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
0
2
2
2022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上册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运动和力
学习目标
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1
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3
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4
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2
体会到不同 小车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认识到改变橡皮筋的弹力大小会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
5
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弹力。
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
我们都玩过橡皮筋,拉一拉会有什么感觉?
探索一:组装橡皮筋小车
小车
橡皮筋
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1
实验材料
探索一:组装橡皮筋小车
实验步骤
(1)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架上,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
(3)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探索二: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圈数的关系
先推测一下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推测。
2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推测
探索二: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圈数的关系
怎样比较它们行驶的距离
可以在车轴上缠绕不同的圈数来做实验。
实验方法
做标记,代表车头
统一起点
小车停止行驶,统一终点。
探索二: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圈数的关系
实验步骤
探索二: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圈数的关系
注意事项
(1)缠绕好橡皮筋的小车摆放在起点,轻
轻松手,不得外加任何力量。
(2)小车停止运动后,测量行驶距离。
(3)同圈数的实验反复做3次,做好记录。
(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材料放回原处。
(5)计算本组的平均值,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时注意观察: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皮筋缠绕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行驶距离 中间值 我的发现
1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
产生的弹力越
________ ,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__。
2
3
1
2
3
1
2
3
2
4
6
20.5厘米
36.5厘米
30厘米
29厘米
70厘米
80厘米
72厘米
82厘米
79厘米
85厘米
74厘米
82厘米
大
远
探索二: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圈数的关系
1.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变形后的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生活中用到弹力非常多,如松紧带、弓箭、拉力器、弹簧等。
资料: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反之,则越近。
尝试让橡皮筋产生不同大小的力。
实验器材:橡皮筋、钩码
操作步骤:
1.把两根橡皮筋接起来。
2.分别挂上1个、2个、4个钩码。
思考:
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消失的
2.感受橡皮筋儿被拉伸的长度和弹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课堂达标
判 断
1.形状没有改变的弹簧也会产生弹力。( )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拉的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 )
3.为了使小车行驶的更远,可以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加几十倍。( )
×
×
√
课堂达标
选一选
1.用橡皮筋1做动力,驱动小车运动,要让小车运动的距离更远,可以( )。
A.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小车重量
2.弹簧受到外力后形状会发生改变,当它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会( )。
A.消失 B.变大 A.变小
B
A
总 结
认识弹力
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研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让橡皮筋产生不同大小的力
一、填空题。
1.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能量 ,释放后可以产生 动力 。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 大 ,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 长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远 。
能量
动力
大
长
远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B )。
A.重力 B.弹力 C.拉力
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一定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程度没有关系
B.在一定限度内,形变消失,弹力不会消失
C.在一定限度内,弹力大小与橡皮筋形变的程度有关系
B
C
3.小朋友们玩的蹦蹦床是利用了蹦蹦床受压产生( C )的原理制成的。
A.压力 B.重力 C.弹力
4.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面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5.弹簧受到外力后形状会发生变化,当它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会( A )。
A.消失 B.变大 C.变小
C
A
A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
1.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有关。 ( )
2.橡皮筋缠绕一圈,小车就一定能运动。 ( )
3.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拉伸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 ( √ )
4.研究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要标好起点和终点,这样才能比较小车行驶距离的长短。 ( √ )
√
√
四、连线题。
五、探究题。
1.研究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我们推测,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 越远 。
越远
2.对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 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厘米)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
2
3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 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厘米)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
2
3
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 实验 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厘米)
测量距离 平均距离
1
2
3
填表格略
我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 长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 大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远 。
填表格略
长
大
远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感谢聆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