘做朋友。”“你爬得这么高,真勇敢!快进来吧!”
爬山虎爬进了窗口,爬过红漆地板,爬过小竹椅……带来一长串绿色的叶子。
下午,小姑娘放学回家了,推开门一看:荷哟!爬山虎把床架子、床沿全围起来,一张张叶子在微风中对着小姑娘qīng yíng地摇晃着。多美的绿色小床,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叽叽喳喳……”窗台上飞来一群小鸟儿,奇怪地叫着,“大鸟窝,大鸟窝,睡在里面很舒服。”小姑娘爬进了绿色的小床,望着窗台上那么多快乐的小鸟儿,舍不得关上窗……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看拼音写词语。
gū dān
xiān xì
qīng yíng
(3)在“□”里填上所缺的标点符号。
(4)画横线处的“……”表示省略了
。
(5)爬山虎会想些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填在横线上。
(6)你喜欢文中的爬山虎吗?为什么?
。
13.课外提优
竹,是极其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宝藏”。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坚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竞相被历代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看不见却又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空气;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 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属于第 种解释。
(2)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 和 。
(3)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4)文中画“ ”的句子是 句,改为陈述句。
(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五.习作(共1小题)
14.(《爬山虎的脚》)仿照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各个部分,看看各有什么特点,再把这些特点写下来,要写具体。
10 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读拼音,写词语。
wō niú 蜗牛 jūn yún 均匀 chóng dié 重叠 kū wěi 枯萎
fèng xì 缝隙 láo gù 牢固 hén jì 痕迹 cāo chǎng 操场
【解答】故答案为:
蜗牛 均匀 重叠 枯萎
缝隙 牢固 痕迹 操场
2.给多音字组词注音。
朝 cháo ( 朝鲜 ) 朝 zhāo ( 朝阳 )
空 kōng ( 天空 ) 空 kòng ( 填空 )
占 zhàn ( 占领 ) 占 zhān ( 占卜 )
铺 pù ( 床铺 ) 铺 pū ( 铺床 )
【解答】“朝”意为“①早晨;②日,天”时读“zhāo”;其它情况读cháo.
“空”意为“①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②没有结果的,白白地;③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时读“kōng”,意为“①使空,腾出来;②闲着,没被利用的;③亏欠”时读“kòng”.
“占”表示姓或者意为“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牌等判断吉凶”时读“zhān”,其它情况读“zhàn”.
“铺”意为“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时读“pū”,其它情况下读“pù”.
朝 cháo(朝鲜) 朝 zhāo(朝阳)
空 kōng(天空) 空 kòng(填空)
占 zhàn(占领) 占 zhān(占卜)
铺 pù(床铺) 铺 pū(铺床)
故答案为:
cháo 朝鲜 zhāo朝阳 kōng天空 kòng 填空 zhàn 占领 zhān 占卜 pù 床铺 pū铺床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1)休:①不要 ②歇息 ③停止
休得无礼 ① 休养生息 ② 喋喋不休 ③
(2)满:①整个 ②完全 ③满足
满心欢喜 ① 满不在乎 ② 心满意足 ③
【解答】(1)休得无礼:不要没有礼貌。故“休”的意思是不要。故选①。
休养生息:指战争之后军队的休息;也有陶冶,休息等意思。故“休”的意思是歇息。故选②。
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故“休”的意思是停止。故选③。
(2)满心欢喜:心中充满欢喜的情绪意愿。故“满”的意思是整个。故选①。
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故“满”的意思是完全。故选②。
心满意足: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故“满”的意思是满足。故选③。
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①②③。
4.写出下面汉字的字形结构、部首和音序。
柄:属 左右 结构,部首是 木 ,音序是 B 。
匀:属 半包围 结构,部首是 勹 ,音序是 Y 。
茎:属 上下 结构,部首是 艹 ,音序是 J 。
【解答】合体字,就要分清是左右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是半包结构(包围一部分),还是上下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分清部首,音序就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字母.
故答案为:
左右 木 B
半包围 勹 Y
上下 艹 J
二.语言表达(共3小题)
5.学习第4自然段。(《爬山虎的脚》)
(1)写出描写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 触 → 巴 → 拉 → 贴
(2)语言实践: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解答】(1)描写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触、巴、拉、贴。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通过阅读语段,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故答案为:
(1)触 巴 拉 贴;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6.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要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
(2)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小明的爸爸也是一名老师。
【解答】(1)“要是 就”是表示假设关的关联词语,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时要突出词语所表示的假设关系。如:要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
(2)分析例句可知,“原来”在句子中的意思是表示发现真实情况。用这个意思造句就是: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小明的爸爸也是一名老师。
故答案为:
(1)要是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
(2)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小明的爸爸也是一名老师。
7.缩写句子。
(1)父亲难过地落下辛酸的眼泪。
父亲落下眼泪。
(2)各种颜色的喇叭花像一匹美丽的花布。
喇叭花像布。
(3)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骆驼是工具。
(4)公园的花丛中千百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蝴蝶在飞舞。
【解答】(1)考查了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难过地”“辛酸的”,保留句子的主干,即:父亲落下眼泪。
(2)考查了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各种颜色的”“美丽的花”“一匹”,保留句子的主干,即:喇叭花像布。
(3)考查了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沙漠里重要的”“交通”,保留句子的主干,即:骆驼是工具。
(4)考查了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公园的花丛中千百只”,保留句子的主干,即:蝴蝶在飞舞。
故答案为:
(1)父亲落下眼泪。
(2)喇叭花像布。
(3)骆驼是工具。
(4)蝴蝶在飞舞。
三.连线题(共1小题)
8.主题积累。
下列事物通常体现了什么精神品质?连一连。
蜜蜂 竹子 小草
顽强 勤劳 有气节、谦虚
【解答】结合事物的特点可知,蜜蜂勤劳,竹子有气节、谦虚,小草顽强。
故答案为:
蜜蜂﹣﹣勤劳
竹子﹣﹣有气节谦虚
小草﹣﹣顽强
四.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9.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选段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画横线的句子把 细丝 比作 蜗牛触角 ,请你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太阳像个红苹果挂在山头。
(2)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 茎上 ,爬山虎脚的样子像 蜗牛触角 ,爬山虎脚的颜色是 嫩红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B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解答】(1)考查了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及仿写。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可知,这个句子把“细丝”比作“蜗牛触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即可。
(2)考查了根据选文内容填空。通过阅读可知答案。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通过阅读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故选B。
故答案为:
(1)细丝 蜗牛触角 太阳像个红苹果挂在山头。
(2)茎上 蜗牛触角 嫩红;
(3)B。
10.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 蜗牛的触角 来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还可以用 发丝 来比喻。
(2)我会用文段中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①爬山虎脚的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
②爬山虎脚的形状: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
③爬山虎脚的颜色: 嫩红 。
(3)这段话主要写了 B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4)联系课文内容,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细致观察
B.连续观察
①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B
②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A
【解答】(1)考查了对比喻句的理解。从“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可知用“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还可以用“发丝”来比喻。
(2)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筛选。①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等语句可知脚的位置。②从“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可知脚的形状。③从“也是嫩红的”可知脚的颜色。
(3)考查了概括语段内容。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也是嫩红的”等可知描写了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4)考查了作者的观察方法。①从“不几天”可知作者是连续观察的。②从“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等可知作者进行了细致观察。
故答案为:
(1)蜗牛的触角 发丝;
(2)①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②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③嫩红。
(3)B;
(4)①B;
②A。
11.课后提升。
神奇的丝瓜(节选)
季羡林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qǐ)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有删改)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
①说话不切实际,超过原有的程度。 夸大之词
②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杞人忧天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连用了五个“ 爬 ”字,动态展示了丝瓜秧的生长速度,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中的“竟”字有“出乎意料、令人吃惊”之意,表现了丝瓜秧 惊人的生长速度 。
(3)选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 直挺挺 ”和“ 随风摇摆 ”两个词准确生动地描写了丝瓜悬垂在空中的样子。
(4)选文第三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中,“ 发疯似的猛长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丝瓜的生长迅猛,“ 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形象地写出了丝瓜的粗细。
(5)《神奇的丝瓜》和《爬山虎的脚》都体现了作者观察的 连续 、 细致 ,以及观察时间 长 。
【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夸大之词:说话不切实际,超过原有的程度。②杞人忧天: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从“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可知,作者连用了五个“爬”字,动态展示了丝瓜秧的生长速度,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中的“竟”字有“出乎意料”“令人吃惊”之意,表现了丝瓜秧惊人的生长速度。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可知,作者用“直挺挺”和“随风摇摆”两个词准确生动地描写了丝瓜悬垂在空中的样子。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可知,“发疯似的猛长”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丝瓜的生长迅猛,“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形象地写出了丝瓜的粗细。
(5)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神奇的丝瓜》和《爬山虎的脚》都体现了作者观察的连续、细致,以及观察时间长。
故答案为:
(1)夸大之词 杞人忧天;
(2)爬 惊人的生长速度;
(3)直挺挺 随风摇摆;
(4)发疯似的猛长 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
(5)连续 细致 长。
12.幸福的爬山虎
一棵爬山虎,长在楼房的墙角边。太阳照不到他,周围湿漉漉的,布满了绿色的青苔。 因为 花儿小,颜色又和叶子差不多, 所以 谁也不注意他,谁也不认识他。
爬山虎gū dān极了,心里却想: 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找一个快乐的朋友 。他一声不响,慢慢地贴着墙面爬。白天爬,晚上爬,晴天爬,雨天也爬。终于有一天,他长得非常非常高,他爬上了二楼的窗台。他抬起xiān xì的头,看见玻璃窗里挂着美丽的窗帘。
“叭嗒,叭嗒……”一个小姑娘拖着拖鞋走到窗前,拉起窗帘,打开窗子。太阳照进窗口,爬山虎的头跟着也伸了进去。□你是谁呀□□小姑娘惊奇地问□□我是爬山虎□□小姑娘又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以前我又矮又小,蹲在墙角边,听一个小姑娘在窗口唱歌。现在我长大了,看见了太阳,我想和唱歌的小姑娘做朋友。”“你爬得这么高,真勇敢!快进来吧!”
爬山虎爬进了窗口,爬过红漆地板,爬过小竹椅……带来一长串绿色的叶子。
下午,小姑娘放学回家了,推开门一看:荷哟!爬山虎把床架子、床沿全围起来,一张张叶子在微风中对着小姑娘qīng yíng地摇晃着。多美的绿色小床,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叽叽喳喳……”窗台上飞来一群小鸟儿,奇怪地叫着,“大鸟窝,大鸟窝,睡在里面很舒服。”小姑娘爬进了绿色的小床,望着窗台上那么多快乐的小鸟儿,舍不得关上窗……
(1)在文中 因为……所以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看拼音写词语。
gū dān 孤单
xiān xì 纤细
qīng yíng 轻盈
(3)在“□”里填上所缺的标点符号。
(4)画横线处的“……”表示省略了 爬山虎爬过的其他地方 。
(5)爬山虎会想些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填在横线上。
(6)你喜欢文中的爬山虎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朋友,从此就不会孤单了 。
【解答】(1)考查了关联词语的用法。“花儿小,颜色又和叶子差不多”表原因,“谁也不注意他,谁也不认识他”表结果。根据语义应填“因为…所以…”。
(2)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拼写为:孤单; 纤细; 轻盈。
(3)考查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主要考查了引号的用法。引号是表示直接引用。即:“你是谁呀?”小姑娘惊奇地问。“我是爬山虎。”小姑娘又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4)考查了省略号的用法。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部分内容,具体指省略了爬山虎爬过的其他地方。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第三自然段,爬山虎找到了小姑娘,想和她作朋友。所以前面的内容可能会是: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找一个快乐的朋友。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短文以拟人话的口吻写了孤独的爬山虎通过努力,不断地长高,长大,终于找到了一位小姑娘做朋友。从此就不会孤独了。所以我喜欢爬山虎。
故答案为:
(1)因为…所以…
(2)孤单; 纤细; 轻盈。
(3)“?”。“。”
(4)爬山虎爬过的其他地方。
(5)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找一个快乐的朋友。
(6)喜欢;因为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朋友,从此就不会孤单了。
13.课外提优
竹
竹,是极其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宝藏”。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坚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竞相被历代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看不见却又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空气;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 ① 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属于第 ② 种解释。
(2)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 用途 和 品格 。
(3)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4)文中画“ ”的句子是 反问 句,改为陈述句。
(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解答】(1)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时,要结合全文,通过对全文的理解可知息息相关一词中“息”应是呼吸时进出的空气的意思。自强不息一词中“息”是“停止”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第2段和第三段,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段意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对第3自然段全面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出中心句即第一句就是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这句是反问句,同时要知道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注意的几点:把问号改为句号,把反问句中的不字去掉。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短文题目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此基础上即可打出答案。
故答案为:
(1)①②
(2)用途 品格
(3)我更欣赏竹子那种坚强不屈的品格。
(4)反问 竹子品格体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5)竹
五.习作(共1小题)
14.(《爬山虎的脚》)仿照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各个部分,看看各有什么特点,再把这些特点写下来,要写具体。
【解答】范文:
校园里的爬山虎
我们学校小操场圆形门的围墙上,长了满满一墙的爬山虎。远远望去,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绒毯挂在墙上。
走近那绿色的墙,你会看到爬山虎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彼此推着挤着,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色的单叶片。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它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脉对称而清晰的分布在已变成手掌状的叶子上,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郁郁葱葱的一片。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犹如绿色的瀑布从空中垂下,好看极了。
茂密的叶子后面,长着爬山虎无数条粗细不一的茎。爬山虎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状卷须,卷须生有许多分枝。这些卷须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们又是怎样牢牢的爬在墙上的呢?卷须是不是爬山虎的手呀,那它又是怎样利用这样的手一点点的爬上墙去的呢?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查询了一些爬山虎的相关资料。
原来,卷须真是爬山虎的“手”,这只手非常特别,它是由许多小绒球组成的,绒球可以分泌出粘液,粘液就是爬山虎能牢牢长在墙上的法宝。
我感叹不已:这神奇的植物王国真是奥妙无穷啊!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