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17: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东汉时期科学家蔡伦发明:( )
A.指南针 B.改进造纸术 C.地动仪 D.火药
2.(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发展成世界性宗数,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东汉初年
3.(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青铜器 B.造纸术 C.圆周率 D.印刷术
4.(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西汉文学家东方朔上书汉武帝的奏本,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个人抬进宫去。这种携书不方便的现象得到改变得益于哪项技术的发明和改进?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术 D.制墨技术
5.(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几位科学家中,被称为“医圣”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6.(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有位老人每天都要练习一套表现虎、熊、鹿、猿、鸟形态的体操—五禽戏,请问这套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学家创编的?( )
A.扁鹊 B.李时珍 C.华佗 D.孙思邈
7.(2022·黑龙江·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
A.张仲景 B.华佗 C.王羲之 D.顾恺之
8.(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孝文帝示范学习汉文化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9.(2022·黑龙江·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秦的灭亡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11.(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12.(2022·黑龙江·勃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时代)周刊曾评选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湖南未阳人祭伦排名第四,是因为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火药 C.改进印刷术 D.改进造纸术
1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在著作中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提倡预防疾病,在医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
14.(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这部著作成书于东汉,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 )
A.《千金方》 B.《本草纲目》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5.(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如果让你扮演课本历史剧中的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
①外科手术 ②创制“麻沸散” ③创造“五禽戏”
④编著《伤寒杂病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以下人物不可能出现在《史记》当中的是( )
A.黄帝 B.陈胜 C.汉武帝 D.唐太宗
17.(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下列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原名《太史公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A.《汉书》 B.《后汉书》 C.《史记》 D.《兰亭序》
18.(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史记》记载3000年左右的历史。下列史实从书中查阅不到的有:( )
A.武王伐纣 B.盘庚迁殷 C.八王之乱 D.楚汉之争
19.(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
B.纪传体通史
C.国别史
D.断代史
20.(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这部史学名著是( )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D.《史记》
21.(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___。
(2)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__________。
(3)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人是__________。
22.(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佛教。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3.(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史记》的作者是司马光。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4.(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按照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他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他是______。
(2)他是东汉名医,被誉为“医圣”,他是______。
(3)他与刘邦争夺帝位,结果被围垓下。他是______。
(4)他创立太平道,宣传和发动群众,掀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他是______。
25.(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列举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医
26.(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写出《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是东汉名医华佗。
27.(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帝国,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时期。
(1)列举西汉和东汉各一个治世局面。
(2)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3)哪个朝代由谁改进了造纸术,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4)西汉时期哪一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兴起,列举一例道教的早期派别: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有哪些?
28.(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被称为“医圣”的是东汉的华佗。( )
29.(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的作者是司马炎。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30.(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我国的本土宗教——佛教逐渐形成并传播开来。
错误:______
改正:______
31.(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贤”(选贤与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1)材料一中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汉代哪一科技成就的工艺流程?为这个成就的改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这一科技发明对人类有何贡献?
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据材料三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3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承载】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哲思一脉】
材料二: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
【医学传承】
材料三:
(3)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都在中医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医学成就。
【辉煌科技】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汉时,谁改进了造纸术,大大提高纸的质量,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南朝哪一位科学家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铸魂筑梦】
材料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5)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33.(2022·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部著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材料二】 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1)材料一中“这部著作”指哪部史书?写出该书体例。此书作者是谁?
(2)写出材料二中的“这部著作”名称。它的作者是谁?他被后世称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东汉时期科学家蔡伦改进造纸术,B项正确;指南针在北宋被发明,排除A项;地动仪是中国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排除C项;火药在唐朝时期由炼丹家发明,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解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佛教于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3.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优化了书写的载体,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项正确;夏商周被称为我国青铜时代,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不能为书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物质基础,排除A项;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属于数学方面的成就,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印刷术在东汉时期还没有发明,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使得造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从而使纸逐渐普遍使用,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携书不方便的现象得到改变得益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C项正确;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属于印刷技术,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制墨技术属于书写用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名医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C项正确;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与医学无关,排除A项;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也会医学无关,排除B项;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有神医之称,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东汉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熊、鹿、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C项正确;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被尊为医祖,排除A项;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被后世尊为“药圣”,排除B项;孙思邈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为“药王”,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选项B符合题意;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选项A不符合题意;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是《兰亭序》,选项C不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代表作是《洛神赋图》,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项符合题意;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与《史记》内容不符,排除B项;孝文帝示范学习汉文化,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商汤灭夏、齐桓公称霸、秦的灭亡等史实,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不会出现在《史记》中,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A
【解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11.A
【解析】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正确;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名医,排除BC项;司马迁著有《史记》,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解析】
【考查点】:造纸术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最佳发明家”“蔡伦”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蔡伦的发明成就。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得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D符合题意;A项是指南针发明,至今未确定发明者,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是相传火药的发明,与中国的炼丹术有关,具体发明者未知,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是改进印刷术的是北宋匠人毕昇,与题干内容,排除;
13.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D项正确;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排除A项;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B项;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D项符合题意;《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是综合性临床医著,排除A项;《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排除B项;《唐本草》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华佗的医学特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编创医学体操“五禽戏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④编著《伤寒杂病论》是称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16.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唐太宗是唐朝人,不在这个范围内,D项符合题意;《史记》记载了《史记》,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7.C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卷。”可知相关作品是《史记》。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C项正确;《汉书》是班固作品,《后汉书》是范晔作品,与“原名《太史公书》”不符,排除AB项;《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不是史书,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多年的史事,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末年,在《史记》中查阅不到,C项符合题意;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周武王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排除A项;盘庚迁都发生在商朝,排除B项;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所以答案选A。
20.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作者分别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南朝宋范晔、西晋初的陈寿,《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 司马迁 李冰 禹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汉代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蜀国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造福四川人民,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3)根据所学可知禹在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2.错误:佛教 改正:道教
【解析】
道教是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故错误是佛教,改正为道教。
23.错误,司马光改为司马迁。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错误,司马光改为司马迁。
24. 禹 张仲景 项羽 张角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禹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
(2)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3)秦朝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被围垓下,刘邦建立了汉朝。
(4)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创立太平道的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故答案为:(1)禹。(2)张仲景。(3)项羽。(4)张角。
25.张仲景和华佗
【解析】
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26.错误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写出《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是东汉名医张仲景,不是华佗。所以本题表述是错误的。
27.(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2)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东汉,蔡伦
(4)佛教,五斗米道或太平道
(5)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提倡节俭;加强中央集权;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国家加强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至少说出两点)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有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继续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包括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这些措施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其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
(3)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4)
根据所学知识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5)
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提倡节俭;加强中央集权;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国家加强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等角度概括。
28.错误,华佗改为张仲景。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名医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所以题干说法错误,应把华佗改为张仲景。
29. 司马炎 司马迁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司马炎”改为“司马迁”。
30. 佛教 道教
【解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观。本题说法错误,将佛教改为道教。
31.(1)儒家学派;孔子;仁。
(2)墨家。
(3)造纸术;蔡伦;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是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解析】
(1)
根据材料“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结合所学可知,这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2)
结合所学可知,“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思想。
(3)
根据图片的步奏说明,切麻,洗涤,浸灰水等,再结合所学,造纸术第一步是洗涤原料、切割、浸渍沤制和焚烧草木灰,即把麻头、树皮、破布、鱼网等原料用草木灰水浸渍沤制,使其膨胀和柔软,再用工具切碎,然后用水洗涤;第二步是蒸煮、舂捣、搅拌成纸浆,即用草木灰中的碱性溶液去掉原料中的油质、色素等杂质,然后用水漂洗、舂捣,将捣碎的细纤维加水搅拌成纸浆;第三步步是捞取纸浆、晾晒、码放,即用一种多孔的平面筛子将纸浆捞出,经脱水干燥后,就成了纸张;第四步是压光,打磨,纸成型后表面粗糙、发皱,不利于书写,需用力砑光,使纸张表面平滑。可知,这是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东汉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在造纸工艺;造纸术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4)
根据材料“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知,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32.(1)甲骨文;商朝
(2)孔子;仁;《论语》
(3)《伤寒杂病论》;麻沸散或五禽戏
(4)蔡伦;祖冲之
(5)学习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
根据材料“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的,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及所学知识可得,图中的文字指的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2)
根据材料“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及所学知识可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孔子提出的主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论语》。
(3)
根据图片信息“张仲景”、“华佗”及所学知识可得,两位医学家都在中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同一时期,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创制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
(4)
根据材料“造纸工艺流程图”、“祖冲之”及所学知识可得,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大大提高纸的质量,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5)
本小问相对较为开放,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学习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等)。
33.(1)《史记》;纪传体通史;司马迁。
(2)《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圣。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这部著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可知应是指《史记》。西汉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学著作《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该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依据材料二“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治未病”等信息可知出自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也被后人誉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