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17:5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草木皆兵
D.三顾茅庐
2.(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这些成语与下列什么战役有关?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4.(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移风易俗、实行改革的北魏皇帝是( )
A.光武帝 B.汉武帝 C.汉文帝 D.孝文帝
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是( )
A.北魏孝文帝 B.汉文帝 C.汉武帝 D.秦孝公
6.(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
①东周 ②西汉 ③曹魏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8.(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右图目录相关的标题应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对“民族大交融”理解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
B.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C.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逐渐减少
10.(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违者当免所居官”这段话反映了哪一统治者的改革措施
A.秦国商鞅 B.秦始皇 C.西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1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我因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语言也有很多种,因此国家提倡说普通话。在古代历史上在北方推广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蒙古族 C.鲜卑族 D.氐族
12.(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通过所学的知识,请你说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4.(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439年,氐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15.(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姓 元 长孙 陆 贺 刘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
(2)他提出的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3)除了材料一、材料二的改革措施外,请再另举2例。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影响?
16.(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交融】
材料一:除匈奴外,东汉末年以来,迁入中原的北方民族还有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农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高牧业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述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
【语言汉化】
材料二:帝(北魏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各指什么?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两点即可)
【制度汉化】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通过祭孔的仪式性表演确立其所代表的北魏政权以及君权的合法性基础,实现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整合,有效控制士人阶层和底层民众,最终促成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
——《北魏祭孔制度研究》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接受了中原文明的哪些政治和文化传统?其目的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7.(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根据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重要改革的内容?其中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什么?最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措施分别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某班下课后,历史老师留下的部分板书内容,请判断老师讲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18.(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组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四: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文字称作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并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秦国的哪一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列举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经济上、汉朝思想上“大一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意义?列举一例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内容。
19.(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各宜深戒。
(1)材料中的魏主是谁?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此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2)材料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汉化措施?
(3)魏主的改革有何重大意义?
20.(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某班同学开展历史研究性活动,进行古代帝王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位帝王】
(1)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他是谁?
(2)有人说他残暴,有人反驳说他是”千古一帝”,并拿出如下图示,请你针对下面的两幅图示说出其所实行的措施?
【第二位帝王】
(3)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他是谁?
(4)他采纳谁的什么建议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5)为了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他采纳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
【第三位帝王:】
这位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6)上面的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7)结合材料说说他都实行了哪些汉化措施?(说出2点即可)
(8)改革有什么影响?
2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上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历史事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什么?
(2)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魏主力排众议,把都城迁到了哪里?
(4)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此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5)以土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4世纪后期,氏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为丞相,锐意改革。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根据你的判断,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变法?
(2)根据材料二,皇帝苻坚任用汉人谁为丞相,进行了锐意改革?前秦的改革中提倡百家争鸣思想的哪一家思想?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政权?材料中的“北语”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该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4)综合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出自淝水之战的成语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故C符合题意;A对应的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的巨鹿之战,B对应的是楚汉战争,D对应的是三国鼎立,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声鹤唳”发生在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草木皆兵”发生在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在城楼上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投鞭断流”发生在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因此“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这些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D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排除A项;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B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时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属于政权分裂,西晋是短暂的统一时期,后来的东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都属于政权并立的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政权分立的内容,选项B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期,A排除;隋唐时期是繁荣开放的时期,C排除;国家统一与南北朝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B。
4.D
【解析】
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D项正确;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排除A项;汉武帝统治时期,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排除B项;汉文帝是汉初的皇帝,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采取了很多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从而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A项正确;汉文帝、汉武帝没有进行加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排除BC项;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主要是实现了秦国富国强兵,没有实现北方民族大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今洛阳),史称东周; ③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①③④正确,D项正确; ②西汉的都城是长安,②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7.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的典型战役;②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建安五年(200年)进行的战役;③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④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由此可知,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排列顺序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A。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充分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掌握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关基础知识,结合战役发生的时间为它们排序,由此可得正确答案。
8.D
【解析】
据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突出特点,D项正确; 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A项错误;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周,B项错误;繁荣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C项错误。故选D项。
9.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逐渐减少,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不符合史实,太绝对化。因此对“民族大交融”理解错误的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D项正确;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排除A项;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没有改革语言的措施,排除BC选项。故选D项。
11.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其中就有禁止使用鲜卑语,改用汉语,故C符合题意;匈奴未推广汉语,故A不符合题意;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未推广汉语,故B不符合题意;东晋时,氐族在北方和西北建立过前仇池国、前秦国、后凉国。未推广汉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正确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本题的表述是正确的。
13.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从夏朝建立到秦朝统一中国,汉朝大一统,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可知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14. 氐族 鲜卑族
【解析】
据所学知,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氐族建立的政权是前秦。故题干说法错误,应将氐族改为鲜卑族。
15.(1)北魏孝文帝。
(2)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3)穿汉服、和汉族人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学习汉族的官制律令等。(答出两条即可)
(4)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解析】
(1)
根据材料可知,“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说汉话的措施,由此可知魏主是孝文帝。
(2)
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鲜卑族内迁较晚,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孝文帝改革也是受到冯太后的影响,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和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一二的改革措施是说汉语、改汉姓,除此之外还包括穿汉服、和汉族人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学习汉族的官制律令等。(答出两条即可)
(4)
根据所学可知,通过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16.(1)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民族融合;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生活;北方民族逐渐从事农业生产;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
(2)“北语”:鲜卑语。“正音”: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3)中央集权制度和儒家思想;目的: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治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巩固统治。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除匈奴外,东汉末年以来,迁入中原的北方民族还有鲜卑、羯、氏、羌等族。”表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具体表现:根据材料“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表明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生活。根据材料“他们向汉族农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高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表明,北方民族逐渐从事农业生产。根据材料“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高牧业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表明,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语指的是北魏的语言,即鲜卑语,正音指的是汉语;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提倡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等措施。
(3)
根据材料“孝文帝通过祭孔的仪式性表演确立其所代表的北魏政权以及君权的合法性基础”表明北魏孝文帝接受了中原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儒家思想;根据材料“有效控制士人阶层和底层民众,最终促成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可知,目的是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治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巩固统治。
(4)
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打破障碍,不断加强与汉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17.(1)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现措施: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表格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经济上的措施,即废除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富国”、“强兵”分别与改革在经济上和军事上从措施有关,如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根据所学可知,通过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材料可知,494年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可知,通过迁都,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也有利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通过汉化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8.(1)商朝甲骨文
(2)变法或改革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一点即可)
(3)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使用汉语、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贵族联姻(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2)
根据材料“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概括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或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六国后在经济上采取的统一措施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4)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19.(1)孝文帝;北魏;鲜卑
(2)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促进民族交融 增强北魏实力
【解析】
(1)
根据材料“国家兴自北,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因此魏主是孝文帝;建立的政权名称是北魏;此政权是由鲜卑族建立的。
(2)
根据材料“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各宜深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为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因此材料体现了他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的汉化措施。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0.(1)嬴政(或秦始皇)。
(2)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3)汉武帝。
(4)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实施“推恩令”。
(6)孝文帝改革。
(7)说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任意2点)。
(8)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题干所述的是秦始皇。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巩固统治,促进各地之间经济交流而统一货币,以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左图体现了秦统一货币的措施;战国时期各国所实行的文字不一样,对统一后的秦朝统治带来诸多不便,为加强统治,秦朝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文字,促进了我国文字的演变和发展,右图体现了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大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使得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4)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思想方面,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思想方面的统一,同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恢复分封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诸侯力量也逐渐壮大,冲击了中央集权,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势力,汉武帝颁布“推恩来”,削弱地方诸侯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6)
根据材料“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主动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采取学习汉语、改汉姓、改穿汉服等措施,材料内容体现了孝文帝改革内容。
(7)
根据材料“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禁用鲜卑语,改用汉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时期除了学习汉语外还有穿汉服,即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规定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8)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作为鲜卑族的统治者,主动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同时促进北魏政权的汉化进程,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1.(1)商鞅变法;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与爵位并赏赐土地.
(3)北魏孝文帝改革;洛阳
(4)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
(1)
根据“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可得出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根据“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得出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
根据“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可得出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与爵位并赏赐土地。
(3)
根据“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的所学可得出北魏迁都洛阳。
(4)
根据“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得出反映的是在改革中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
结合二人的改革可得出他们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2.(1)商鞅 秦孝公 商鞅变法
(2)王猛 儒家
(3)孝文帝 北魏 鲜卑族 孝文帝改革
(4)借鉴: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依法治国。
【解析】
(1)
“卫鞅”指商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商鞅变法。
(2)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进行了锐意改革,改革中提倡儒家思想。
(3)
根据“诏断北语”可知,“魏主”是北魏孝文帝,“北语”指鲜卑族 的语言,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4)
借鉴:可从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等角度总结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