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时 2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探究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辩证地认识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比较西方文官制度和我国古代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探究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教材学习过程中展示可靠地相关史料,对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学习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学习,认识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官制度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制度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2.难点: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比较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法和制度,同学们都知道科举制是对中国古代选拔官员影响最久远的一项制度,甚至西方的文官制度也深受中国科举制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有何特点,对比分析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的导语和正文内容,分析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中古时期西欧社会普遍实行“恩赐官爵制” 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需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身边的人来处理这些事务。国王和权贵常常凭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显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2.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 (1)“个人徇私制”: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2)“政党分肥制”: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政党分肥制”下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3.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1)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师】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文官制度的产生会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呢? 老师总结:工业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社会政治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这推动着政治体制从贵族化向精英化、平民化演进。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这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于是需要一套合适的文官制度选拔和管理官员。 (2)启蒙思想的影响: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 (1)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2)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 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 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3)1854年,英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4)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了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英国是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师】同学们阅读史料,小组讨论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意义及对文官制度的评价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充实政府职务”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呼声越来越高。19世纪以后,英国出版了大量著作和刊物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1870年以前,这类文献至少有120种以上。 ——据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整理 材料二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相继发布了两个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建立。1855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任命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测验被推荐到王国政府文官低级职位上的年轻人的资格条件”,“审查这些候选人的年龄、身体、品德是否合格。对考试审查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分配到用人部门”。1870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委员们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1876年,将第二级别的文官细分成年级和学童级,成年级按普通商业教育所要求的科目,通过竞争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1890年,将第一级划分为三级,均按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二十至二十四岁的人中征募。文官制度改革后,社会效果很快显露,舆论界认为:“消除了所有的奔波,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一个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贯彻。” ——据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等整理 老师总结: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意义及对文官制度的评价 (1)意义:英国文官制度是近代英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确立的文官录用、晋升、考核以及统一管理等原则,不仅推动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加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政局的稳定性、提高官员素质和各部门行政效率、保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及社会的正常运行,还为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借鉴,这对巩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评价:现代意义的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工业竞争的产物,是议会政府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国家较为典型、较为完备的一种用人制度。 2.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文官制度 (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知识拓展: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1883年《彭德尔顿法》是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美国自身特点和经验而制定的,具有美国特色,它的颁布奠定了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美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功绩制”的变迁,在不断变迁中呈现出新的特点:文官法规由繁文缛节到规制简化;行政意识由“官本位”转向“顾客至上”,引入竞争机制;文官管理由集权到逐步放权;政府机构由大规模扩张到力求精简。”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文官范围的划分: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在英国,文官即公务员,而在美国和法国等很多国家,文官是公务员中的一部分。美国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法国的公务员更是涵盖了所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3大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 2.共同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录用都必须经过公开考试,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只要年龄合适品格优良、身体健康无论家庭出身、性别、种族、政治信仰如何,都能参加考试,公平竞争,成绩优异者优先得到录用。 (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对任何政党承担政治义务,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也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必须忠实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 (3)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一旦获得聘用,若无严重过错或其他意外,便可终身任职。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3.辩证看待西方文官制度 (1)进步性: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吸收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2)局限性: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出现僵化现象。 【师】老师上课前说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也产生了影响,那么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西方的文官制度在哪些方面借鉴了科举制度。 (1)考试的某些原则:科举制倡导的“公开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 等原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平等”等观念不谋而合,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了政府官员须经公开竞考,择优录用。 (2)考绩奖惩制度:科举制度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加以考核,并将其与职位的晋升挂钩,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功绩制即借鉴了这一原则。 (3)考试科目与报考标准: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一样 基本都规定了统一的考试科目,有着严格的报考标准。 【师】我们通过表格的方式将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进行比较 西方文官制度科举制在法制保障上现代西方将文官制度纳人了法制范围,文官或公务员只对法律或法定职权负责,文官的职位、地位、待遇依法受到保障,非因违法失职不受免职、停职等处分;科举制下所有官员的权力及义务只以封建君主为中心,其所有的行为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在用人标准上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在文官的任用及考试上重视官员的知识化及专业化,在考试时极其注意检验应试者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学说缺乏对官员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考察,科举制的逐渐僵化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及创新思维。在政治立场上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施行文官“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原则。我国古代科举制下的官员其政治立场和职务任命往往必须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师】最后我们总体评价西方的文官制度 老师总结:西方对中国科举制的借鉴采用了“去粗存精,推陈出新”的原则,其不是盲目地照搬中国经验,而是批判性地吸收了科举制公开竞争等进步原则,摒弃了封建糟粕,并且更加注重文官候选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适应了工业化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充实政府职务”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呼声越来越高。19世纪以后,英国出版了大量著作和刊物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1870年以前,这类文献至少有120种以上。 ——据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整理 材料二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相继发布了两个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建立。1855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任命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测验被推荐到王国政府文官低级职位上的年轻人的资格条件”,“审查这些候选人的年龄、身体、品德是否合格。对考试审查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分配到用人部门”。1870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委员们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1876年,将第二级别的文官细分成年级和学童级,成年级按普通商业教育所要求的科目,通过竞争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1890年,将第一级划分为三级,均按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二十至二十四岁的人中征募。文官制度改革后,社会效果很快显露,舆论界认为:“消除了所有的奔波,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一个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贯彻。” ——据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官考试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答案: (1)背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完成; 旧的官吏任用制度阻碍社会发展;介绍中国的科举制的文献大量出现。 (2)特点:公开竞争;分级考试;择优录用;注重德才兼备;录用机关独立工作,不受外力干涉。 (3)影响:有利于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板书设计】 西方的文官制度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普遍实行“恩赐官爵制” 2.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 3.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建立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文官制度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文官范围的划分 共同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政治中立和工作稳定 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涉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关背景知识,以及政治学的理论知识,如政务官、事务官等名词,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对教师而言,重在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明确单元知识结构和学习要求 扫除概念理解障碍,初步了解本课要旨,激发兴趣。 初步构建时空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