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初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初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1 10: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党湾镇初级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初考试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先填写班级、姓名、考号、试场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一致。
4.考试结束后,只须上交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K:39 Cl:35.5 Ca:40 g取10牛每千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的种类完全相同的是
A.冰和干冰 B.金刚石和石墨 C.石灰石和生石灰 D.烧碱和纯碱
2.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 ”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 ( )
A.病菌导致流感 B.鸣笛产生噪音 C.燃鞭炮形成烟雾 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3.实验室现要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下列实验操作会使称量或测量得到的数值偏小的是
A.用砝码已生锈的天平称量固体药品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稀盐酸的pH
C.称量时砝码已等于药品质量、游码未归零
D.用量筒量取45ml液体时,俯视读数,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4. 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化羰可作灭火剂 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小
C.硫化羰溶于水生成一种酸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为CO2和SO2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用重垂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图乙是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静止时磁力大于重力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是酒精灯的热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6.某同学家中所有的灯原来都正常发光,现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室内火线与零线,氖管都发光。该同学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进户火线断路 B.进户零线断路
C.灯泡全部烧坏了 D.室内线路某处短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已知氯磺酸化学式为ClSO3H,能在水中完全电离出H+ 和ClSO3—;甲酸化学式为HCOOH,能在水中部分电离出H+ 和HCOO—。对于反应C1SO3H+HCOOH==CO↑+HCl+H2SO4有如下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
A.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此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D.反应后溶液的pH减小
8.与火车相比,汽车车厢外表面更容易堆积灰尘。对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
A.火车车厢的外表面比汽车车厢的外表面光滑,更不容易堆积灰尘
B.火车行驶的速度比汽车的大,产生的风更大,更容易把灰尘吹掉
C.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厢外表面由于和空气摩擦而带电,因为汽车的轮胎是绝缘的橡胶,和铁轮的火车相比汽车不容易把电荷导入地下,因而更容易吸附灰尘。
D.火车行驶的速度比汽车的大,车厢外侧空气流动的速度比汽车的大,车厢外侧气压比汽车的小,车厢的内外压强差比汽车的大,更不容易堆积灰尘
9.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 B.提高了果树的抗倒伏能力
C.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 D.提高了果树对光的利用效率
氧化锡的电导(电阻的倒数)随周围环境中的CO(一氧化碳) 浓度变化 10.甲图中的直线反映了它的电导与CO浓度的关系。用氧化锡制成传感器,将它组成乙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示数即可反映传感器周围环境中的CO浓度。则在下列表示CO浓度与电压表示数Uo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11.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按所给的标准对事物分类,能分成三类的是一组是
A.按生物类别区分鲫鱼、金鱼、鲸鱼、娃娃鱼
B.按元素性质区分铁、碳、硫、磷
C.按物质的种类区分水、铁、硫、氧气
D.按导电性区分塑料、铜丝、橡胶、不锈钢
12.如图所示,在电磁铁的上方用弹簧悬挂着一条形磁铁(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13.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C.初中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14. 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根据磁感线可以判断图中A是N极、D是N极
B.图乙是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它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
C.图丙是电风扇发电,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是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当闭合开关S,压力F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16.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
17.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B.②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后,会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C.④的生长结果是植物水平生长 D.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18.如图18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小球,体积分别为V甲、V乙,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质量分别为m甲、m乙,两个容器A、B中装有密度分别为ρ1、ρ2的液体,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1<ρ甲<ρ乙<ρ2,则( )
A. 若V甲=V乙,将甲、乙都放入容器A中,静止时二者
所受浮力之比为ρ甲:ρ乙
B. 若V甲=V乙,将甲、乙都放入容器B中,静止时二者
所受浮力之比为ρ1:ρ2
C. 若m甲=m乙,将甲、乙都放入容器B中,静止时二者所受浮力之比为ρ乙:ρ甲
D. 若m甲=m乙,将甲、乙分别放入容器A、B中,静止时二者所受浮力之比为ρ1:ρ甲
19.吊在室内天花板的电风扇重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1;当风扇叶片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2,则( )
A.F1=G 、F2F1 D.F2=G 、F220.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小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放重为2G的砝码,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2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小盘重不计,绳子与轮的摩擦不计)( )
A. G B. 2G C. 3G D. 4G
21. 某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2 B.3∶2 C.5∶2 D.2∶5
22. 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克 2 22 34 0
反应后质量/克 2 40 待测 16
A.X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Y的质量为40克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Z全部参加反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5分)
23.用符号表示:2个氯原子_________,3个镁离子___________,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由___________构成,水由__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__构成
25.右图是根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毛区是____(填编号),是根吸收_____________的主要部分。
(2) ④是根尖的___________,对根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26.(8分)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27.下列二种方法可以大致检验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方法①是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放入燃着的蜡烛;方法②是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小敏对二种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0.03% 1% 5% 10% 20%
方法① 正常燃烧 正常燃烧 正常燃烧 燃烧不旺 熄灭
方法② 不变浑浊 变浑浊 变浑浊 变浑浊 变浑浊
(1)上述实验中,方法①所依据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方法②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菜窖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卢瑟福实验时将一束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一种带质量和正电的微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如图。实验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请试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卢瑟福实验否定了____________提出的原子模型,即原子是一个被正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着。
(3)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_______(填序号)
29.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和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应消耗的过程中是_____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反应中,对维持大气中CO2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2NaOH+CO2=Na2CO3+H2O
②6CO2+6H2OC6H12O6+6O2 ③CO+O2 点燃 CO2
(3)科学家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2CO2+6H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三种重要的生理过程,请回答:
(1)字母B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______(填字母)生理过程的效率。
(3)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要受到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乙是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一个光合作用强度随某种因素变化的曲线,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但是忘记注明横坐标表示哪个因素了,横坐标X表示的因素最不可能的是上述三种因素中的____________。
(4)如果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如图丙的关系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ab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段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36分
31.(8分)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20毫克/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
(2)饮酒会使人的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 驾车;
(3)在治理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甲是酒精检测仪,图乙是检测仪的简化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该电阻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丙,如果图乙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司机吹出的气体中酒精含量就 。
32.(8分)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
⑴指针下方的物体A应由( )材料制成;
A、铜 B、铁 C、铝 D、塑料
⑵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左端应为磁极的 极;
⑶实验发现:
①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滑动时(填“左” 或“右”),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
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当导线a由接线柱2改为与接线柱1相连,闭合开关后,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
⑷经过对电磁铁研究,可得出结论是: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 ;当通过电磁铁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 ,磁性越 。
3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小组讨论】甲猜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有关
乙猜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次实验
序号 H2O2溶液质量分数% H2O2溶液用量/毫升 催化剂(MnO2)用量/克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毫升 所需时间/秒
① 30 5 0 85 2 3.8
② 15 2 0.1 20 2 2.8
③ 5 2 0.1 20 2 7.4
④ 30 5 0 55 2 10.5
(1)请你写出第②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和③实验证明甲的观点是正确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乙的观点是正确的(填字母);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④
(3)由以上实验还能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拓展】他们猜测:催化剂(Mn02)是一种氧化物,那么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是否也有这样的催化作用呢?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4)如果,实验证明氧化铁、氧化铜均有催化作用,那么,小组成员应见到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
(5)甲认为,要证明氧化铁、氧化铜是本实验的催化剂,还需要有氧化铁、氧化铜在实验前后_____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的证据。
实验组别 KClO3质量(克) 催化剂 产生气体质量(克) 耗时(秒)
化学式 质量(克)
1 0.60 —— —— 0.014 480
2 0.60 MnO2 0.20 0.096 36.5
3 0.60 CuO 0.20 0.096 79.5
4 0.60 Fe2O3 0.20 0.096 34.7
(6)乙猜测氧化铁、氧化铜可能对用氯酸钾制氧气也能起催化作用,并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完成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填序号);
②本实验中,三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最弱的是________。
34.(8分)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
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 ,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 。
(3)小王同学对H2S气体很感兴趣,通过查资料得知:H2S气体有臭鸡蛋气味,水溶液是一种酸。他将H2S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有黑色沉淀生成,同时溶液的酸性增强。试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
35.小敏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敏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小敏在第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表。
请根据实验问答下列问题:
(1)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填“是”或“否”)。
(2)本实验的结论是当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7分)
36(7分)将27.6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使反应停止,测得剩余固体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0%,求(1)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2)制得氧气多少克 (3)有多少克氯酸钾没有分解
37.(7分)小翔做CO2的鉴定实验时发现一个新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但为什么继续通二氧化碳后又变澄清了?查资料,原来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又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现将KCl和Ca(OH)2混合物1.85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 0.44 g。
(1)求原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分数;
(2)根据题意,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质量M(g)的关系曲线。
38.(6分)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在量筒内倒入50厘米3的水,让小瓶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0厘米3相平。让小瓶瓶口朝下沉没水中(如图乙所示),这时水面与62厘米3刻线相平。则根据以上测出的数据:求(1)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制造小瓶的玻璃密度是多少?
39(7分)、2011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领到了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东西都是采用“石头纸”。全国“两会”首次使用环保易降解的“石头纸”,体现了低碳生活的理念。“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做成的,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 (1)小刚和小强同学得到了石头纸样品,很有兴趣去研究石头纸。他们两人各想出一种办法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
◇小刚:分别点燃这两种纸,观察到不易燃烧的是“石头纸”;
◇小强:在纸上分别滴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纸;
(2)小刚和小强很想测定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刚正纳闷,小强同学突受启发,对小刚说找到办法了。两人交流一下,了解到“石头纸”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于是决定实验:
   他俩取石头纸样品10克放入烧杯,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他们两人各想出一种办法计算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刚:根据“固体残渣质量为2.0克”,求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小强:根据“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也求得了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强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40(10分)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如下图所示)。
⑴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分别为19米与54米。 根据下表的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 s。
⑵饮酒会使人的 ▲ 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分析可知饮酒主要影响汽车刹车过程中的 ▲ (填“反应距离”或“制动距离”)。
⑶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问:乙醇(C2H5OH)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是C:O:H= ▲ 。
⑷在治理酒后驾车中,酒精检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是将红色的三氧化铬转变为绿色的一种铬盐X,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则X的化学式是 ▲ 。
9初参考答案
五、36.(1)MK∶MCl∶MO=78∶71∶96 (1分)
(2)Mo=64 M=122.5 O元素的质量分数=64/122.5=52.2% (1分)
(3)氧气质量=9.5克-6.62克=2.88克 (1分)
(4)设生成氯化钾质量为X,则 2KClO3 2KCl+3O2↑ (1分)
149 96
X 2.88克
149∶96=X∶2.88克 X=4.47克 (1分)
二氧化锰的质量=9.5克-4.47克-2.88克=2.15克 (1分)
37(共7分)解:(1)设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g (1分)
Ca(OH)2+ CO2 = CaCO3 ↓+ H2O (1分)
74 44 (1分)
x 0.44
x=0.74g (1分)
0.74/1.85=40% (1分)
38 F浮=G排=pgv排= ?2) p=m/v=G/gv=F浮/gv=. 4
39(1)石头  (1分)
图18

A
B

A
1
2

B
P
a
B
A
石头纸
10克
+
盐酸
100g过量
充分反应
反应剩余物
106.48克
过滤、洗涤、干燥
固体残渣
2.0克
发现情况
开始刹车车
车辆停车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