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五四运动 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0 08: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训练题
选择题
1.1919年初,有人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
A.爱国商人     B.工人阶级
C.爱国学生     D.广大农民
3.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国内战”
4.“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 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总司令’。”这里的“他”是指(  )
A.鲁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陈独秀
5.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C.工人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6.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7.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做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8.下列反映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  )
A.实业救国 B.谦虚谨慎
C.爱国主义 D.艰苦创业
9.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C.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10.“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1.“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12.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13.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 革命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15. 为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陈独秀起草了( )
A. 《北京市民宣言》 B. 《敬告青年》
C. 《文学革命论》 D. 《文学改良刍议》
16. “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 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 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
17.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下各项不属于五四运动重要成果的是( )
A.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 罢免卖国贼职务
C. 废除了“二十一条” D. 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18.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废除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的、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它”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北伐战争
20.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 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21. 1919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 )
A. 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爆发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22. 某课外小组展开历史竞猜活动,有一谜面是“北京大学”“巴黎和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谜底应是(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洋务运动 D. 戊戌变法
23. 一百多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 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 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4.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是指( )
A. 长征精神 B. 红船精神
C. 五四精神 D. 铁人精神
二、非选择题
25、在民族兴盛之时,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在国家危亡之际,青年学生担起了救国的重任。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
【弱国外交失利】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殖民权益,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在巴黎和会上,以战胜国身份与会的中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青年奋起救国】
材料二:
(2)看图回答,该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各界公开支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材料四: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3)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追忆五四精神】
材料五:长久以来,五四运动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作为爱国运动的象征,似乎除了爱国主义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了。事实上这是一个被误解的符号,完整的五四精神应该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说到底,“爱国”只是一个概念,我们无疑是爱国的。但是,怎样去爱?怎样去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这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否则我们就成为糊涂的一代,成为忘却历史也被历史忘却的一代!
——谨以此献给那些埋在地底下的1919的遗骨
(5)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的《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运动的导火线。
(2)材料二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新的社会力量”在这次运动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漫画“找”原因】
(1)根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上作出的什么决定导致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
【口号“看”性质】
1919年5月4日下午,3 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哪个社会群体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哪句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图片“说”胜利】
(3)根据上述图片,谈谈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历史“联”今天】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4)根据材料,分析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答案
1-5CCDDD 6-10DCCCC 11-15BAABA 16-20ACCBA 21-24AACC
25、(1)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原因: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弱国无外交;北洋政府统治的腐朽;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阶级。
(4)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5)①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③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等。
26、(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或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
(3)工人阶级。6月5日以后,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27、(1)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青年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创新,甘于奉献,树立远大的理想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