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8.《灯光》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8.《灯光》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30 12: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灯光》
国学名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习本课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3.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习重点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学习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自主突破 1.给加点字注音:
豫皖苏( ) 围歼( ) 憧憬()() 璀璨()() 2.解释词语 ①围歼: ②憧憬: ③璀璨: ④千钧一发: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答案:1.豫皖(wǎn)苏 围歼(jiān) 憧憬(chōnɡ jǐnɡ) 璀璨(cuǐ càn)2.①包围起来消灭。②向往。③形容光彩鲜明的样子。④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3.王愿坚
合作探究 1.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2.分段并概括段意。 3.读课文第1至2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思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4.默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郝副营长是因为什么有感而发?想象一下郝副营长在默默地深思着什么。 5.默读课文8~11自然段,前面部分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灯光,那么这部分给我们留下深刻画面的是什么呢? 6.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7.请学生读1、2自然段和最后的自然段,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8.其实,作者写这篇文章,构思是很巧妙的,譬如,安排回忆的时间和地点都有它的深意,你能看出来吗? [交流点拨]1.全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第一部分(1-2):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引出了“我”对郝副营长的回忆。 第二部分(3——11):写年轻的郝副营长战斗前对灯光充满了憧憬,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用火光引导部队找到了攻击的突破口,而自己却壮烈牺牲。 第三部分(12):作者回到现实——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下。 3.多好啊!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看灯的人们,看到广场上千万盏华灯,由衷地发出赞叹:“多好啊!” 4.“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深思着。” 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电灯下读书;孩子们都能读书,有文化;有电灯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5.郝副营长点书;火光暴露了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一星火光。 6.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7.开头,“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结尾,“我又想起这位战友来。”前后照应。 8.地点:天安门广场,伟大、庄严;时间: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无尽的哀思。
拓展延伸 最后的告别: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战友们脱下帽子,泪眼婆娑。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心中涌动着无数的心里话想对亲爱的郝副营长说。你听见了吗?
当堂测试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夹着(jiā jiá) 冲进(chōnɡ chònɡ) 大约(yuē yāo) 打中(zhònɡ zhōnɡ) 2、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 3.选词填空。 微弱 憧憬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1)孩子们在( )的灯光下读书。 (2)正在( )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3)渝北这颗( )的明珠镶嵌在重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答案:1.夹着(jiā) 冲进(chōnɡ)大约(yuē) 打中(zhònɡ)2.(1)微弱 (2)千钧一发 (3)璀璨 (4)千钧一发3.(1)微弱(2)千钧一发(3)璀璨 课外阅读: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4.“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5.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6.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⑴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 ⑵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 ) 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案:4.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根本无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5.主席。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同志骑,自己艰难地走着;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6.⑴神态、动作、语言描写⑵心理、动作、神态描写  7.故事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艰苦生活,歌颂了领袖与战士的阶级友爱,赞扬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意近即可)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