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17:4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
①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③江南统治者不重视经济发展④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经济发达 C.北方战乱频繁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南朝”四个期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宋齐梁陈 B.齐宋梁陈 C.陈齐梁宋 D.梁齐陈宋
5.(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东晋王朝建立后都城在建康,在今天的
A.洛阳 B.长安 C.杭州 D.南京
6.(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A.宋 B.齐 C.梁 D.陈
7.(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 )
A.司马昭和王莽 B.司马炎和王维
C.司马睿和王导 D.司马睿和王猛
8.(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南朝时期,四个王朝的都城都在( )
A.平城 B.洛阳 C.建康 D.西安
9.(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10.(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温和潮湿 B.种植水稻 C.北人南迁 D.土地肥沃
1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注重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1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开发,下列哪一项是其得到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南方战乱少,杜会比较安定 D.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13.(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实行仁政 D.南方社会比较稳定
14.(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使北方趋于平静
15.(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南朝的四个朝代( )
A.宋齐梁陈 B.宋齐陈梁 C.齐宋梁陈 D.宋陈齐梁
16.(2022·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期末)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17.(2022·黑龙江·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南朝时的_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18.(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列举本册书学过的朝代名称
19.(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列举南朝时期的四个朝代名称。
20.(2022·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期末)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官渡之战,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错误:( );改正:( )。
21.(2022·黑龙江·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部编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请分别写出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兴起的古代人类遗址的杰出代表。
材料二:见下图。
(2)材料二是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重要体现。这一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何时修建的?它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3)材料三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为顺应生产力发展,材料中“商君”“教民耕战”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江南为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4)材料四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
22.(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南朝《宋书》
材料三 东晋南朝时,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冶铁、造船、制瓷等手工业生产也迅速发展,江南地区得以开发和发展。
(1)分析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三,分析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得到开发?(写出两点原因)
(3)写出南朝时疆域最大的朝代?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这是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①②④符合题意;由此可以看出,③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B。
3.C
【解析】
根据“三川北虏乱如麻”可知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故选C;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战乱,并不是北方自然条件恶劣,排除A;此时的南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排除B;D是有利因素,但不是决定北民南迁的主要因素,排除D。
4.A
【解析】
据所学知识,420-589年,南方先后基尼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A项正确;BCD对南朝描述顺序错误,BCD项错误。故选A项。
5.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故D符合题意;洛阳、长安、杭州与题干无关,故ABC排除。故选D。
6.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朝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东晋是司马睿建立的,司马睿能够建立东晋,当上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族的拥戴,司马睿在即位大典上邀请王导与其共坐御床,时称“王与马,共天下”,C项符合题意;司马昭是西晋建立者司马炎的父亲,王莽是篡夺西汉政权的外戚,A项排除;司马炎是西晋开国皇帝,王维是唐朝诗人,B项排除;
点睛:解答此题可分析东晋建立的相关史实,了解王与马分别指的人物。也可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所处朝代,直接排除不是东晋的选项即可。
8.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朝指的是东晋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的四个政权,即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是建康,C项符合题意;平城是北魏都城,洛阳和西安也均处于中国北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C符合题意;ABD项有利于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但不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原因。
11.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长期以来北方黄河流域是古代政治、经济重心,南方相对落后。后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从而推动了南方的开发,D项分析不正确,符合题意;南方开发较晚,生产环境和条件相对优越,属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之一,排除A项;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排除B项;当时南方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扩大势力,也注重发展南方的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这从根本上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D项正确;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方战乱少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3.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民南迁带来的先进技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A选正确;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统治者实行仁政、南方社会比较稳定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是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C项正确;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排除AD项;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不属于正面影响,排除B项。故选C项。
15.A
【解析】
根据材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末年,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都定都于南京,史称南朝,A项正确;BCD项的更替顺序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16.C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A项中华文明的起源指的是远古时期;B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指的是明清时期。故选C项。
17.建康
【解析】
据所学知识,南朝时期的江南经济已经得到了开发,宋、齐、梁、陈的都城都在建康,建康也是当时人口众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18.夏、商、周、秦、西汉、东汉、北魏、西晋、东晋等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国)传;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朝代有夏、商、周、秦、西汉、东汉、北魏、西晋、东晋等。
19.宋齐梁陈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健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0.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的淝水之战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的著名战役。因此“官渡之战”应改为“淝水之战”。
21.(1)半坡人。河姆渡人。
(2)都江堰。战国后期。成都平原。
(3)商鞅。富国强兵。
(4)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解析】
(1)
根据所学,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会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千年的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住宅是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2)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工程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
根据“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可得出是商鞅。根据“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得出富国强兵。
(4)
根据“江南为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可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2.(1)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写出一点即可)。
(2)①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②江南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相对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写出2点即可)。
(3)宋。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南朝《宋书》”可知,江南地区从西汉时期到南朝的发生的变化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等。
(2)
根据所学知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相对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等。
(3)
根据所学知识,宋是南朝时疆域最大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