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暑假作业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暑假作业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24 20:1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颟顸(mān hān) 情愫(sù) 霎时(shà) 刹那(shà)
B.分外(fèn) 分歧(qí) 矢志(shǐ) 炽热(zhì)
C.不朽(xiǔ) 更动(gèng) 滞涩(sè) 盎然(àng)
D.数见不鲜(shuò) 纤细(xiān) 积攒(zǎn) 胆怯(q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4分)
A.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憬悟:这里指憧憬感悟。)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升各个阶层百姓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C.多彩的人生,离开了健康,生活将黯然失色。(黯然失色: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这里指精神的死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4分)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依据材料,探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写明理由。(4分)
材料一: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体现。网络暴力三大特征:一、 以道德的名义,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 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 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伤害和威胁。参与者有发帖者、跟帖者、网络看客三类。
材料二:网络暴力行为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网络流行语:恶搞是智者的游戏。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坏人的头,献给受害人做祭品。
材料三:网络现状:开放性,匿名性,无组织化,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管理不善。网络暴力普遍存在,网友对此褒贬不一。争论焦点:是否突破了道德底线,是否伴随侵权行为,是否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应对网络暴力,回应网民的善意。搜狐老总张朝阳说,博客的实名制无法限制网络暴力。
发展趋势:
理由:
5.名著阅读(11分)
(1)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高衙内一心想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D.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2)小说《格列佛游记》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相关内容。(3分)

(3)《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6.默写名句。(每空1分,共9分)
(1)《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2)《泊秦淮》中 , 运用了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世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3)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诗句是: , 。
(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绘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
7.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8.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请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4分)
“建筑”——巧夺天工
“ ”——
“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6分)
(一)(21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①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②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③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1岁成长的是身体,10岁成长的是知识,20岁成长的是情感,50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④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它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打麦场。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不要为躺进打麦场的麦穗和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有深情。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对每一个成长者的心灵来说,蹲,从来都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过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本质上,它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⑤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失望,也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当然,我清楚地知道,在自己之外,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潮在涌动。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也不敢认为任何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角度上不再年轻的人。这真是既有趣又荒唐。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
⑥成长,让我从不有意懈怠自己。成长,让我在满面皱纹时内心依然有葱茏的生机。成长,这是我继续努力的一个坚强理由。成长,这是我能够弹跳的一块坚固的基石。成长,让我由衷地热爱着头顶的每一颗星星。成长,让我认真地耕种着脚下的每一分土地。
⑦一直在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9. 作者以“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0.文章第③④⑤段主要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用原文回答)(6分)



11.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中的“这”字具体指代什么?(3分)

12.请在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加以赏析。(4分)
(提示:可以从语言、修辞、深刻含义等方面切入)
①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
②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
③成长,让我认真地耕种着脚下的每一分土地。


13.读了此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何感想。 (4分)


《鸟说》(16分)
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官官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草节盘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初生的小鸟)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寓林折枝》)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即而视之:
(2)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3)雏且出矣:
(4)辄息于屋上: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4处)(4分)
他 日 余 从 外 来 见 巢 坠 于 地 觅 二 鸟 及 鷇 无 有。
17.这篇文章通过“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无有”及两只鸟最终被捉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4分)



(三)(19分)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8.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 ??????????????????????????????????????????????????????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 ??????????????????????????????????????????????????????????????????????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 ????????????????????????????????? ???
20.第⑦节作者为什么说“‘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4分)
??

21.散文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并与标题、第②节相呼应,写出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B.第⑤节以动衬静,用大公鸡昂首挺胸的踱步与发出的声音来衬托当时的宁静。
C.①④⑥节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情味与阅读美感,同时暗示了思乡皆因读诗。
D.第⑥节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用“滴滴答答”、“叽叽”等拟声词来增强画面感。
2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5分)
当我问起她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像一根弦。“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1)上则材料选自名著《????? 》,读完这本名著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请用一个表达鲜明观点的句子为该名著作书评。书评: ???????????????????? ? (3分)
(2) 本文与材料都写到了外祖母,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 ????? ? ?的人,而材料中的外祖母除此以外还是一个 ???? ??? 的人。(2分)
附: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第二部分:阅读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9.作者以问句为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
11.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角度上不再年轻的人。
12.示例:①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成长”的意义和力量,即:成长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不管我们最初是什么样子,到最后我们都能收获。②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成长”的深刻内涵,即: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明朗绚丽,不是所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一帆风顺,只有经过各种艰苦的历练,并不断地与困难作斗争,成长的内容才更加充实。③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成长”的作用,即:成长,让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在成长过程中播撒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绽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芬芳。13.略
《鸟说》 
14(1)靠近(2)做巢(3)将要(4)就
译文:我读书的房屋,旁边有一棵桂树。桂树上每天有官官的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得不能满一捧,毛色明亮而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了。问它们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 唉!凭着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而是在茂密的树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的路就很宽吗?!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22.(5分)(1)(3分)童年(1分)示例一:爱心能让一个人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示例二:顺境中要善于利用,逆境中要百折不挠。示例三:在苦难中才能变得坚强。(2分)(答案必须是一句正确、鲜明的观点。)(2)(2分)慈爱(或“细心”)? 宽容(或“幽默”,如写“宽容但不庇护”、“保护孩子自尊”、“幽默自嘲”等也可)(每处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