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9个生字和“目”字旁,正确书写“明、同”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好感叹词“哎”,读好“地方”“那么”等轻声词,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借助课文插图,想象、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即将远足的兴奋、期盼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有一个小朋友,明天就要出门去玩了(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
2.谁来读一读这个题目?(明是后鼻音,足是平舌音)
3.指导书写“明”。
“明”我们之前学过了,认识了,今天我们要学会写。(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范写,强调写好“横折钩”,学生书空。)
4.理解“远足”。“远”和“足”这两个字我们之前都学过了,现在组合在一起是一个新的词语“远足”,你想一想,猜一猜,“远足”是什么意思呢? 5.明天要远足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开心)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齐来读读题目吧!
二、整体感知
明天要远足了,课文中的小朋友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读读花婆婆的这首小诗。。
1.老师范读。
2.自由读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文感悟
1.同学们刚才借助拼音把这首小诗读得有滋有味,你知道,在远足的前一天晚上,这个小朋友怎么啦?
2.是呀,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在说这个小朋友睡不着。
(出示)翻过来, 翻过去, 翻过来,
唉—— 唉—— 翻过去,
睡不着。 睡不着。 唉——
(1)学习“睡”。
指名拼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①睡字的左边是——目。之前我们学过“目”,知道它和眼睛有关。今天它在这里是一个偏旁,叫“目字旁”(出示词卡,齐读)“睡”也和眼睛有关,你看看图片中的月亮和星星的眼睛。是呀,我们上面的眼皮垂下来,把眼睛闭上就是“睡”了。睁开眼睛,来一起读读这个字(齐读:睡)
②之前我们用会意字的方法记住了“日月明,小大尖”,这个字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目垂睡”。带有“目字旁”的字你还知道有什么嘛?(学生交流再出示“眼、睛、睁、盯”,读一读)
④指导读好“睡不着”。文中的小朋友——睡不着。“不”字读的轻一点。(师示范、指名读、齐读)
(2)指导读好“唉”。你看,这个“唉”字后面还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它叫破折号(飘红),读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谁想试试?(指名读,全班读)
你读出了小女孩什么样的心情?(激动、兴奋)你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情?那就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吧!
(3)加上动作读好句子。
3.学习第一小节。
这个小朋友,睡不着,她在想什么呀?
(1)学习“海”。(指名读,齐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加一加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
你能给它找找好朋友吗?
我们用组词的方法也可以记住这个字,真棒!
(2)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话,指名读。
(3)这句诗里还有几个词语读起来也很有意思。(标红:地方、真的、那么、吗)
①你们看看它们的拼音,发现它们共同点了吗?(对呀,后面的拼音没有声调,这就是轻声。读好轻声地词,后面的字要读得轻而短。)
②老师示范读“真的”,开火车读。
③逐步出示词卡指导读好“地方”“那地方”。那地方是什么地方呀?你能用手指指一下吗?对比学习“这”,理解 “那地方”,再指导读好“那地方的海” (多种形式读)
④认读“老师”。指名读,齐读。
你们叫我——姚老师,教你们数学的是——(学生答)我们学校有很多很多的——(生:老师),早上看见
⑤其余词语你会读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⑥“吗”这个字一般后面都会跟一个标点“?”,读的时候往上扬。(指导读好问句)
(4)小朋友,你见过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颜色的?
(5)大海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第一小节(指名读,加上动作齐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1)小女孩还是睡不着,她还想到了什么?(板贴:云)
(2)自己读读第二小节,想想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
(3)认读“同学”(出示词卡),男同学读,女同学读,所有同学一起读。
(4)老师手里就有一朵云,你看什么颜色的?谁来说摸一摸,什么感觉?对呀,这就是“洁白柔软”。请你读一读。
(5)男女生读第二小节。
5.师生合作齐读第一、二小节。
四、书写指导
1.同:重点指导“横折钩”这个笔画和“同”的笔顺。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