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总分
得分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
1.根据语境写词语。(6分)
我们班的红红会用不同的yuè qì( ) tán zòu( ) 曲子。那歌曲měi miào( ) 动听,一会儿qīng róu( ) 缓慢,一会儿jī dònɡ( ) 高昂,让我们gǎn shòu( ) 到了音乐的美好。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蒙蒙(méng) B.潺潺(chán)
C.淙淙(zōng) D.喃喃(nán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打击 B.猪人 C.黎明 D.舒畅
4.“绞”字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似或相同?( ) 。
(2分)
A.线 B.组 C.往 D.饺
5.“波澜壮阔”一词中,“壮”的意思是( ) 。(2分)
A.雄壮 B.壮大 C.强壮 D.壮族
6.下列句子中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当小雨滴( ) 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②今天下午两点,全校师生在操场上( ) 。
③每一个张开的喙都( ) 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④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 极了。
A.①集合 ②汇聚 ③舒畅 ④舒服
B.①汇聚 ②集合 ③舒畅 ④舒服
C.①集合 ②汇聚 ③舒服 ④舒畅
D.①汇聚 ②集合 ③舒服 ④舒畅
7.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每天都很喜欢去上学。
B.我推测妈妈今天晚上一定没回来。
C.今天天气真的很好。
D.今天放学爸爸没来接我,我很失落。
8.将下面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
①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走出来。②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③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④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⑤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分)
(1) 《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的父亲不是猎人。( )
(2) 《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是按“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叙述的。
( )
(3) “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这本大书带给作者很多乐趣。
( )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1) 《采莲曲》一诗中,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也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________。小雨滴_______,一场____________音乐会便开始了。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30分)
(一) 山茶花(13分)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棵树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比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沁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色的花,如果你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还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儿的那股特别的劲儿?”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儿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长出花骨朵儿。山茶花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新的花骨朵儿。原来山茶的花骨朵儿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花骨朵儿,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1.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 ) 。(3分)
A.花骨朵 B.山茶花 C.迎春花 D.杜鹃花
12.第2自然段中,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 )
(3分)
A.颜色 形状 B.颜色 香味
C.香味 品质 D.颜色 品质
13.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对山茶花的( ) 的思想感情。(3分)
A.厌烦 B.不满 C.赞美 D.怀念
14.山茶的花骨朵儿的特别表现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养蚕(17分)
每年一到通泉草开花的时节,石桥就成了我们最常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几棵野生的桑树。也许是因为可以自由自在地成长,所以每一片桑叶都长得像尽情撑开的手掌,又大又绿,总能让我们把蚕儿喂得饱饱的,养得肥肥的。
这些还沾着雨露的绿色大手掌被一双双让阳光晒得黑红的小手揪住,看起来好像彼此先礼貌地握了握手,然后桑叶才被摘下装进小塑料袋里。
等塑料袋胀大圆鼓鼓透明的肚子了,我们一点儿也不贪心,向树上一片片婴儿般黄嫩的幼叶挥挥手,相约下回桥头再见。
回到家,饿坏了的蚕宝宝已经从空气中嗅出香甜的桑叶味,一只只从纸盒的残叶里钻出来,高高地仰起头,弄得额前的皱纹因为心急又多了好几条。
蚕宝宝呀,等一会儿,耐心点儿,让我先将叶上的露水擦干后,再喂你们吃吧!不然是要闹肚子的。小主人可没有忘记,就在去年,因为这个疏忽,让蚕儿们吃了带露水的桑叶,结果,有好几只就这样躺在含泪的叶片上,再也不会动了啊!
好了,擦好了,就要为你们铺盖一床柔软的绿被了。被窝里藏着阳光的温暖、泥土的厚实、微风的清凉,还有草叶的甜香,将这些通通吃进嘴里吧,一口一口,细细咀嚼,再织出你们最美丽的梦来!
几只蚕宝宝似乎听懂了我的话,攒动着青黑瘦长的身体,从层层绿叶中努力咬出一个洞,探出头来回应我:沙沙沙!沙沙沙!
还有几只倒悬于叶缘,白胖的身子已渐渐浑圆了,看得见蓝绿色的血管像纵横交错的车道,准备要奔赴另一个蜕变的过程。加油呀!加油呀!我热血沸腾地鼓励它们。蚕宝宝也勇敢地答应我:沙沙沙!沙沙沙!
小小的纸盒里,不同成长阶段的蚕宝宝正专心致志地啃咬着桑叶,这是它们不断充实自己的声音,我欣慰地听着:沙沙沙!沙沙沙!
不久,蜕皮后的蚕宝宝长得像手指那么粗了。它们的食量也大得惊人,才放下几片新鲜的桑叶,不一会儿,桑叶就被啃食得只剩下像鱼骨头一样的残破叶脉。
看样子,我得赶紧再去采些桑叶了。
15.每年通泉草开花的时节,“我们”去石桥做什么?( ) (3分)
A.喂蚕儿 B.凑热闹
C.摘桑叶 D.采通泉花
16.“看起来好像彼此先礼貌地握了握手”,哪两只“手”握了握?( ) (3分)
A.桑叶和“我们”的小手。
B.桑树和“我们”的小手。
C.“我”的小手和阳光的小手。
D.“我”的小手和小伙伴们黑红的小手。
17.“有好几只就这样躺在含泪的叶片上”,这里的“泪”指什么?( ) (3分)
A.泪水 B.露水 C.雨水 D.口水
18.“我们一点儿也不贪心,向树上一片片婴儿般黄嫩的幼叶挥挥手,相约下回桥头再见。”结合加点部分,说说这句话好在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部分 表达与交流(35分)
20.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你是怎么想办法解决的?请你把自己发现某个问题的过程或者解决的办法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第七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1.乐器 弹奏 美妙 轻柔 激动 感受
2.C [点拨] C项“淙”应读“cónɡ”。
3.B [点拨] B项“猪人”应为“猎人”。
4.D 5.A 6.B 7.B 8.D
9.(1) √
(2) ×
(3) √
10.(1)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2) 音乐家 打击乐器
敲敲打打 热闹的
11.B 12.A 13.C
14.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新的花骨朵儿。
15.C 16.A 17.B
18.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幼叶比作婴儿,不仅写出了幼叶的嫩,还写出了“我”对幼叶的喜爱与期待。
19.示例:“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蚕的孩子。理由:为了摘桑叶养蚕,小手让阳光晒得黑红,担心蚕吃了带露水的桑叶闹肚子,把桑叶擦干再给蚕吃。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