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3内燃机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3内燃机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9 17: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内燃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汽油机的构造。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3)内燃机的应用。
(4)汽油机柴油机的异同。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内燃机,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学习内燃机的运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汽油机的构造
四、教学难点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
(1)看到什么现象?
(2)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这些神奇的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内燃机。
(二)讲授新课
1.热机种类
(1)热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认识汽油机的构造。
2.内燃机的冲程和工作循环
(1)汽油机工作原理
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
教师总结: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观察实验,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代表总结: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第三冲程:做功冲程,学生通过看实验来总结。
学生总结: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2)柴油机(对比汽油机学习)
a.认识柴油机的构造
b.通过演示柴油机的四个冲程实验,让学生口述每一个冲程的过程。
3.内燃机的应用
(1)想一想: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分两组讨论:一组讨论相同点,另一组讨论不同点。
总结:相同点:
a..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
b.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c.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d .一个工作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不同点:
a.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b .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c .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d .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
(三)重难点精讲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四)归纳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内燃机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
内燃机
热机:把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本节要求通过探究认识内燃机,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物理的习惯。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