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海上日出》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6《海上日出》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9 11:1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以读促悟 巧抓写法
——部编版四下《海上日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写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解读
《海上日出》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部分内容,每项内容的安排,目的都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作者从日出时的颜色、光亮、位置等方面进行描写,着力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出现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四个画面,条例清晰,特点突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同时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身边的美。
教学目标设定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立如下: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法
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激励——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看、说、读、想”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任务。“看”是欣赏日出美景,“说”是说出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是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想”是想自己对内容的感受。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课文
首先出示三张日出图片,带领学生感受不同地点的日出的美。(播放图片。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②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3页第二题。)(设计意图: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堂作业本》帮助学生及时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以及字形。)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找出重点段落,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第2-3自然段详细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4-5自然段描写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首尾两段的主要内容:点明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地点;表达观看日出的感受。)
(三)品词析句,感受壮美
初读课文后,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2、3自然段的教学中。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抓住了天空哪些景色的变化写出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用“——”画出相关语句。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这部分的内容是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
文中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美在哪呢?用“~~~”画出来,并在旁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体现了自主发现式的学习过程。)
3、学习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色彩变化的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感受日出前的奇妙景象,并适时指导色彩变化之美。(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抓颜色、光亮的变化,来感受日出前的奇妙景象。)
4、引导学生思考:看到奇妙景象,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指导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在那里。” 引导学生抓住“不转眼”这个词语体会作者的心情,试着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小组合作学习第3自然段,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的第1小题,请根据提示语,找出时间变化的词语和颜色变化的词语。
(设计意图:此环节结合《课堂作业本》的练习,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到随着时间变化,太阳的颜色也在发生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事物变化的顺序进行写作的。)
1、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随着时间的变化,太阳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段话按(太阳变化)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颜色)变化,还抓住了太阳(光亮)和(位置)的变化,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露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四个画面。(课件出示)
2、比较读句子(课件出示)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较读一读,说说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作者通过拟人的写作手法,表现日出的缓慢变化以及动态美)。
3、接着课件出示海上日出的视频,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五)、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请同学们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句)默读第4、5自然段,说说两段话的主要内容。
2、 交流学习:①课件出示句子:“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朗读。)②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说一说哪个句子描写的更好。(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读、抓关键词品读并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
3、师生一起看图口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情景,加深对“海上日出”的印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全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2)小题,仿照第3自然段写一写日出的情景。
(2)课外搜集相关描写日出景色的古诗或短文读一读,并比较与本文写法的不同之处。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对于提纲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设计如下板书: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浅蓝—红色  越来越亮
日出时  上升  冲破  跳出
日出后 薄云:直射水面
厚云:镶上金边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以上是我对《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大致设想。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