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应用 课堂 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荆门期末)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有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检验氧气
C.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2021九上·崇左期末)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氧气;③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然后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④检查气密性;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①②⑥⑤
C.③②①④⑤⑥ D.④③⑥⑤①②
3.(2021九上·朝阳期末)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4.(2021九上·凌海期中)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5.(2021九上·余干期中)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错误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6.(2021九上·苏州期中)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灌 的水
B. 集气瓶中灌 的水
C.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D.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7.(2021九上·宛城期中)化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先”“后”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给高锰酸钾加热时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用加热高锰酸钾采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移导气管
D.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验纯,然后再点燃
8.(2021九上·锡山期中)利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制备氧气,其中错误的( )
A. 制备氧气 B. 收集氧气
C. 检验氧气 D. 干燥氧气
9.(2021九上·祥云期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abcdfe B.bacdfe C.abcdef D.bacdef
10.(2021九上·诸城月考)有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只向其中一份是氯酸钾和少量二化锰,另一份只有氯酸钾。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确山期中)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若经改进,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的操作图。D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12.(2021九上·咸丰月考)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分解 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反应 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13.(2021九上·谷城月考)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试判断出上述各物质:
A B
C E F 。
14.(2020九上·滨海区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 法收集,这是因为 ;
(2)如何检验该气体是氧气 ;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的原因 ;
(4)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水的原因是 ;
(5)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可见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15.(2020九上·小店月考)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抗疫,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
(1)测量体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坏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 。
(2)医用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符号为 ,消毒时,产生的气体是 。
(3)医用酒精是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使用过程中,酒精挥发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酒精消毒属于 变化,在使用酒精时应远离明火,以防引起火灾,体现出酒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写一条)。
(4)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时,医生使用呼吸机将空气压入患者肺部,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该变化过程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氧化”)。
三、简答题
16.(2017九上·郑州月考)做硫燃烧和铁燃烧时,集气瓶底均要放入少量的水,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7.请你谈一谈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比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有哪些优点?(至少二个)
四、综合题
18.(2021九上·信阳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有裂缝,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标志是什么? 。
五、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丰台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4)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 ,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0.(2021九上·兴文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否则会引起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 (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 。
(4)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图):
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为 ,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丙中的现象为 ,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 。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 时,再收集氧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检查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捂住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为防止引起火灾,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故C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高温熔融物,为防止炸裂集气瓶底,在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的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B、根据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分析;
C、根据酒精灯加酒精时要先熄灭分析;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要加少量水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故顺序为④③①②⑥⑤,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不符合题意;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不符合题意;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符合题意;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制取氧气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符合题意;
B.应先开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不符合题意;
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不符合题意;
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避免装置漏气造成药品浪费,不符合题意;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不符合题意;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不符合题意;
D、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导致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时,先向集气瓶中灌入瓶容积3/4的水,瓶中的空气约占瓶容积的1/4,再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就收集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气体体积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为避免浪费药品,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为避免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给高锰酸钾加热时,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加热高锰酸钾采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后先移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选项符合题意;
D、为避免点燃不纯净的氢气引起爆炸,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验纯,然后再点燃,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
B、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C、根据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长颈漏斗没有伸入液面以下,装置漏气,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可以把待火星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C、根据验满气体在瓶口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熄灭酒精灯;顺序为:bacdfe;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有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样品,a是纯氯酸钾,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则b中氯酸钾较少,所以最终a生成氧气多。分别同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单独加热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慢;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的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量分析
11.【答案】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太低或铁丝生锈;;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失败,可能是铁丝表面有一个铁锈,或氧气的纯度太低;
若经改进,实验成功了,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根据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2.【答案】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剂;生成物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生成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两个反应都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二氧化锰,故填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故填催化剂;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生成物,故填生成物。
【分析】根据分解反应、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13.【答案】过氧化氢(或H2O2);二氧化锰(或MnO2);氧气(或O2);铁(或Fe);四氧化三铁(或Fe3O4)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将无味的液体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C为氧气,由此确定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金属E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故金属E为铁,黑色固体F为四氧化三铁,瓶底少量液体D为水。由以上分析可知:
A为过氧化氢(或H2O2),B为二氧化锰(或MnO2),C为氧气(或O2),E为铁(或Fe),F为四氧化三铁(或Fe3O4)。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14.【答案】(1)排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
(3)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排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使硫熄灭
(5)浓度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实验室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这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3)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固体熔化为液体,落到集气瓶中,会造成集气瓶底部炸裂,所以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的原因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部炸裂。(4)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排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使硫熄灭。(5)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可见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分析】(1)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方法分析
(2)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污染带大气分析
(5)根据氧气浓度对环境吗的污染分析
15.【答案】(1)汞
(2)H2O2;氧气
(3)物理;化学;可燃性;煮沸(或加热)
(4)供给呼吸;氧化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金属汞;(2)过氧化氢的符号为H2O2,常温下会分解放出氧气;(3)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酒精消毒,会使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在使用酒精时应远离明火,以防引起火灾,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食品我们通常通过加热、蒸、煮等进行消毒;(4)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用于医疗;
呼吸作用是氧气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常见金属的特性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分析
(3)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4)根据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分析
16.【答案】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实验加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铁燃烧实验加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分析】硫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氧化硫,铁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17.【答案】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有:(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由题意,比较可知: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浪费资源,用时间多,污染环境;而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优点有很多,如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便于回收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有:(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
【分析】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优点有很多,如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便于回收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18.【答案】(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试管口未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合理即可)
(2)B;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装置A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试管口未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加热时未预热就集中加热,容易引起试管的炸裂;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引起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引起试管的炸裂等等。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B为发生装置;若用装置E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标志是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9.【答案】(1)集气瓶
(2)2KMnO4K2MnO4 + MnO2 + 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
(4)火星四射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a为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 + MnO2 + 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填:火星四射。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20.【答案】(1)试管;酒精灯
(2)2KMnO4K2MnO4+MnO2+O2↑;A;C;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a;带火星木条放在b出口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4)坩埚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5)连续均匀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若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引起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填:2KMnO4K2MnO4+MnO2+O2↑;A;C;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选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口应是a;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故填:a;带火星木条放在b出口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4)夹持木炭的仪器耐高温,为坩埚钳;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图丙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故填:坩埚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说明已经将空气排尽,再收集氧气,故填:连续均匀冒出。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要防止水倒吸分析;
(3)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及氧气验满要利用带火星木条放瓶口处检验分析疑
(4)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疑
(5)根据开始产生气泡为装置内空气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应用 课堂 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荆门期末)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有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检验氧气
C.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检查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捂住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为防止引起火灾,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故C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高温熔融物,为防止炸裂集气瓶底,在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的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B、根据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分析;
C、根据酒精灯加酒精时要先熄灭分析;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要加少量水分析。
2.(2021九上·崇左期末)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氧气;③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然后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④检查气密性;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①②⑥⑤
C.③②①④⑤⑥ D.④③⑥⑤①②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故顺序为④③①②⑥⑤,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2021九上·朝阳期末)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不符合题意;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不符合题意;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符合题意;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制取氧气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
4.(2021九上·凌海期中)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符合题意;
B.应先开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不符合题意;
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不符合题意;
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2021九上·余干期中)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错误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避免装置漏气造成药品浪费,不符合题意;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不符合题意;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不符合题意;
D、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导致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6.(2021九上·苏州期中)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灌 的水
B. 集气瓶中灌 的水
C.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D.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时,先向集气瓶中灌入瓶容积3/4的水,瓶中的空气约占瓶容积的1/4,再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就收集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气体体积分析。
7.(2021九上·宛城期中)化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先”“后”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给高锰酸钾加热时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用加热高锰酸钾采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移导气管
D.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验纯,然后再点燃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为避免浪费药品,用高锰酸钾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为避免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给高锰酸钾加热时,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加热高锰酸钾采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后先移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选项符合题意;
D、为避免点燃不纯净的氢气引起爆炸,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验纯,然后再点燃,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
B、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C、根据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分析
8.(2021九上·锡山期中)利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制备氧气,其中错误的( )
A. 制备氧气 B. 收集氧气
C. 检验氧气 D. 干燥氧气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长颈漏斗没有伸入液面以下,装置漏气,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可以把待火星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C、根据验满气体在瓶口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9.(2021九上·祥云期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abcdfe B.bacdfe C.abcdef D.bacdef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熄灭酒精灯;顺序为:bacdfe;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诸城月考)有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只向其中一份是氯酸钾和少量二化锰,另一份只有氯酸钾。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有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样品,a是纯氯酸钾,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则b中氯酸钾较少,所以最终a生成氧气多。分别同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单独加热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慢;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的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量分析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确山期中)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若经改进,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的操作图。D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答案】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太低或铁丝生锈;;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失败,可能是铁丝表面有一个铁锈,或氧气的纯度太低;
若经改进,实验成功了,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根据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咸丰月考)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分解 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反应 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答案】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剂;生成物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来生成氧气,故填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两个反应都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二氧化锰,故填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故填催化剂;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生成物,故填生成物。
【分析】根据分解反应、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13.(2021九上·谷城月考)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试判断出上述各物质:
A B
C E F 。
【答案】过氧化氢(或H2O2);二氧化锰(或MnO2);氧气(或O2);铁(或Fe);四氧化三铁(或Fe3O4)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将无味的液体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C为氧气,由此确定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金属E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故金属E为铁,黑色固体F为四氧化三铁,瓶底少量液体D为水。由以上分析可知:
A为过氧化氢(或H2O2),B为二氧化锰(或MnO2),C为氧气(或O2),E为铁(或Fe),F为四氧化三铁(或Fe3O4)。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14.(2020九上·滨海区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 法收集,这是因为 ;
(2)如何检验该气体是氧气 ;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的原因 ;
(4)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水的原因是 ;
(5)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可见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答案】(1)排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
(3)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排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使硫熄灭
(5)浓度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实验室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这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3)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使固体熔化为液体,落到集气瓶中,会造成集气瓶底部炸裂,所以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的原因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部炸裂。(4)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排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使硫熄灭。(5)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可见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分析】(1)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方法分析
(2)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污染带大气分析
(5)根据氧气浓度对环境吗的污染分析
15.(2020九上·小店月考)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抗疫,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
(1)测量体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坏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 。
(2)医用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符号为 ,消毒时,产生的气体是 。
(3)医用酒精是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使用过程中,酒精挥发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酒精消毒属于 变化,在使用酒精时应远离明火,以防引起火灾,体现出酒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写一条)。
(4)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时,医生使用呼吸机将空气压入患者肺部,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该变化过程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氧化”)。
【答案】(1)汞
(2)H2O2;氧气
(3)物理;化学;可燃性;煮沸(或加热)
(4)供给呼吸;氧化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金属汞;(2)过氧化氢的符号为H2O2,常温下会分解放出氧气;(3)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酒精消毒,会使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在使用酒精时应远离明火,以防引起火灾,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食品我们通常通过加热、蒸、煮等进行消毒;(4)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用于医疗;
呼吸作用是氧气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分析】(1)根据常见金属的特性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分析
(3)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4)根据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分析
三、简答题
16.(2017九上·郑州月考)做硫燃烧和铁燃烧时,集气瓶底均要放入少量的水,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实验加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铁燃烧实验加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分析】硫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氧化硫,铁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17.请你谈一谈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比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有哪些优点?(至少二个)
【答案】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有:(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由题意,比较可知: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浪费资源,用时间多,污染环境;而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优点有很多,如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便于回收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有:(1)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2)反应速率快.
【分析】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优点有很多,如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便于回收二氧化锰;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四、综合题
18.(2021九上·信阳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有裂缝,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标志是什么? 。
【答案】(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试管口未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合理即可)
(2)B;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装置A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试管口未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加热时未预热就集中加热,容易引起试管的炸裂;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引起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引起试管的炸裂等等。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B为发生装置;若用装置E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收集满的标志是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五、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丰台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4)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 ,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1)集气瓶
(2)2KMnO4K2MnO4 + MnO2 + 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
(4)火星四射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a为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 + MnO2 + O2↑。
(3)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填:火星四射。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20.(2021九上·兴文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否则会引起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 (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 。
(4)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图):
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为 ,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丙中的现象为 ,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 。
(5)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 时,再收集氧气。
【答案】(1)试管;酒精灯
(2)2KMnO4K2MnO4+MnO2+O2↑;A;C;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a;带火星木条放在b出口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4)坩埚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5)连续均匀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若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引起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填:2KMnO4K2MnO4+MnO2+O2↑;A;C;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选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口应是a;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故填:a;带火星木条放在b出口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4)夹持木炭的仪器耐高温,为坩埚钳;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图丙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故填:坩埚钳;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说明已经将空气排尽,再收集氧气,故填:连续均匀冒出。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要防止水倒吸分析;
(3)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及氧气验满要利用带火星木条放瓶口处检验分析疑
(4)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疑
(5)根据开始产生气泡为装置内空气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