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江苏省各地(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江苏省各地(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10: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5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2022·江苏·连云港市云台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图学校的创办为
A.洋务派培养翻译人才 B.维新派培养变法人才
C.国民革命培养大批人才 D.北洋政府培养新式人才
2.(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下图学校在国民革命时期,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该学校是( )
A.福州船政局 B.延安抗大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3.(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时务学堂 C.黄埔军校 D.京师同文馆
4.(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为了推翻军阀反动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其中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孙传芳 B.吴佩孚 C.蒋介石 D.张作霖
6.(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日: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此宣言最可能出自( )
A.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B.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1926年7月国民党北伐宣言
7.(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8.(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下图时间轴记录了一位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他是
A.孙中山 B.黄兴 C.蔡锷 D.周恩来
9.(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在电影《建国大业》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对方为蒋校长和周主任。这种称呼的由来,是因为他们曾共同担任下列哪所学校的领导人?( )
A.京师大学堂 B.时务学堂 C.黄埔军校 D.京师同文馆
10.(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年份和学校应是( )
A.1924年京师同文馆 B.1925年京师大学堂
C.1925年北京大学 D.1924年黄埔军校
11.(2022·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2.(2022·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1924年的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的利益追求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驱除跶虏、恢复中华”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3.(2022·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某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下边图片应归属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C.民族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14.(2022·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八年级期末)《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A.中华民国创建
B.黄埔军校创办
C.北伐战争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15.(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16.(2022·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有人盘点过中国历史上“从南方发起、朝北方进攻”的战争共有十一次。在十一次南北大战当中,南方只获胜过一次,其余十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这唯一获胜的一次,就是发生在 90多年前的北伐战争。这次战争的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C.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 D.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7.(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国民革命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了北伐战争的
A.原因 B.进程 C.性质 D.意义
18.(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1926年,湖南学校民众团体到处开会演讲、演戏、唱歌,“打倒列强,除军阀”等革命歌曲到处传唱,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湖南人民支援的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9.(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古有抬棺出阵的故事,今有留书攻城的壮举!”说的是1926年独立团攻打武昌城,官兵们纷纷留下家书,表示愿意牺牲生命夺取攻城胜利。材料中“攻打武昌”的历史背景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四渡赤水 D.武汉会战
20.(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次携手取得的成果是( )
A.推翻封建帝制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北伐胜利进军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2022·江苏常州·八年级期末)"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下进行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团结合作,使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场战争是
A.南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22.(2022·江苏南通·八年级期末)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为此而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A.民主革命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3.(2022·江苏无锡·八年级期末)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________。
24.(2022·江苏·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期末)北伐战争时期,以共产党、共青团员为骨干的___________独立团屡建奇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黄埔军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2.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创立黄埔军校,它在国民革命时期,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人才,D项正确;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建的, 延安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学校, 京师大学堂不是军校,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3.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由此判断这是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选项B时务学堂,是维新派最早一批建立的新式学校;选项D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口号,根据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5.C
【解析】据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北伐对象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排除ABD项;蒋介石是北伐战争的领导者,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6.D
【解析】据“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及所学知识可知,此宣言最可能出自1926年7月国民党北伐宣言。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7.A
【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所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故选A;BC都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排除;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产,D错误。
8.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发动二次革命的是孙中山。1924年,孙中山在广东黄埔创办黄埔军校,A项正确;黄兴、蔡锷、周恩来与题干的主要经历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解析】据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大力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戊戌变法期间创立京师大学堂、时务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AC项排除;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校,D项排除。故选C项。
10.D
【解析】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 战争作了准备。依据材料“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年份和学校是1924年黄埔军校,D项正确;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排除A项;民国十三年是1924年,排除B和C项。故选D项。
11.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11月,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国民军军官学校。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在蒋辞职(未准)赴沪后,由廖仲恺代理,继续进行筹备工作和负责招生事宜。3月27日,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正取350人,备取120人,其中许多是共产党从各地选派来的党团员和革命青年。5月5日新生陆续入校编队,进行入伍教育。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发表演说,明确指出军校宗旨是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组成以军校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重新创造革命事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2.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到1924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是革命任务,这就是需要“打倒列强,除军阀”,在这一基础上,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B项正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五四运动的追求,“驱除跶虏、恢复中华”是兴中会的追求,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为了抗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A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展示的是黄埔军校,结合所学知识,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当时孙中山为了建立真正的革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以及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创办了著名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为当时的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因此主题是“国民革命,打倒军阀”,A项正确;“十年对峙,战火连绵”对应的是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族抗战,同仇敌忾”对应的是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或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解放战争,革命胜利”对应的是1946-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或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C
【解析】由材料“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可知,这里的“巨大的成就“应是指北伐胜利进军。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实现了合作,1926年,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发动了北伐战争,故A符合题意;武昌起义是为了反抗清朝统治,护国战争是反对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是为了反对袁世凯专制,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在1926年发动了北伐战争,最终于1928年统一中国,A项正确;解放战争是为了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护国战争是为了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7.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题干材料描述了北伐战争的进程。选项B符合题意;北伐战争的原因是为了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A排除;北伐战争的性质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C排除;北伐战争的意义是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排除。故选B。
18.C
【解析】根据材料“1926年,湖南学校民众团体到处开会演讲、演戏、唱歌,‘打倒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7月,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对象是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A是1911年,排除;B是1919年,排除;D是从1931年到1945年,排除。
19.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进行了北伐战争,在1926年独立团攻打武昌城时,官兵们纷纷留下家书,表示愿意牺牲生命夺取攻城胜利,B项正确;武昌起义是反对清朝, 四渡赤水是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武汉会战是抗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0.C
【解析】据所学知识,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下进行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团结合作”指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的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国民大革命即北伐战争,D项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反抗国民反动统治的起义,排除A项;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的战争,排除B项;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与打倒军阀无关,排除C项。故徐D项。
22.C
【解析】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1926年开始北伐,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C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15年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B项;1931年开年抗日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23.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再结合题干“20世纪20年代”、“为了参军救国”、“广州”等信息,可知答案为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4.叶挺
【解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是要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