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海
洋
与人类
我国海洋疆域面积
近300万平方公里
我国有大陆海岸线
1.8万公里,1.4万
多公里长的岛屿海
岸线,海岸线总长
是3.2万多公里。
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种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提取用于生产各种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的有效成分。
舟山渔场
海洋生物资源
北部湾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舟山渔场
黄渤海渔场
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
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海洋生物资源
渔场形成有利条件:
1.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
2.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扰动海水,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
海洋生物资源
当人类对海洋渔业的索取程度大大超过了海洋渔业的供给能力,会带来什么环境问题?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物种灭绝
海洋物种伤害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是一个专有名词,又名海底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
主要分为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固结资源、海洋砂矿
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库。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总储量的 60%。除了油气资源,海洋中的滨海砂矿,金属结核,可燃冰等资源也储量可观。
1. 滨海砂矿,油气,金属结核,可燃冰等资源是否为可再生资源?
2.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
海洋矿产资源
滨海砂矿
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我国滨海砂矿种类较多且储量十分可观。
海洋矿产资源
可燃冰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海洋矿产资源
锰结核
锰结核多分布在海深4 000 米以下,全球海洋以1 000 万吨 / 年的速度在洋底海盆中不断堆积。
海洋矿产资源
矿物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越用数量越少,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加大,陆地能源日趋紧张,开发海洋能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7年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其他空间: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海洋空间资源
港珠澳跨海大桥
海洋空间资源
马累国际机场
海洋空间资源
胶州湾海底隧道
海洋空间资源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日本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岛,如神户港岛。规模宏大的大阪机场,就建设在大阪湾人工岛上。美国、荷兰、法国、中国等相继修建了大量的人工岛。
海洋空间资源
优点:人们通过填海造陆,拓展了空间,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能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缺点:可能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洋流,使迪拜著名的沙滩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迪拜人工岛修建前后的卫星影像对比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一)海洋生态破坏: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二)海洋环境污染:
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
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
海洋原油泄漏
海洋放射污染
海洋塑料颗粒
海龟鼻中吸管
赤潮过后
赤潮是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使得鱼类因窒息或中毒死亡。
【典例示范】
下图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_________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2)从各海域分布看,__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_____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
(3)下图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据图推测我国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
80
南
黄
答案:南方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南方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人类活动与海洋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事故高峰期,每天漏油多达3万桶,引发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石油污染。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生物群落和沿岸渔业损毁严重。为了处置这次事故,英国石油公司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但环境灾难后果迄今尚未消除。
案例:石油泄漏事件
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
石油污染会抑制海藻等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中氧气的含量,从而破坏海洋生物正常的生理机能,使被石油污染的海洋资源逐步衰退。会导致大量海洋养殖鱼类、贝类的死亡,存活下来的会产生异味,无法食用。少量石油污染可能在生物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石油沉降到海底后,会危及底栖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正常发育。
人类活动与海洋
原因 危害 分布
海洋 环境 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海洋 生态 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生赤潮等 海岸带
海平面 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