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 )
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2.(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和东晋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东晋获胜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牧野之战
3.(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是
A.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B.四面楚歌、背水一战
C.卧薪尝胆、问鼎中原 D.退避三舍、增兵减灶
4.(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
C.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 D.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
5.(2022·河北·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题。如图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两晋南北期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晋、北魏 B.前秦、北魏 C.曹魏、北魏 D.前秦、东晋
8.(2022·河北·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期末)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有:( )
①秦 ②魏 ③西晋 ④东晋⑤前秦 ⑥北魏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9.(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公元220年至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与秦汉时期相比,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百家争鸣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建立巩固
C.政治动荡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逐渐形成
10.(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洛阳是中国古代多个朝代的都城。下列政权中曾经在洛阳定都的有(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北魏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2022·河北·邢台市开元中学七年级期末)以下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② 统一了北方,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③迁都洛阳 ④推行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联姻等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识读图片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
A.民族的交融 B.北方各族内迁 C.手工业兴盛 D.商业的发展
13.(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4.(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三次著名战役的相似之处是( )
A.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
B.促使战败方政权迅速瓦解
C.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起重大作用
D.保护了南方相对稳定的局面
15.(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似之处是( )
A.都是割据政权间的战争 B.都发生在黄河流域
C.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16.(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某一著名战役衍生出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等诸多历史典故,这一战役其重要历史影响是( )
A.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B.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C.出现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D.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
17.(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战役,正确的是
①长平之战
②淝水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巨鹿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8.(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执掌朝政后,在一次战役中指挥晋军将“投鞭断流”的前秦军队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次战役是指
A.桂陵之战
B.垓下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9.(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政权分立的加剧 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20.(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的一个重要相似点是( )
A.都曾定都洛阳 B.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
C.都处于全国分裂时期 D.都因外族入侵而结束
21.(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
A.反对各族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22.(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自古以来,洛阳墨客云集,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请问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有
①西周 ②东汉 ③曹魏 ④ 西晋 ⑤ 北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3.(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24.(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魏晋时期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25.(2022·河北·邢台市开元中学七年级期末)历史穿越剧中,主人公穿越回到了502年的北魏的时候,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娘是鲜卑人,新郎是汉族人 B.在洛阳的街头,鲜卑族穿着汉族的服装
C.在朝廷上,大臣都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曾经叫独孤x而现在名叫刘x的学生
26.(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接受汉人文化 D.加强北方的封建化进程
27.(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28.(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汉服,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学习汉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29.(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变革,两次变革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③都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④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30.(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和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1.(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媛坚决不说汉语,不穿汉服,劝说多次无果,孝文帝一怒之下废掉其皇后之位,贬为庶人,送至寺院养老。孝文帝这样做( )
A.消除了外戚专权 B.杜绝了后宫争宠
C.有利于民族交融 D.实现了长治久安
32.(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从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
A.只出现在显贵家庭 B.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C.形式单一内容统一 D.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33.(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史实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A.商鞅变法 B.戚继光抗倭 C.孝文帝改革 D.郑和下西洋
34.(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平语近人:“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王之乱”,使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材料三
鲜卑族姓 汉族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独孤 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史实”发生在何时?“史实”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史实”何时达到一定规模?
(3)材料三表格中的姓氏改革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史实的共同作用。
35.(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见下图:两幅魏晋墓葬壁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见下图《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对双方生活的影响》
(3)有人说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仅仅是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少数民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材料三图片中的史实举例说明。
36.(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由于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孝文帝迁都后,下令禁胡服,依汉制;断北语,从正音(汉语),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又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孝文帝冲破重重阻碍,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归纳概括材料一中这一事件的两项内容以及这一事件的结果。(不得照抄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内容。
(3)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7.(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图一秦朝形势图 图二西汉形势图
(1)西汉疆域与秦朝疆域相比有何主要变化?请结合史实说明原因。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特点。
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3)请你根据下列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38.(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历史人物同样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兵罢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故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三》
(1)据材料一写出商鞅变法的三条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商鞅变法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2)材料二中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9.(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材料一 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
材料三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
(1)材料一中的“与此同时”应是何时?和材料三中的“他”是谁?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对人口迁入地经济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40.(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说:“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了;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却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材料二: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内容源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内容源自《资治通鉴》
(1)阅读材料一,请用横线勾画出商鞅主张变法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所说的这位北魏皇帝指的是谁?
(4)看完材料一和材料三两个故事,你对改革有了什么体会?
41.(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读表判断。
人物 改革的背景 内容 作用
商鞅 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富兵强,为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基础。
孝文帝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法律和典章制度。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符合表中包含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1)北魏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 )
(2)孝文帝推崇儒家孝道。( )
(3)经过变法或改革,二人的愿望都实现了。( )
(4)从内容看,二人都重视民生问题( )
(5)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开创了我国建立县制的先河,这种体制一直被延续了下来。( )
(6)从背景看,二人的改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42.(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修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全球通史》
(1)“这一巨大工程”的起止点在什么地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皇帝修筑这一巨大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娄敬建议:汉朝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并多配送嫁妆......刘邦听从了娄敬的建议……元狩四年4月(公元前11 9年)武帝集结十万骑兵……又征调十万步兵转动粮草……此役,漠北匈奴主力丧失殆尽,残兵败将远遁不敢再战。
——《中国通史》
(2)材料二中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复姓改为单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丘穆陵 穆 贺兰 贺
独孤 刘 勿忸于 于
尉迟 尉 达奚 奚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此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43.(2022·河北邯郸·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反映的是秦朝的两项重大改革措施。指出施行这两项措施的皇帝是谁。它们分别是什么改革措施?
材料二:见下表。
表一
《魏书》记载言:“今狱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表二
拓拔(皇族)→改为元姓 独孤→政为刘姓 丘精被→改为移姓 步六孤→改为陆姓 贺赖→改为贺姓 贺楼→改为楼姓
(2)表一和表二反映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什么改革?其分别反映了改革的哪一点内容?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改革对我们现在的启示。
44.(2022·河北张家口·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改革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探究改革】
材料三: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的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感知改革】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45.(2022·河北邢台·七年级期末)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探寻古人遗迹】
材料一 如图是“北京人”的化石和遗存物。
(1)由材料一图片可知,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什么?概述发现“北京人”的重大意义。
【追溯民族起源】
材料二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2)据材料二,概括“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认识民族一统】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历史名人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再现民族交融】
材料四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上)
(4)据材料四,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感悟民族观念】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46.(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47.(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探究下列民族交融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三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材料一的“皇帝”是谁 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图示及所学知识,列举出东汉、魏、晋时期的内迁的两个主要少数民族;魏晋时期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对江南的开发有什么意义 (写出一方面即可)
(3)依据材料三分析北魏汉化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这次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48.(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0世纪初,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名词。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材料二:他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等。
——以上选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他们学习畜牧经验。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汉族人民喜爱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指出,“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产生的积极影响。
49.(2022·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归纳“商君”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2)依据材料二说说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次改革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50.(2022·河北沧州·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开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
材料四:(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管仲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
(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请指出变法中与富国强兵有直接关系的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反映的改革名称。材料四的内容是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这场改革对当时的民族关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1.(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所对应的政权名称。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
材料二:江南为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2)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三: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高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个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的作用。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52.(2022·河北保定·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
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据材料一指出桓公得以“九合诸侯”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3)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管仲、商鞅、孝文帝改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变得强大。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53.(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所以魏主认为只有迁都才能移风易俗。
材料二: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可以不改)。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如降黜(降级、罢官)。”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哪个皇帝?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语言?为此,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当时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题干中的“北语”就是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故选C。
2.C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和东晋”可知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C项正确;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排除A项;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曹军,排除B项;牧野之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解析】
根据材料“淝水之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符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A项正确;四面楚歌源自楚汉之争的垓下之战,背水一战源自楚汉之争,排除B项;卧薪尝胆源自吴越争霸,问鼎中原源自春秋争霸,排除C项;退避三舍源自晋楚争霸,增兵减灶源自马陵之战,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之所以败给南方东晋,根本原因是南方经济的发展,实力增强是战争胜利的保障,故选B项;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说法不够准确,故排除C项;淝水之战中,东晋并没有火烧连营建奇功,故排除D项。
5.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历史上,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特征为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以目录为切入点,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D
【解析】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程,其余时间都是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迁徙,各民族人民生活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确;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活动内容包含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农耕生活等第一单元的内容,排除A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 439年,北魏灭北燕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因此两晋南北期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前秦、北魏;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8.D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不属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①说法错误;三国时期曹魏的统治范围在我国黄河流域,②说法正确;280年,西晋灭亡吴,实现了全国统一。③说法正确;东晋的统治范围在我国南方地区,④说法错误;4世纪后期,前秦统一黄河流域。⑤说法正确;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⑥说法正确;从而得出②③⑤⑥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ABC不正确;故选D。
9.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林立,所以与秦汉大一统的局面相比,主要特征是政治动荡和民族交融,故选C;A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B项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
10.D
【解析】
根据所学,①秦朝都城在咸阳; ②西汉在长安; ③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④北魏迁都洛阳。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D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实行了迁都洛阳的措施,推行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联姻等汉化政策,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时北魏是统一了北方的,②不符合史实,排除ABC。
12.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人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胡人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相互交融,体现了民族交融。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的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败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选项D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A排除;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排除;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排除。故选D。
14.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后,袁绍战败,曹操的实力大增,赤壁之战后,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导致前秦政权的瓦解,所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三次著名战役的相似之处是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A项正确;赤壁之战后,没有使曹操的政权迅速瓦解,排除B项;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没有起到这一作用,排除C项;淝水之战使东晋保持了江左的半壁江山,为将来南方四朝的建立保存了基础和实力,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没有起到这一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四场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D项正确;割据政权通常指在某国固有版图内占领一隅,但未列入中央政权有效管辖范围的地方势力,排除A项;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流域,排除B项;淝水之战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解析】
由题干中的“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役为淝水之战,出师前,苻坚自持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最终却失败,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所以A项符合题意;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是北魏统一北方,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17.C
【解析】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6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①④③②,故此题答案选C。
18.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暂时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D正确;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垓下之战发生在楚汉之争时期,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的重要战役,ABC排除。故选D。
19.A
【解析】
从跪坐到垂脚高坐体现了汉族对少数民族习俗的接受,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加强,故选A;儒学正统地位并没有丧失,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的加强,而非政权分立的加剧,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习俗的融合,并不是少数民族汉化,排除D。
20.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故B符合题意;前秦定都长安,故A不合题意;西晋统一了全国,故C不合题意;西晋因外族入侵而结束,曹魏、前秦和北魏不是因外族入侵而结束,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频繁,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同时改革又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选项B正确;反对各族的斗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各族之间的战争,不是民族融合的主流,排除C项;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只是促进民族融合,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
22.C
【解析】
据所学知识,②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③220年曹操二者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④266年司马炎纂夺皇位,以洛阳为都,建立西晋;⑤公元4世纪,我国东北的鲜卑族建立北魏,后来逐渐统一黄河流域,后迁都洛阳,因此②③④⑤都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C项正确;①西周的都城是镐京,排除含义①的ABD项。故选C项。
23.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内容有: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重农抑商,推行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4.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权分立,战乱不已,人口大迁移,各民族人民交流交往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项正确;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朝,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排除C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不能体现民族关系,所以民族关系发展是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故选B项。
25.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说汉语,因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孝文帝改革主张鲜卑族和汉族人通婚,A项排除;孝文帝改革主张穿汉服,B项排除;孝文帝改革主张改汉姓,D项排除。故选C。
26.B
【解析】
据所学知识,为了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B项正确;恢复北方农业生产,接受汉人文化,加强北方的封建化进程都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27.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推行县制,加速了秦国的封建化过程;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话,穿汉服,促进了本民族的汉化和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故D符合题意。后者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前者没有,故A不符合题意;后者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前者没有,故B不符合题意;前者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后者没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8.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提倡与汉族联姻的措施;材料“改姓为元”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采用汉姓的措施;材料“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穿汉服的措施;材料“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说汉语的措施。所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②③④,A项符合题意。而⑤学习汉礼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9.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变革,两次变革的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②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表述错误;③都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只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表述错误,商鞅变法本身就是汉族的变法。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0.D
【解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符合题意;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元谋人、北京人等时期的主要特点,A排除;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反映的是夏商西周的时代特征,B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C排除。故选择D。
31.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朝廷中必须实用汉语,穿汉服,而皇后的做法阻碍了孝文帝的改革,孝文帝废后,有利于推进改革,加强统治,促进民族交融,故C符合题意;消除了外戚专权 和杜绝了后宫争宠,与材料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实现了长治久安与史实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B
【解析】
依据题干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内涵,B正确;依据题干可知家训不仅出现在显贵家庭,也出现在平民家庭,A排除;依据题干“重视教育子弟,内容从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可见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较为丰富,C排除;依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而科举考试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因此并不都是满足科举考试需要,D排除。故选B。
33.C
【解析】
根据材料“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可知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与交流,所以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孝文帝改革,故选C;商鞅变法、戚继光抗倭和郑和下西洋都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BD。
34.(1)“八王之乱”。西晋晋惠帝时期。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内迁。魏晋南北朝时期。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两项即可)。
(4)促进了民族交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八王之乱’,使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史实是“八王之乱”。西晋晋惠帝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同时,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依据材料二的“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史实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内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内迁达到一定规模。
(3)依据材料三表格中的信息“鲜卑族姓、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姓氏改革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汉化措施: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概括出“八王之乱”、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
35.(1)有利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
(2)变化:由游牧文明到定居生活(农耕文明)
(3)态度:不同意。说明:材料三中,少数民族的乐器影响了中原汉人的乐器,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坐具,沿用至今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可得出民族意识觉醒;依据材料“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可得出中央集权力量加强。
(2)
依据材料二“牧马图”“耕牛图”可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是由游牧文明到定居生活。
(3)
第一小问,依据问题中“仅仅”可知,说法绝对,因此,态度是不同意;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西域特色的琵琶”可得出少数民族的乐器影响了中原汉人的乐器;“席地而坐”“胡床”可知,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坐具,沿用至今。
36.(1)商鞅变法。内容:建立县制;鼓励耕织(或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结果: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
(2)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止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汉姓(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至少答出两点)
(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依据材料一“据《史记 商君列传》”可得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可得出建立县制;依据“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得出鼓励耕织;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促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
(2)
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局面,孝文帝进行了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是孝文帝改革;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又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可得出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止用鲜卑语;依据材料“下令禁胡服,依汉制;断北语,从正音(汉语),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可得出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及改汉姓等。
(3)
依据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和所学可知,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以及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等。
37.(1)变化:西汉西北地区疆域拓展到新疆地区(或增加了西域地区)。原因:汉武帝时期一方面派人北击匈奴,另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使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
(2)特点:方式多样;汉化为主;相互学习。
(3)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汉,229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统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即使是在分裂时期也存在着明显的统一趋势;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
【解析】
(1)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西北地区疆域拓展到新疆地区。汉武帝时期一方面派人北击匈奴,另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使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
(2)
据材料二“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归纳出方式多样;根据“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归纳出汉化为主;相互学习。
(3)
根据如图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汉,229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我认识到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统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即使是在分裂时期也存在着明显的统一趋势;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作斗争。
38.(1)措施:统 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原因:改变北魏落后状态: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深受汉文化影响。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解析】
(1)
措施:根据“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得出统一度量衡;根据“废井田阡陌”得出废除井田制;根据“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得出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根据“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得出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作用:根据“秦国出兵无不胜……兵罢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故于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原因:根据“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得出改变北魏落后状态: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根据“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得出深受汉文化影响。作用:根据“使其整体的汉化”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
39.(1)春秋时期。魏孝文帝。
(2)江南。(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3)争霸战争;人口迁徙;改革。(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
(1)
春秋时期,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与此同时”是春秋时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孝文帝进行了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可知这里的“他”是孝文帝。
(2)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可得出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是江南;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北方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3)
依据材料一、二和三的信息可知,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争霸战争、人口迁徙以及改革等。
40.(1)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却使国家灭亡;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2)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3)孝文帝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
【解析】
(1)
据材料“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了;……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可知,商鞅反驳旧贵族的理由是,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却使国家灭亡;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2)
据材料“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据材料“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可知,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3)
据材料“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位皇帝是北魏孝文帝,他在位时期进行改革。
(4)
据材料可从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旧势力的阻碍与反对等角度回答。
41.(1)正确(2)未涉及 (3)正确 (4)错误(5)未涉及(6)正确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黄河流域故观点正确。
(2)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没有涉及儒家孝道。故观点没涉及。
(3)根据所学知识,商鞅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因此二人的愿望都实现了。故观点正确。
(4)分析材料中,商鞅办法内容涉及民生问题,孝文帝改革没涉及民生问题。故观点错误。
(5)分析材料中,商鞅变法内容没涉及建立县制内容。故观点没涉及。
(6)据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可知,二者都是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故观点正确。
42.(1)起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目的:防止游牧部落卷土重来。
(2)变化:由和亲变为武力讨伐;
原因:西汉建国初,国力弱,武帝时西汉强盛起来。(或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国力强盛)
(3)措施:改汉姓;穿汉服;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从民族间对抗(战争)到民族交融。
【解析】
(1)根据“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可知“这一巨大工程”是长城,长城的起点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目的根据“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可知是防止游牧部落卷土重来。
(2)变化:根据“汉朝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并多配送嫁妆”、“武帝集结十万骑兵……又征调十万步兵转动粮草……此役,漠北匈奴主力丧失殆尽”得出由和亲变为武力讨伐;原因根据“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建国初,国力弱,武帝时西汉强盛起来。
(3)根据“把鲜卑族人的复姓改为单姓”和陶俑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措施主要包括改汉姓;穿汉服;作用主要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民族间对抗(战争)到民族交融。
43.(1)皇帝:秦始皇。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意思相近即可)
(3)改革促进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等。(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图二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
(2)依据材料二的表一内容“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表二的“拓拔(皇族)改为元姓”可知表一和表二反映的内容是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表一内容反映的是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表二内容反映的是改鲜卑姓为汉姓。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能促进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等。
44.(1)商鞅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2)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结汉亲(任选其一)
(3) 奖励军功 使秦国富强起来
(4)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5)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君”是商鞅;“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为改革的推进改革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鲜卑姓改为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姓氏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结汉亲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的施行的奖励军功政策有关; “秦国新法”的实施使秦国富强起来。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
抓住题眼“改革产生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商鞅变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确立中央集权制,推动历史前进;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政权,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因此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
45.(1)化石和遗迹;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
(3)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魏孝文帝改革。
(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依存,民族平等,和谐共处,民族交流,友好交往,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等民族意识。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化石和遗迹;意义:根据所学可知,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2)
根据“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民族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
(3)
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
(5)
根据材料,可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依存,民族平等,和谐共处,民族交流,友好交往,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等进行总结。
46.(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匈奴。
(2)鲜卑族。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为促进汉朝和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此汉朝同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匈奴战争不断;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内迁五胡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其中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时进行改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47.(1)皇帝:秦始皇;
目的:抵御匈奴入侵;
(2)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意义: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写出一方面即可)。
(3)领导人:北魏孝文帝;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变化:民族之间从对抗到交融。
【解析】
(1)
皇帝:由材料“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皇帝”是秦始皇;
目的:由材料“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得出, 秦始皇“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匈奴入侵;
(2)
少数民族:由材料二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的内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
领导人:由材料“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及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汉化改革的领导人是北魏孝文帝;
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
变化: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是民族之间从对抗到交融。
48.(1)人物:炎帝和黄帝。时期:秦汉时期(或秦朝)。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
(1)
根据材料可知,华夏族是由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民族交融逐渐形成的,炎帝和黄帝也因此受到后人的尊崇,称他们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说明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汉时期。
(2)
根据材料可知,“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可知,通过迁都和一系列汉化措施,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3)
根据材料可知,“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说明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9.(1)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分析:商鞅推行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措施:改汉姓、说汉语。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影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或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1)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及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作用商鞅主持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井田制;根据材料一“急耕战之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奖励耕战。第三问,根据材料一“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推行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拓跋氏。……,皆改姓元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化措施是改汉姓;根据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化措施是说汉语。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能够成功;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意义主要是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因此,它之所以能够成功,是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由此可知,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50.(1)为齐桓公称霸奠基,为人民造福。
(2)商鞅;奖励耕织或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
(3)江南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
(4)北魏孝文帝改革;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本题以四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管仲改革、商鞅变法、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管仲改革、商鞅变法、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等知识。
【解析】
(1)
根据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管仲改革”。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次改革为齐桓公称霸奠基,为人民造福。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商君”是商鞅。变法中与富国强兵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
根据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江南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改革名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四“(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改革中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的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1.(1)①东晋。特征:政权分立。
(2)现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具体答出江南耕地面积扩大,荒地被开垦出来;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农业的丰收;农业和手工业都进一步发展)。
(3)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十六国并立的政权是东晋。第二问:读图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
(2)
根据“江南为之国盛矣”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都有明显的进步。
(3)
第一问:根据“迁都后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概括可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等措施。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材料一中西晋实现了统一,即使在政权并立过程中也有政权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例如前秦、北魏等。材料二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综上概括可知,促进统一的因素包括局部地区的统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交融等。
52.(1)主要因素:管仲改革(或:管仲的功劳)。
(2)“商君”:商鞅。效果: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民族:鲜卑。历史事件:孝文帝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促进历史的发展;等等。(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信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最后称霸中原。桓公得以“九合诸侯”的主要原因是管仲的功劳。
(2)
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材料二描述的是商鞅变法,“商君”指的是商鞅。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是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问题二:依据材料三信息可知,这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问题三: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发展要依靠人才;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促进历史的发展。
53.(1)北魏孝文帝。洛阳。
(2)“北语”:鲜卑语。“正音”: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
(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北魏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