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谷城期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下列做法不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是( )
A.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垃圾分类,进行回收利用
C.日常出行尽量乘坐私家车,提高出行效率
D.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
【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B. 垃圾分类,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C. 日常出行尽量乘坐私家车,提高出行效率,会增大空气污染,不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
D. 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2.(2021九上·芜湖期末)亲近“春节蓝”疏远“春节霾”成为春节的新口号。新春佳节中下列做法不符合该口号的是( )
A.贴对联 B.年夜饭 C.压岁钱 D.放鞭炮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贴对联、年夜饭和压岁钱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放鞭炮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亲近“春节蓝”疏远“春节霾”理念,
故答案为:D。
【分析】放鞭炮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空气。
3.(2021九上·包头期末)包头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故B符合题意;
C. 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天气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 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4.(2021九上·钢城期末)“改善环境质量,倡导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烧的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原因确定做法是否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以及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分析。
5.(2021九上·来凤期末)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开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奥会,北京也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以及亚洲运动会的城市。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将煤粉碎,使其充分燃烧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直接排到高空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将煤粉碎,使其充分燃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直接排到高空,废气虽然排放到了高空中,还是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放手判断做法是否有利于环保。
6.(2021九上·章丘期末)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为办成一届安全、绿色奥运会,奥运场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 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处理
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 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防止病菌传染,不符合题意;
B、厨余垃圾应该集中后统一处理,符合题意;
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不符合题意;
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利于空气清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防止病菌传染分析;
B、根据厨余垃圾应该集中后统一处理,掩埋会污染环境分析;
C、根据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分析;
D、根据人多的环境二氧化碳含量高分析。
7.(2021九上·深圳期中)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中含大量甲烷,可作燃料
B.煤完全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沼气中含大量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所以沼气可作燃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B、煤完全燃烧,其中的硫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会污染空气,选项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加剧温室效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可减少空气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沼气成分为甲烷及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B、根据煤中含有硫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8.(2021九上·道县期末)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道县以最短的时间跑出“文明创建”的加速度,成功获批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下做法与文明城市不相符合的是( )
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B.焚烧落叶,爱护环境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节约资源,合理处置废弃物,不符合题意。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文明城市要求环保、节能、减少污染等分析。
9.(2021九上·虎林期末)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发展清洁能源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禁止焚烧秸秆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发展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不符合主题;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利于节约资源,不符合主题;
C、禁止焚烧秸秆,利于保护大气不,符合主题;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造成资源浪费,符合主题;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特点分析。
10.(2021九上·九江期末)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
B.点燃红磷前必须事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近似于瓶内原有氧气的体积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 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保证全部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点燃红磷前必须事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以防止燃烧时气体膨胀逸出,测定结果不准确,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熄灭后应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应等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氧气全部被消耗掉,反应后压强减小,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近似等于原有氧气的体积,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如果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郸城期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偏小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
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被消耗,进入装置中水体积减小,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分析】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来宾月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硫②氧气③氮气④氖气⑤明矾
(1)可用于净水的是 ;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3)可以供呼吸的是 ;
(4)可用于制硝酸和氮肥的是 ;
(5)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 。
【答案】(1)⑤
(2)①
(3)②
(4)③
(5)④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使之沉降,常用于净水;
(2)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
(4)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
(5) 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氖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氖气、明矾的性质分析,由物质的性质确定其用途,按题中所给对号入座。
13.(2020九上·霍林郭勒月考)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
(3)燃烧和呼吸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
【答案】(1)水蒸气
(2)二氧化碳
(3)氧气
(4)稀有气体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即变潮,说明饼干吸收了水,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就是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呼吸和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呼吸和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4)霓虹灯是一种低气压冷阴极气体辉光放电光源,工作气体一般均采用稀有气体。
【分析】(1)饼干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由吸附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14.(2020九上·黄平月考)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试将该物质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1)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因此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碳酸钙,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因此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分析】(1)根据氧气的支持呼吸的性质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3)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15.(2019九上·个旧期中)现有六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稀有气体、③氢气、④氮气、⑤二氧化硫、⑥氧气,请选择相应物质填空:(填序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能做燃料的气体是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4)霓虹灯内充的气体是
(5)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6)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
【答案】(1)④
(2)③
(3)①
(4)②
(5)⑤
(6)⑥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高,能做高能燃料;(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4)霓虹灯内充的气体是稀有气体;(5)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6)炼钢是为了除去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所以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氧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题中给出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三、简答题
16.(2021九上·鹿邑期中)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将燃着的红磷(红磷过量)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3)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水上升到不足瓶内体内1/5处,请推测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写一条)
【答案】(1)红磷剧烈燃烧、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2)氮气的物理性质: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1)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将燃着的红磷(红磷过量)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剩余氮气,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水进入装置后氮气仍然存在,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水上升到不足瓶内体内1/5处,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空气,导致进入装置中水体积减小等。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7.(2021九上·祥云期中)“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南宁市在一次整顿印象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几名同学的做法如下: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就地焚烧销毁.张伟同学:倒入邕江中让水冲走.王海燕同学:挖坑深埋在地下.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上述四位同学所提出的建议中,你认为谁最符合“绿色销毁”?理由是什么?
【答案】程亮同学的做法最合理.因为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解: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
张伟同学:倾倒入长江,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长江,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
王海燕同学: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
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故答案是:程亮同学的做法最合理.因为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分析】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销毁等内容,“绿色销毁”符合根本上消除污染,销毁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选项中各销毁方法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判断.
四、综合题
18.(2021九上·宽城月考)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 。
(2)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
(3)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气密性
(2)产生大量白烟
(3)P+O2 P2O5
(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该实验通过燃烧消耗氧气,测量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差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一定要保证装置不漏气,所以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气密性。
(2)红磷与氧气发生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发出热量,则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故填产生大量白烟。
(3)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写为:P+O2 P2O5。
(4)该实验中,红磷燃烧停止后,将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广口瓶中,且最终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填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分析】(1)根据验证氧气含量的实验需气密性良好分析;
(2)根据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3)根据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4)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五、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江油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试管内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 ;
(2)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活塞最终停在 mL 刻度处;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若测定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一点) 。
(5)该同学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 A B 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 C D 两处的夹子,想一想。她将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
瓶,原因是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热;;12mL刻度处
(2)8
(3)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装置漏气(或白磷量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A;红磷燃烧消耗A瓶内的氧气并且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内外没有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内;烧杯中的水进入A、B两个集气瓶中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左移,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1/5=8mL,故活塞最终停在20mL-8mL=12mL刻度处;
(2)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则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20mL)×1/5=12mL,故活塞最终停在20mL-12mL=8mL刻度处;
(3)该实验可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实验结果偏小,可能是白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也可能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5)红磷燃烧消耗A瓶内的氧气并且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内外没有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内,故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A瓶;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这个装置是连通的,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装置内压强均减小,因此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A、B两个集气瓶中。
【分析】(1)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及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进行分析
(4)(5)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0.(2021九上·望花期末)用如图所示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液面上方空间1/5位置。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有些因素会导致实验不成功,请写出一条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
【答案】(1)使氧气完全反应;
(2)五分之一
(3)红磷量不足等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利用磷燃烧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后,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通过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放入过量的红磷的目的是使氧气完全反应;磷燃烧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打开弹簧夹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有: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等温度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导气管内没注水、红磷中含有燃烧后产生气体的杂质等。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谷城期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下列做法不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是( )
A.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垃圾分类,进行回收利用
C.日常出行尽量乘坐私家车,提高出行效率
D.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
2.(2021九上·芜湖期末)亲近“春节蓝”疏远“春节霾”成为春节的新口号。新春佳节中下列做法不符合该口号的是( )
A.贴对联 B.年夜饭 C.压岁钱 D.放鞭炮
3.(2021九上·包头期末)包头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4.(2021九上·钢城期末)“改善环境质量,倡导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5.(2021九上·来凤期末)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开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奥会,北京也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以及亚洲运动会的城市。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将煤粉碎,使其充分燃烧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直接排到高空
6.(2021九上·章丘期末)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为办成一届安全、绿色奥运会,奥运场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 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处理
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 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
7.(2021九上·深圳期中)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中含大量甲烷,可作燃料
B.煤完全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
8.(2021九上·道县期末)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道县以最短的时间跑出“文明创建”的加速度,成功获批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下做法与文明城市不相符合的是( )
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B.焚烧落叶,爱护环境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
9.(2021九上·虎林期末)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发展清洁能源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禁止焚烧秸秆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10.(2021九上·九江期末)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
B.点燃红磷前必须事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近似于瓶内原有氧气的体积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郸城期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2021九上·来宾月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硫②氧气③氮气④氖气⑤明矾
(1)可用于净水的是 ;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3)可以供呼吸的是 ;
(4)可用于制硝酸和氮肥的是 ;
(5)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 。
13.(2020九上·霍林郭勒月考)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
(2)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会变浑浊
(3)燃烧和呼吸
(4)“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
14.(2020九上·黄平月考)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试将该物质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15.(2019九上·个旧期中)现有六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稀有气体、③氢气、④氮气、⑤二氧化硫、⑥氧气,请选择相应物质填空:(填序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能做燃料的气体是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4)霓虹灯内充的气体是
(5)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6)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
三、简答题
16.(2021九上·鹿邑期中)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将燃着的红磷(红磷过量)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3)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水上升到不足瓶内体内1/5处,请推测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写一条)
17.(2021九上·祥云期中)“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南宁市在一次整顿印象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几名同学的做法如下: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就地焚烧销毁.张伟同学:倒入邕江中让水冲走.王海燕同学:挖坑深埋在地下.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上述四位同学所提出的建议中,你认为谁最符合“绿色销毁”?理由是什么?
四、综合题
18.(2021九上·宽城月考)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 。
(2)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
(3)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五、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江油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试管内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 ;
(2)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活塞最终停在 mL 刻度处;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若测定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一点) 。
(5)该同学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 A B 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 C D 两处的夹子,想一想。她将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
瓶,原因是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20.(2021九上·望花期末)用如图所示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液面上方空间1/5位置。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有些因素会导致实验不成功,请写出一条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B. 垃圾分类,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C. 日常出行尽量乘坐私家车,提高出行效率,会增大空气污染,不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
D. 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贴对联、年夜饭和压岁钱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放鞭炮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亲近“春节蓝”疏远“春节霾”理念,
故答案为:D。
【分析】放鞭炮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空气。
3.【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故B符合题意;
C. 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天气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
D. 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以减少化石燃烧的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的原因确定做法是否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以及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将煤粉碎,使其充分燃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直接排到高空,废气虽然排放到了高空中,还是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放手判断做法是否有利于环保。
6.【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防止病菌传染,不符合题意;
B、厨余垃圾应该集中后统一处理,符合题意;
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不符合题意;
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利于空气清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防止病菌传染分析;
B、根据厨余垃圾应该集中后统一处理,掩埋会污染环境分析;
C、根据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分析;
D、根据人多的环境二氧化碳含量高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沼气中含大量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所以沼气可作燃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B、煤完全燃烧,其中的硫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会污染空气,选项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加剧温室效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可减少空气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沼气成分为甲烷及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B、根据煤中含有硫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新能源可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节约资源,合理处置废弃物,不符合题意。
D、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文明城市要求环保、节能、减少污染等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发展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不符合主题;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利于节约资源,不符合主题;
C、禁止焚烧秸秆,利于保护大气不,符合主题;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造成资源浪费,符合主题;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特点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 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保证全部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点燃红磷前必须事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以防止燃烧时气体膨胀逸出,测定结果不准确,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熄灭后应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应等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氧气全部被消耗掉,反应后压强减小,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近似等于原有氧气的体积,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如果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
11.【答案】;偏小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
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被消耗,进入装置中水体积减小,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分析】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12.【答案】(1)⑤
(2)①
(3)②
(4)③
(5)④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物质使之沉降,常用于净水;
(2)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
(4)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
(5) 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氖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氖气、明矾的性质分析,由物质的性质确定其用途,按题中所给对号入座。
13.【答案】(1)水蒸气
(2)二氧化碳
(3)氧气
(4)稀有气体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即变潮,说明饼干吸收了水,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就是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呼吸和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呼吸和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4)霓虹灯是一种低气压冷阴极气体辉光放电光源,工作气体一般均采用稀有气体。
【分析】(1)饼干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由吸附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14.【答案】(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1)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因此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碳酸钙,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因此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分析】(1)根据氧气的支持呼吸的性质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3)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15.【答案】(1)④
(2)③
(3)①
(4)②
(5)⑤
(6)⑥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高,能做高能燃料;(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4)霓虹灯内充的气体是稀有气体;(5)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6)炼钢是为了除去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所以可用于炼钢的气体是氧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题中给出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16.【答案】(1)红磷剧烈燃烧、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2)氮气的物理性质: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1)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将燃着的红磷(红磷过量)立即伸入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剩余氮气,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水进入装置后氮气仍然存在,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水上升到不足瓶内体内1/5处,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空气,导致进入装置中水体积减小等。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7.【答案】程亮同学的做法最合理.因为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解: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
张伟同学:倾倒入长江,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长江,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
王海燕同学: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
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故答案是:程亮同学的做法最合理.因为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
【分析】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销毁等内容,“绿色销毁”符合根本上消除污染,销毁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选项中各销毁方法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判断.
18.【答案】(1)气密性
(2)产生大量白烟
(3)P+O2 P2O5
(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该实验通过燃烧消耗氧气,测量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差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一定要保证装置不漏气,所以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气密性。
(2)红磷与氧气发生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发出热量,则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故填产生大量白烟。
(3)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写为:P+O2 P2O5。
(4)该实验中,红磷燃烧停止后,将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广口瓶中,且最终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填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分析】(1)根据验证氧气含量的实验需气密性良好分析;
(2)根据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3)根据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4)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9.【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热;;12mL刻度处
(2)8
(3)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装置漏气(或白磷量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A;红磷燃烧消耗A瓶内的氧气并且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内外没有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内;烧杯中的水进入A、B两个集气瓶中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左移,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1/5=8mL,故活塞最终停在20mL-8mL=12mL刻度处;
(2)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则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20mL)×1/5=12mL,故活塞最终停在20mL-12mL=8mL刻度处;
(3)该实验可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实验结果偏小,可能是白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也可能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5)红磷燃烧消耗A瓶内的氧气并且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内外没有产生压强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内,故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A瓶;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这个装置是连通的,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装置内压强均减小,因此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A、B两个集气瓶中。
【分析】(1)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及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进行分析
(4)(5)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0.【答案】(1)使氧气完全反应;
(2)五分之一
(3)红磷量不足等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利用磷燃烧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后,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通过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放入过量的红磷的目的是使氧气完全反应;磷燃烧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打开弹簧夹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有: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等温度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导气管内没注水、红磷中含有燃烧后产生气体的杂质等。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