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3.能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辨别防止噪声的途径。
学习重点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难点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过程
内容
信息链接 凸凹不平的物体表面、疏松多孔的物体可以让声音在里面发生多次反射,使强度减弱,达到消除噪声的良好效果。
教材助读 1.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 ,它的波形是 规律的。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 ,它的波形是 规律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和 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人们用 为单位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声音强弱的单位。4.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5.噪声的危害:轻则是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则是影响人的 。6.噪声的控制:(1)控制噪声____,如:___________。(2)阻断噪声的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3)在________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测 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烦躁不安C.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会成为噪声 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
学始于疑 1.什么是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控制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探究 1.探究:什么是噪声?实验:(1)看课本图2-4-1噪声的波形,图2-2-6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2)让同学拉动桌子和凳子、或随意大声说话。(3)示例:夜深人静时,弹奏优美的钢琴曲影响他人休息。归纳总结:(1)从物理角度说,发声体做 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发声体做 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 。从这个角度说,乐音也可能成为 。2.探究:控制噪声的途径方法。实验:(1)把正在响铃的手机用毛巾包起来。(2)打开教室门听别的班的讲课声,再关上门听一听。(3)当手机响时,捂住自己的耳朵。归纳总结:(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2)控制噪声也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 。(3)减弱噪声的途径方法:① ,② ,③ 。
拓展提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消除和减弱噪声对我们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属于声源处的是__________,属于传播过程中的是__________,属于人耳处的是___________。(1)学校、医院和图书馆附近不设农贸市场和噪声严重的工厂;(2)一些娱乐场所的舞厅、练歌房安装隔音板;(3)在市区禁止或在指定区域限放烟花爆竹;(4)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和商贩叫卖;(5)市内环绕的高架路安装隔音板;(6)在学校及住宅小区的周围植树造林;(7)王聪同学听到邻居家有吵闹声,影响学习,他除关上门窗外又放下窗帘达标检测1.小明在写作业时,楼下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弱这种噪声的是( )A.戴上耳机 B.打开窗户C.拉上厚窗帘 D.与播放者协商后减小音量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一一形容声音的音调很高B.闻其声,知其人一一是因为人与人的音色不同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一一可以直接减弱声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一一是因为声能传递信息4.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下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 D.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B.该音叉实验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是为了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C.用相同的力度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听到声音的响度相同,而音调越来越高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从阻断噪声传播来控制噪声的6.濮阳市中心广场响起震耳的音乐,但是周围的居民认为是噪音,所以在广场北门安装了一个声音检测仪,主要用来检测声音的___________,它在物理学中用 ___________做单位。7.小强去云南大剧院观看聂耳交响乐团的表演,他听到小提琴发出美妙的声音,这是琴弦___________而产生的;一个高音歌唱家正在轻声唱歌,高音是指其___________很高(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剧院的墙壁布满了小孔,可以起到吸收声音的作用,防止___________(填“噪声”或“回声”)的干扰,从而让观众能有更好的听觉体验。8.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_______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__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9.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称作“隐形杀手”,环保部门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环保部门禁止商店、小贩使用高音喇叭宣传商品,这是在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公共场所应轻声交流,“轻”是指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0.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轻声”是指声音的 _____;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 _____减弱噪声;我们仅凭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对方是谁,是依据声音的 _____进行判断的。11.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回答问题:(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__(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参考答案:1.B2.A3.B4.B5.D6. 响度 分贝7. 振动 音调 回声8. 空气 声源9. 声源处 响度10. 响度小 声源处 音色11. 小 好 海绵 响度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