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0 08: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0 正面战场的抗战
1.(2022·河南漯河·八年级期末)它打破了日本政府早日结束战争的企图,使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它”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血战近20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长沙会战
3.(2022·河南·郑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2022·河南濮阳·八年级期末)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
①台儿庄战役②第三次长沙会战③淞沪会战④武汉会战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5.(2022·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的事件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表现尤为突出的战役是
A.长江北岸战役 B.万家岭战役 C.大别山战役 D.淞沪会战
7.(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8.(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9.(2022·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末)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是因为台儿庄战役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战役结束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0.(2022·河南·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1.(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守护人民的健康。回顾历史,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日本侵占了北平、天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12.(2022·河南·郑州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它的重要意义是
A.彻底破灭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13.(2022·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1937年《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描述的是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4.(2022·河南许昌·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恰当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滇缅战役
15.(2022·河南周口·八年级期末)如图名为《杀鸡儆猴》的漫画《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的《战时画刊》上。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16.(2022·河南许昌·八年级期末)“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字描述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7.(2022·河南·郑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武汉会战震宇寰,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该诗反映了武汉会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历时4个多月,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8.(2022·河南·鹿邑县贾滩乡中心学校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是( )
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B.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抗战
C.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D.为人民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19.(2022·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末)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C.百团大战纪念馆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20.(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战役时间 指挥者 消灭日军 所属战场 重大意义
1938年春 李宗仁 10000多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A.台儿庄战役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21.(2022·河南·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2.(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政府早日结束战争的企图,使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
2.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取得的胜利,与题干“正面战场”不符;C项的时间是1940年,与题干“1938年春”时间不符;D项的时间是1941年,与题干“1938年春”时间不符。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27年即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的会战有1938年3月开始的台儿庄战役、1937年8月开始的淞沪会战、1938年6开始的武汉会战、1941年12月开始的第三次长沙会战等,C项正确;其他的选项的排序都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因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均与题干“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给日军以重创。这次战役属于武汉会战。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歼灭侵华日军106师团1万多人,俘获百余人,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万家岭战役大大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压制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嚣张气焰,充分展示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中华儿女团结御倭的爱国精神,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和信心。B项正确;AC项都是解放战争的内容,D项在武汉会战前,排除ACD项。故选B项。
7.A
【详解】题干的“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表明台儿庄大捷取胜的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共同奋斗。故A符合题意;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与题干的“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台儿庄之捷是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故C不符合题意;华侨华人支援抗战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A项正确; 百团大战、 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指挥的战役, 冯玉祥指挥了淞沪会战,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9.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故A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灵活掌握台儿庄大捷及其意义。
10.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的知识,通过对材料中的关键词:“1938年、南部山东”,我们可判断出该战役指的是发生在1938年,山东台儿庄的台儿庄战役,故答案选C。
1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已经失陷,排除A项;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排除C项;1938年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6月—10月,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打击敌人。武汉会战历经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平型关大捷,排除;C项是淞沪会战,排除;D项是台儿庄战役,排除。故选A。
13.B
【详解】依据题干“1937年”“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结合所学知识,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B项正确;七七事变发生在北平,排除A项;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排除C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三场战役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7年8月日本挑起八一三事变,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淞沪会战是抗战前期由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的著名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项正确;平行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共产党在敌后场所进行的抗战活动,排除A、B项;滇缅战役是抗战后期国民党为配合反法西斯同盟而出国作战的反法西斯活动,排除D项。故选择C项。
15.C
【详解】依据材料“1937年10月23日”、“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1937年8月13日发动八一三事变,试图占领上海直逼南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到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重创了侵华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C项正确;九一八事是1931年沈阳,排除A项;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北京卢沟桥,排除B项;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南京,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8的10月,武汉会战结束,这是相峙阶段最大规模的会战,此战役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故C符合题意;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A不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次胜利,故B不符合题意;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在英美败退的情况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B
【详解】根据“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可知武汉会战经过四个半月的鏖战,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尚未占据主动,排除C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抗战以后,针对当时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中国的抗战将如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D项正确;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抗战不是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排除B项;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不是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9.B
【详解】1938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因此,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应该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故B项符题意;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与李宗仁无关,排除A项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由彭德怀指挥,排除C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由林彪指挥,排除D项。故选B项。
20.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内容。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1938年春,李宗仁,国民党正面战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1.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因此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选项D正确;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卢沟桥事变以后,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排除C项。故选D。
22.高举爱国旗帜,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邓世昌黄海血战、李宗仁血战台儿庄等都表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我们要他们学习,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邓世昌、李宗仁在台儿庄”,结合所学可知,邓世昌和李宗仁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可拟定论点为高举爱国旗帜,发扬民族精神;阐释可从中国近代史的性质、邓世昌和李宗仁的民族英雄所呈现的民族精神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