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还有平行四边形,那么今天我们还要继续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个图形就是梯形。(课件出示一个梯形)
其实梯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想一想你在哪里见到过梯形?
生:举例(生活中具有梯形面的物体)
2.师:其实梯形不仅常见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果把时间追溯到4000多年前,我们会发现在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角锥形金字塔的出现,而是以第三王朝时期左塞王梯形金字塔的出现为标志。
看来从古至今生活中类似梯形面的物体真是举不胜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梯形,梯形又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把这些物体的面设计成梯形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来认识研究梯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做梯形:
你能做出一个梯形来吗?(学生用纸折、画、钉子板围等,给学生时间,然后汇报,展示结果。)
2.说特征:刚才你们在做梯形的时候发现梯形有什么本质特征吗?(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比较异同: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4.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第47页,教学梯形各部分名称指明:上底、下底、腰、高。)
5.画一画,量一量:画出一个梯形,指出各部分名称并作高。
6.认识特殊的梯形。
活动一: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破坏一组平行线)
(板书:直角梯形)
活动二: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创造一组平行线)
活动三: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的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讨论交流、归纳小结:等腰梯形)
三、拓展提升
1.教科书第66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5题。
四、课堂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梯形只有一条高。( )
(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3)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原来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
2.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16厘米,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腰长是多少厘米?
五、归纳新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