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苏省各地九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苏省各地九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0 08:2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1.(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开先河的英国的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法国的欧洲。”材料中所说的“英国的欧洲”和“法国的欧洲”对应的事件分别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D.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3.(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法国在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法》,以加强儿童教育和徒工教育,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的推动 B.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D.城市化的要求
4.(2022·江苏·景山中学九年级期末)“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5.(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铁路时代开始于
A.珍妮机的发明
B.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C.飞机试飞成功
D.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6.(2022·江苏·西附初中九年级期末)《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个人及其发明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B.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C.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D.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7.(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一观点评论的是蒸汽机
A.出现的原因 B.改进的过程
C.使用的范围 D.产生的影响
8.(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历史信息,分析图2柱状图数据,英国原棉需求量增长主要因为(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应用
C.内燃机的推广 D.电动机的普及
9.(2022·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詹姆斯·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英国某纺织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从河边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斯·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铁路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的发明运用
10.(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有人曾生动描述1830年的--次旅程:“斯蒂芬森先生带着我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马车 B.火车 C.电车 D.汽车
11.(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1830年,英国小女孩弗朗丝·金伯尔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她描述道:“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马车 B.蒸汽机车 C.汽车 D.飞机
12.(2022·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九年级期末)据《世界文明史》记载:“工业革命前期;英国第一批纱厂集中在奔宁山脉附近,冶金工业集中在苏格兰和威尔士,都是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英国的平原也需要动力,需要一种“万能”动力机,于是诞生了
A.改良蒸汽机 B.火车机车 C.电力 D.内燃机
13.(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末)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这项被誉为“一脚踢出的灵感”的发明( )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
C.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D.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4.(2022·江苏南通·九年级期末)《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5.(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下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煤、铁产量的激增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16.(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国家统一扫清发展障碍 D.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17.(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下表数据选自斯塔大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影响该组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①流水线生产的推广②蒸汽机广泛使用③内燃机的普遍应用④冶铁技术的革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 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9.(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乡村往昔田园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
A.首先发生在英国 B.造成了环境污染 C.降低了生产效率 D.减少了贫富差距
20.(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做法
A.消弭了阶级之间的矛盾 B.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 D.改变了人民生活水平
21.(2022·江苏江苏·九年级期末)英国艺术家威廉 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如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城市规划成为社会共识 B.技术革新带来环境问题
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 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
22.(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英国的棉制品从1780年的35万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580万英镑。20年增长了16倍。英国的棉制品逐渐取代印度的棉制品,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英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科学的发展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生产技术的突破
23.(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下面表格是16~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单位%),对表格中反映的现象出现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年份(年)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A.自由贸易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4.(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随着……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19世纪40年代,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工人已达480万。材料中省略号中应该被填充的内容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5.(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见下图),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
A.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 B.工人运动的需要
C.欧洲形成一个整体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26.(2022·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九年级期末)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段话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作用 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C.肯定了英国殖民扩张的历史作用 D.否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
27.(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一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生产大约增长4倍以上。出现该情况的根源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圈地运动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28.(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29.(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末)下图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城市化不断推进
30.(2022·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期末)“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①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迅速提高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④工业革命加快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蒸汽机最早是法国物理学家巴本在1690年制成的实验品。后来英国技师萨费里在1698年制成蒸汽水泵,并由纽可门在1704年又改进制成矿井抽水机,最后瓦特在1769年加以改良制成单动式蒸汽机。材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
A.市场需求引发科技创新 B.重视科学研究和工业的结合
C.全面引进外来先进技术 D.注重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
32.(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末)科技改变生活,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1)材料一中“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依据材料二,找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英国的斯蒂芬森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什么重要发明?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横线应填写什么能源?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33.(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外殖民地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1)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中机器名称是什么?图二发明的发明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三: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第二版)上》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材料四: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或附属国的进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国家进行殖民掠夺时……改变了这些国家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 世界历史》
(4)据材料四,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34.(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英国曾为世界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虽然历史上的英国时代已经过去,但英国开创的文明却仍在继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851年的5月1日,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在英国伦敦一座被称为“水晶宫”的穹顶下召开了,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这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也就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届世博会。在当时世界上,也只有英国有资格举行这次空前的盛会。
——摘编自《中》
材料三 哈佛经济学者斯文。贝克特提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让英国在经济、法律、军事等等方面所向被靡,穿透她想波及的领地,那么英国的工业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摘自《大国角逐之三——国家梦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这两者”指的是什么?“融合的手段”指什么?“崭新制度”确立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当时世界上,也只有英国有资格举行这次空前的盛会”的原因?请写出两件当时英国有可能展出的展品。
(3)阅读材料三,你觉得斯文·贝克特说得对吗?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35.(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期末)划时代的技术成就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也见证人类的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经济发展表
春秋战国 汉代 三国时期 唐代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出现和 ① 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出现了曲柄锄、耧车等新式农具,为汉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翻车的发明,极大的增加了耕地面积,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长期使用的一种灌溉工具。 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了② 和筒车,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材料二 倘若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导航技术,即使是最强烈的动机也无法使欧洲航海者完成他们的探险,远洋航行时,……(他们)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和阿拉伯的技术要素。——(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材料四 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制作的布料,在质量和产量上无法与亚洲等地的产品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工厂代表了未来。这些以水力为动力(很快变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在不断创新的驱动之下,因为受薪工人的投入,也因为大量的资本积累以及新型国家的鼓励,它们很快创造出棉花帝国的中心支柱。
——据《棉花帝国》
请回答: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最强烈的动机”指的是什么?在导航技术方面,欧洲航海者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的哪一技术?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图1“工场”到图2“工厂”的转变,标志着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工厂能够大规模普及,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4)据材料四,归纳英国棉纺织业发展后来居上的原因。
36.(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1787年,制宪代表认可成立一个三权—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平等的联邦政府,每种权力都可以对其他权力起到制约和平衡。在宪法的确认和保障下,国家主权由州政府转移到联邦政府,同时,宪法规定由各州保留的自治权利,联邦政府不得干涉。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木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莎士比亚是世界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中涌现的杰出代表?这场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的原则。并指出该宪法制定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改进的原因。结合所学,持续的技术创新使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使人类在交通领域进入什么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的崛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37.(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社会转型】
从天武朝开始,大和朝廷大力推进律令制(即“土地和人民都必须服从君主的支配”这一理念具体化的体制)改革,并大量派出遣唐使到大唐学习,今已经开始了近二十年的日本“□□□□”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陈勤《间明日本史》
材料二 【思想变革】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历时500年,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历史的产物。……启蒙思想家接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旗帜,又在上面添加了“理性”的字样。这两者之间,历史的联系,逻辑的发展是十分清晰的。
——《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技术革新】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填写正确的改革名称。并指出材料中“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的内涵。
(2)据材料二,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思想变化情况。这种思想变化在当时政治领域的突出诉求是什么
(3)从图一的“风帆”到图二的“烟囱”,反映了人类社会动力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另举一例以新动力为牵引的交通运输工具。
(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话有怎样的认识
38.(2022·江苏无锡·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材料四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的哪一项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
(3)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请举一例说明。
(4)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工业革命带来的双重影响。
(5)根据材料四,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9.(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期末)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反思历史教训。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途径一: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
材料一
途径二:历史图片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材料二
途径三:研读史料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材料三 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旧秩序完全为民主政体取而代之。更可注意者,与这一革命浪潮几乎同步进行的巨大变化,乃是近代科学与近代工业生产的开展。西方发生的这些大事,又将伴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侵入亚洲与非洲,引发了西方列强对于东方古老秩序的冲击。后者彻底的质变,也将在19至20世纪进行。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目录,说出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根据目录第二章描述的史实说明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2)请根据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对材料二中图片资料进行排序。(只填序号)
(3)材料二中图一图二相关的革命与图三相关的事件的革命目标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40.(2022·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期末)步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思想到制度再到技术的历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发先声】
甲:某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制度保发展】
乙:旧制度死亡了……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技术促进步】
丙:……珍妮纺纱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它的根基是一个足够庞大的需求市场,一个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从业者群体……宽松投资机制。(摘编自《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1)据材料甲,指出导致了这“首诗”创作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事件兴起的根本原因。据此材料,概括该作品反映的生活态度。
(2)根据材料乙,指出“大革命的私生子”和“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丙,概括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的原因。
41.(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的历程值得我们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一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在农业革命发生的同时,农业还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并促进其发展。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具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制作的布料,在质量和产量上无法与亚洲等地的产品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工厂代表了未来。这些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在不断创新的驱动之、因为受薪工人的投入,也因为大量的资本积累以及新型国家的鼓励,它们很快创造出棉花帝国的中心支柱。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后英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出现的新变化。据材料一分析农业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的能“有效的控制‘控制者’的方法”。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英国发展历经哪几个关键阶段。
42.(2022·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以后,欧洲冒险家凭借军事和技术的优势,以及进化规律给予他们的免疫力,在人数比欧洲居民高出千倍的土著居民面前成为了胜利者。他们随后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和贩奴活动,使东西两半球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且彻底改变了美洲的面貌。开始了来自欧洲的白人、来自非洲的黑人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之间人种与民族的大融合。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卷》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厂化和城市生活成为欧美国家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开始形成,工人阶级为自身利益展开不断的斗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开始暴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经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1492年”开始侵入美洲的欧洲冒险家和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两个欧洲国家;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侵入美洲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及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43.(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中等教育(含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等)在完整的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是中等教育的诞生时期。公元5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设立主教学校,它是英国中等教育和中等学校之鼻祖。8世纪末,查理曼大帝颁布教育通令,要求在每个修道院和各主教管区设立学校。随后,德国出现了为贵族子弟与教士设立的中等教育机构——寺院学校、教学学校和教会财团学校……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与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教育是摆脱宗教影响,使文科中学大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的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就是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即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价值,要重视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等,中等教育机构的创建与改革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三 19世纪主要发达国家的中等教育又经历了一次改革。19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对雇员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样,中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被提上了日程。这次改革……还体现在中学功能与现实生活需要的贴近上……
——以上材料均选自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
(1)据材料一,从设立过程及目的方面概括欧洲中世纪中等教育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中等教育创建与改革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主要发达国家中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及相关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4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A项正确;法国、美国、德国是仅次于英国之后开展工业革命,排除BCD项。故选A项。
2.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而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法国,所以“英国的欧洲”指的是工业革命,“法国的欧洲”指的是启蒙运动,B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不是经济上的成就,排除AD项;文艺复兴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排除C项。故选B项。
3.B
【解析】根据“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法国在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法》,以加强儿童教育和徒工教育”可知,这些举措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反映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B符合题意;启蒙思想是思想解放运动,与“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法》”不符,A排除;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与题干内容无关,C排除;城市化是工业发展的一个结果,D排除。故选择B。
4.B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B项正确;珍妮机使用的是人力,排除A项;CD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排除CD项。故选B项。
5.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铁路时代。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6.A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它的发明的普遍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符合材料中“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不符,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D
【解析】根据“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可知,材料观点反映的是蒸汽机推动了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评论的是蒸汽机产生的影响,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蒸汽机出现的原因、改进的过程以及使用的范围,排除ABC。
8.B
【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英国输入原棉量”可以看出从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英国输入原棉的数量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关,因为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特别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机大量使用在纺织行业,大大提高了纺织行业的效率,因此引起原棉的需求,故选B;珍妮机的发明是纺纱的,要想原棉需求增加,还需要织布速度的跟上,因此A不准确,排除;CD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
9.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推广,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工厂选址也不受水力限制,B项正确;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运行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间不符,排除A项;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排除C项;内燃机的发明运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依据题干“斯蒂芬森先生”和所学知识,可知与火车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研制了蒸汽机车或火车,宣告铁路时代的到来,B正确,A排除;电车、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与题干中时间“1830年”不符,CD排除。故选B。
11.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830年,英国小女孩弗朗丝·金伯尔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B符合题意;马车当时不是新式交通工具,A不符合题意;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使工业革命突破了水力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这与材料中平原也需要一种“万能”动力机的要求相符,A项正确;火车机车也以“万能”动力机做动力,排除B项;电力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C、D项。故选A项。
13.D
【解析】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D项正确;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不是生产动力,排除AB项;珍妮纺纱机是纺纱机器,与交通运输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说明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5.B
【解析】读图可知,1770-1861年煤炭产量从600万吨增加到5700万吨;铁产量从1800年开始大幅度增长,从13万吨增加到380万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0-1861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煤炭、铁产量激增,从本质上来看是工业化进程加快。B正确;原始积累与环境污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D错误;煤炭、铁产量激增是表象,不属于本质。C错误。综上故选B。
16.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王国”指的是英国,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的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推动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主要是因为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A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排除B项;英国一直是统一的,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解析】通过表格分析,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流水线生产的推广,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对煤、铁的需求迅速增加,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煤、铁的生产,③内燃机的普遍应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对铁的需要不断增加,从而推动冶铁技术的革新。故选C。
18.A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反映在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工厂集中的伯明翰等地死亡率上升尤为显著,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因为当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但城市受工业污染的影响,环境极其恶化,造成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A项正确;化学工业兴起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这一时期虽然城市人口膨胀,但是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上世界市场的拓展,并不存在食物短缺的问题,排除C项;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有利于推动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解析】根据“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可知,材料反映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工业革命的发生地,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减少了贫富差距,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B
【解析】根据“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可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各国的教育也逐步发展,这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B正确;ACD项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
21.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泰晤士河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体现的是技术革新带来环境问题,B项正确;漫画主题是泰晤士河被污染,与城市规划无关,排除A项;漫画表达的是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不能说明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排除C项;河水被污染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2.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的棉制品从1780年的35万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580万英镑。20年增长了16倍”,可知从1780年到1800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技术的突破。D项符合题意;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通过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而形成的,排除B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3.B
【解析】根据所学和表格可知,英国中世纪城市人口总数比例少,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单数急剧上升,B项正确;自由贸易的发展会推动外贸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利于确定英国的第一大国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为英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提供了政治前提,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4.B
【解析】根据“19世纪40年代,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工人已达480万。”可得出材料涉及的时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对城市化影响不大,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次是在二战后,排除CD项。故选B项。
2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正处于第一次工业时期时期,随着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当时人们的时间意识增强,因此出现了“叫醒工”这一职业,D项正确;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叫醒工”这一职业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工人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使人们的时间意识增强,因此出现了“叫醒工”这一职业,与欧洲形成一个整体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6.B
【解析】根据材料“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并结合所学可知,恩格斯的这段话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排除A项;英国殖民扩张发生在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否定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27.C
【解析】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劳动力、资本、市场等条件,不是出现该情况的根源,排除ABD项。故选C项。
28.C
【解析】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说明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即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B错误;当时英国经济已经非常发达,故D错误。
29.D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小于农村。随着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故D正确;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英国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城市数量增加,故C错误。故选D。
30.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迅速提高,为开辟海外市场,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快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①②④理解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城市化内容,排除③。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1.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时起英国的蒸汽机的产生是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吸收和创新的结果。先后吸收了法国物理学家的技术、英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以及英国矿井抽水机的技术,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市场需求引发科技创新,排除A;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排除;材料中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既有外来技术也有本国的技术改进,排除C。故选D。
32.(1)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2)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火车机车。
(3)煤。
(4)科技促进社会进步,但也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解析】(1)
根据“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
根据“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得出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
(3)
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
(4)
综合材料,可从科技促进社会进步,但也带来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等角度总结回答。
33.(1)海外殖民地扩张和掠夺,提供资金;圈地运动,手工工场发展。
(2)蒸汽机,爱迪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3)生产力高度发展,机器工厂增多,建立现代化工厂制度,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严重。
(4)工业革命后,英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使得亚非拉一些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强行把他们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加剧了当地贫穷和落后,同时,工业革命打破了亚非拉国家的封闭与隔绝,破坏当地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亚非社会。
(1)
根据材料信息,“海外殖民地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市场;“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力劳动力;“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机器的发明,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一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图二是电灯泡,把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
根据材料信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可知,工业革命建立现代工厂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4)
根据材料信息,“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或附属国的进程”并呵护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后,英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使得亚非拉一些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强行把他们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加剧了当地贫穷和落后。“改变了这些国家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说明工业革命打破了亚非拉国家的封闭与隔绝,破坏当地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亚非社会。
34.(1)这两者:国王和议会;手段:光荣革命
文件:《权利法案》
(2)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展品: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车、改良蒸汽机
(3)判断:对;
理由: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政治前提。
【解析】(1)
根据材料“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融合的手段”是指光荣革命,“这两者”指的是国王和议会,“崭新制度”确立的标志性文件是《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
(2)
根据材料“ 1851年的5月1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世界上,也只有英国有资格举行这次空前的盛会”的原因主要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展品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代表成就,包括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车、改良蒸汽机、飞梭等。
(3)
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让英国在经济、法律、军事等等方面所向被靡,穿透她想波及的领地,那么英国的工业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克特的说法是对;因为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保证了政局稳定,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政治前提,所以贝克特的说法是对的。
35.(1)牛耕;曲辕犁
(2)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商品);“罗盘”导航技术(指南针)。
(3)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大生产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
(4)工厂的建立、技术的创新、资本的积累和国家的鼓励。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在唐朝时期,改进了耕作技术,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2)
根据材料二“倘若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导航技术,即使是最强烈的动机也无法使欧洲航海者完成他们的探险。远洋航行时……(他们)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和阿拉伯的技术要素”可知,材料中“最强烈的动机”指的是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商品(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导航技术方面,欧洲航海者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的“罗盘“导航技术(指南针)。
(3)
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1“手工工场”到图2“使用机器的纺织工厂”的可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工厂能够大规模普及,工业革命得以更快的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性发明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4)
根据材料四“但是,他们的工厂代表了未来。这些以水力为动力(很快变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在不断创新的驱动之下,因为受薪工人的投入,也因为大量的资本积累以及新型国家的鼓励”可知,英国棉纺织业发展后来居上的原因是工厂的建立、技术的创新、资本的积累和国家的鼓励。
36.(1)文艺复兴。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2)分权制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3)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大工厂生产(现代工厂制度确立)。铁路时代。
(4)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2)
根据材料“ 1787年,制宪代表认可成立一个三权—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平等的联邦政府,每种权力都可以对其他权力起到制约和平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意味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3)
根据材料“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结合所学可知,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改进的原因是: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大工厂生产(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英国的机械师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
37.(1)改革:大化改新;内涵: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使日本由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2)思想变化:由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
政治诉求:抨击封建制度,反对君主专制。
(3)动力变化:由风力到蒸汽机;
交通工具:蒸汽机车(或:火车)。
(4)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学习唐朝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使日本由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2)
根据材料二“启蒙思想家接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旗帜,又在上面添加了'理性'的字样。这两者之间,历史的联系,逻辑的发展是十分清晰的。”可得出,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思想由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思想变化在当时政治领域的突出诉求是抨击封建制度,反对君主专制。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风帆”到图二的“烟囱”,反映了人类社会动力来源由风力到蒸汽机。例如,以新动力为牵引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蒸汽机车。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言之成理即可)。
38.(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局稳定,广阔的市场,雄厚的资本,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2)瓦特;改良蒸汽机。
(3)火车或轮船
(4)工业革命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另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英国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可归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局稳定,广阔的市场;根据“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可归纳出雄厚的资本;根据“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可归纳出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2)
根据材料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材料中英国出现的问题。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例如斯蒂芬森发明火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4)
根据材料三两副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另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5)
根据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信息可知,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等。
39.(1)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或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和巩固。
(2)132
(3)英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美国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4)条件:①制度变革,民主政体确立;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③科技创新:工业革命;④海外殖民掠夺与侵略扩张;⑤自然科学的发展。
(1)
根据材料一中“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一中第二章“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四节欧洲启蒙运动”“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六节美国的建立”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或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和巩固。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参会代表签署了《独立宣言》;所以三幅图片的先后顺序为1、3、2。
(3)
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图二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图三是美国独立战争。英法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美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4)
条件:根据材料三“西方世界的旧秩序完全为民主政体取而代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度变革,民主政体确立;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兴起;根据材料三“与这一革命浪潮几乎同步进行的巨大变化,乃是近代科学与近代工业生产的开展”可知,科技创新,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三“西方发生的这些大事,又将伴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侵入亚洲与非洲,引发了西方列强对于东方古老秩序的冲击”可知,海外殖民掠夺与侵略扩张。
40.(1)文艺复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提倡人文主义,享受现世生活
(2)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自由;作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秩序。
(3)影响:推动工业流程逐步实现机械化:加速工业革命进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等。原因: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大量的原始资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等。
【解析】(1)
根据材料甲“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了这“首诗”创作的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材料反映作者的生活态度是提倡人文主义,享受现世生活。
(2)
据材料乙“旧制度死亡了……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可知,“大革命的私生子”是指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根据材料二“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可知,“大革命的合法女儿”是自由。据材料“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场革命的主要作用是:摧毁封建制度,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秩序。
(3)
根据材料丙,由“珍妮纺纱机、骡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可知推动工业流程逐步实现机械化;由“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可知蒸汽机使用,使英国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因此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推动工业流程逐步实现机械化;加速工业革命进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等。“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的原因,在于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大量的原始资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等。
41.(1)新变化:出现了租地农场。
关系:农业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并促进其发展;工业革命也推进农业发展
(2)方法: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变化:由质量产量处于劣势发展为中心支柱。
原因:机器的创新、工人的投入、资本的积累、新型国家的鼓励。
(4)阶段:农业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
【解析】(1)
根据材料一“15一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后英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出现的新变化是出现了租地农场。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关系:根据材料一“在农业革命发生的同时,农业还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并促进其发展。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可归纳出农业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并促进其发展;工业革命也推进农业。
(2)
根据材料二“它在一个具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找到的能“有效的控制‘控制者’的方法”是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
变化:根据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制作的布料,在质量和产量上无法与亚洲等地的产品相提并论。……它们很快创造出棉花帝国的中心支柱”可归纳出由质量产量处于劣势发展为中心支柱。原因:根据“但是他们的工厂代表了未来。这些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在不断创新的驱动之、因为受薪工人的投入,也因为大量的资本积累以及新型国家的鼓励……”可归纳出机器的创新、工人的投入、资本的积累、新型国家的鼓励。
(4)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英国发展历经农业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几个关键阶段。
42.(1)哥伦布;西班牙;葡萄牙;积累大量的资本(殖民扩张);增加了美洲劳动力;密切东西半球的联系;推动美洲的改变;促进人种和民族的交融;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改变了欧美国家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两大阶级的对立(工人阶级逐步登上政治舞台);资本主义弊端(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掠夺性;进步性(两个角度,意思相近)。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1492年”开始侵入美洲的欧洲冒险家指的是1492年哥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海家哥伦布。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支持国,他们也是最早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国家;“他们随后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和贩奴活动,使东西两半球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且彻底改变了美洲的面貌。”说明殖民扩张使欧洲殖民国家积累大量的资本,密切东西半球的联系,推动美洲的改变;“始了来自欧洲的白人、来自非洲的黑人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之间人种与民族的大融合。”说明殖民扩张增加了美洲劳动力,促进人种和民族的交融。
(2)
根据所学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中,随着机器的发明,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建立额现代工厂制度,生产组织方式从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厂化和城市生活成为欧美国家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欧美国家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或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开始形成,工人阶级为自身利益展开不断的斗争。”说明工业革命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开始暴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说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或导致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说明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掠夺性的特点;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
43.(1)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扮演起了教育者的重任,教会在教育中将宗教活动融入其中,中等教育的特点是基督教的传教工具。
(2)摆脱宗教影响,使文科中学大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倡导人文主义教育。
(3)特点:中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中学功能与现实生活需要相贴近;背景:19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对雇员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
(1)
根据材料一,由“8世纪末,查理曼大帝颁布教育通令,要求在每个修道院和各主教管区设立学校”,可知基督教在此时扮演起了教育者的重任,教会在教育中将宗教活动融入其中,中世纪欧洲教育只是基督教的工具,是达到培养教士,进行传教的工具。设立寺院学校对寺院僧侣进行施教,以及有宗教财团法人所设立的教会财团学校,专门从事训练传教士的工作。因此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在此时扮演起了教育者的重任,教会在教育中将宗教活动融入其中,中等教育的特点是基督教的传教工具。
(2)
根据材料二,由“文艺复兴时期与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教育是摆脱宗教影响,使文科中学大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的时期”,可知摆脱宗教影响,使文科中学大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由“文艺复兴运动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就是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可知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因此文艺复兴时期中等教育创建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摆脱宗教影响,使文科中学大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倡导人文主义教育。
(3)
根据材料三,由“中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被提上了日程”,可知中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由“这次改革……还体现在中学功能与现实生活需要的贴近上……”,可知19世纪主要发达国家中等教育改革的特点是中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中学功能与现实生活需要相贴近;由“19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对雇员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可知相关历史背景是19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对雇员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