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18:0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4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马可 波罗 D.戚继光
2.(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汉朝把今天新疆及其更远的广大地区统称为
A.天山 B.伊犁 C.安息 D.西域
3.(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康
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霍去病
5.(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开辟丝绸之路的是( )
A.董仲舒 B.张骞 C.张仲景 D.华佗
6.(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这段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
A.通西域 B.通长安 C.通河西走廊 D.通欧洲
7.(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8.(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处(起点)是哪里?
(2)说出开辟丝绸之路功臣是谁?
(3)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9.(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汉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初期,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什么政策?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东汉初年出现的社会安定局面又称作什么呢?
(2)东汉中期出现了什么样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什么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统治?由谁领导的?
(3)汉朝时期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是什么?起点在哪里?谁为这条道路的开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4)汉朝时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
10.(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南北朝以后摩尼教、袄教、景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为丝绸之路这条存在两千多年的商道的开辟作出最大贡献的探险家是谁?
(2)古代中国对外来文化持何种态度?
(3)这条千年古道是中国古代繁荣的见证,请你为保护和复兴该通道提出合理建议。
11.(2022·黑龙江·七年级期末)“一带一路”的提出,不单是国家层面的审慎思考和战路选择,还是我们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主动作为,更是这一条辉煌大路的再生之旅。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探究。
【凿空西域】
材料一
图一: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壁涵)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丝绸古道】
材料二
图二:丝绸之路示意图
(2)参照图二为商人指路。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__________出发,穿过__________,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__________(填大洲)。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种由西域传入中原的水果。
(4)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有何历史意义?
(5)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12.(2022·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汉书》记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摘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1)上文中“骞”是谁?
(2)“骞凿空”地方是指哪里?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的管理机构叫什么?
(3)在张骞的壮举影响下,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找到了,这条大动脉是什么?大动脉的开辟有什么影响?
13.(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所示是古代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哪位历史人物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
(2)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A],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颁行汉朝的号令,派遣军队,征发粮草,实钎有效管辖。
(3)材料二中“[A]”处应是什么?这个机构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1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_____历史人物_____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_____统治时期。
(2)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_____
15.(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根据地图完成这条当时把中国丝绸运往罗马的主要路线。
→河西走廊→ →中亚→西亚→
(2)为开辟这一“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功臣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3)汉代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得益于哪一官职的设置?
(4)说说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1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读图与史料:
(1)图中这条路线是何时开通的什么路线?最早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交通干线”作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2)东汉明帝时又派谁出使西域?
(3)这条路线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汉朝设置了什么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4)经过这条通道,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在东汉哪位皇帝时期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5)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并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6)出使西域的路途中历经坎坷,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玄奘西游天竺,马可 波罗是意大利人,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BCD。故选A。
2.D
【解析】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D项正确;天山是位于新疆地区的山脉,排除A项;伊犁是今新疆的部分地区,排除B项;安息是对古伊朗的称呼,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A项。
4.A
【解析】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所以答案选A。
5.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A项;张仲景、华佗是东汉名医,排除CD项。故选B项。
6.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班超经营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由此可知“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这句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汉通西域。A项正确;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排除B项;通河西走廊,只与丝绸之路有联系,排除C项;欧洲是丝绸之路的终点,排除D项。故选A项。
7.正确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故正确。
8.(1)长安
(2)张骞
(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
(4)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因此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处(起点)是长安。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因此开辟丝绸之路功臣是张骞。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公元前60年,其标志是设置西域都护。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9.(1)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张角
(3)丝绸之路长安张骞
(4)西域都护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因此西汉初期,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东汉初年出现的社会安定局面又称作光武中兴。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因此东汉中期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184年,张角组织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沉重打击力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因此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统治,由张角领导的。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因此汉朝时期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是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张骞为这条道路的开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汉朝时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西域都护。
10.(1)张骞
(2)对待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3)要保护沿途的资源和环境,维护道路的畅通,对古道遗址进行保护,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路线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探险家:根据所学可知,为丝绸之路这条存在两千多年的商道的开辟作出最大贡献的探险家是张骞。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
态度: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如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艺术等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
(3)
建议:根据所学知识,从要保护沿途的资源和环境,维护道路的畅通,对古道遗址进行保护,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路线等方面谈为保护和复兴丝绸之路的合理建议。
11.(1)汉武帝;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长安 河西走廊 欧洲
(3)葡萄或者石榴等
(4)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5)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
(1)
根据图一“张骞出使西域图”结合所学可知张骞出使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根据图二“丝绸之路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 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
(3)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葡萄或石榴等列举一种由西域传入中原的水果。
(4)
根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意义为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5)
根据所学可从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来回答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2.(1)张骞。
(2)西域;西域都护。
(3)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意思相近可以适当给分)。
【解析】
(1)根据材料“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书》记载的“骞”是张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骞凿空”地方是指西域;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管理机构叫西域都护。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张骞的壮举影响下,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找到了,这条大动脉是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3.(1)丝绸之路;张骞。
(2)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3)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解析】
(1)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所示是古代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它的名称是丝绸之路。张骞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A]”处应是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14.(1) 丝绸之路 张骞 汉武帝
(2)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西域都护
【解析】
(1)
依据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这条道路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5.(1)长安,西域,大秦(欧洲)
(2)张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开拓等等。
(3)西域都护
(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
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
(1)
图片反映的是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起点是汉朝都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西域,到达中亚、西亚,最终抵达大秦(欧洲)。所以横线处依次为长安、西域、大秦(欧洲)。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功臣是张骞;其身上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开拓等优秀品质。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得益于西域都护的设置。
(4)
结合所学知识,从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等角度进行回答。
16.(1)西汉 丝绸之路 张骞
(2)班超
(3)西域都护
(4)佛教 汉明帝
(5)从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经西域通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例子:①中国的凿井、铸铁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②西域的乐器和歌舞传到中国。(列举出其中两例即可)
(6)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等。
【解析】
(1)
结合所学可知,图中路线是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2)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
(4)
西汉末年,诞生于古印度的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5)
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因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因此称被为文化交流之路。
(6)
出使西线的路途中历经坎坷,我们应学习他们身上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