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知识梳理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知识梳理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9 11: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梳理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INCLUDEPICTURE "../../../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加模板工具2017(1)/23YLSWXXJC2-46.TIF" \* MERGEFORMAT
一、被动运输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渗透作用
概念 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发生的条件
方向 水分子从水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
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与细胞质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会发生吸水或失水。
②水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出动物细胞的。
(2)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质浓度不同时细胞的形态变化(连线)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1cnjy.com
(2)浓度差: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内部的细胞液,当它和外界溶液有浓度差时,细胞发生吸水或失水。21·cn·jy·com
(3)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实验流程
2.实验结论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3.质壁分离发生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三)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www.21-cn-jy.com
2.类型
方式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特点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扩散
实例 O2、CO2、甘油、乙醇、苯等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3.转运蛋白的种类
种类 转运对象 特点
载体蛋白 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通道蛋白 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 转运分子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4.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
(1)被动运输的速率直接受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大小的影响。
(2)协助扩散的速率还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
二、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一)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逆浓度梯度,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基本条件 (1)需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结合。(2)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生理意义 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二)胞吞与胞吐
运输的物质 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
过程 胞吞 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胞吐 大分子先包裹在细胞内形成的囊泡中→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大分子排出细胞
特点 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2.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图示 举例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不消耗 小部分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出入细胞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道蛋白 不消耗 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肾小管细胞吸收水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需要载体蛋白 消耗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等
胞吞 细胞外↓细胞内 不需要 消耗 变形虫摄取食物
胞吐 细胞内↓细胞外 不需要 消耗 分泌蛋白的分泌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的关系
1.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依赖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2.胞吞和胞吐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四)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
1.图1、2表示物质浓度对跨膜运输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率的影响,其中图1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2中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有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图3、4表示O2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图3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4表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图4中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21教育网
3.若图3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物质运输,还可表示主动运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