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新文化运动
1.(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以下哪一项口号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鲜明旗帜
A.“反对华北自治” B.“师夷长技”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德先生”“赛先生”
2.(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
A.《新青年》 B.《申报》 C.《中外纪闻》 D.《民报》
3.(2022·黑龙江双鸭山·八年级期末)20世纪初,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①《民报》 ②北京大学 ③《每周评论》 ④《新青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5.(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2022·黑龙江七台河·八年级期末)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7.(2022·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期末)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变法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一次学术创新运动
8.(2022·黑龙江·桦南县第四中学八年级期末)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9.(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人物是______,他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2)图二人物是______,他领导的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是______。
(3)图三人物是康有为,他领导了______。
(4)图四人物是______,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下的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______。
10.(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根据材料所述内容及场景分析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的主张是什么?任举一例材料一中为实现“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结合所学谈谈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这次运动有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人物为了救亡图存进行哪次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探索的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所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怎样的特点?
(6)结合近代化探索的学习,你认为历史发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11.(2022·黑龙江鹤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自己开展的什么运动的反思?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列举在此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一例。
材料二:清政府发布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等。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开展了什么运动?拉开了这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材料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哪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打响了这场革命第一枪的是哪次起义?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5)材料四中的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思想是什么?
(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12.(2022·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期末)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某班级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加吧!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一下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制度变革】
材料二:维新派代表人物。(如下图)
材料三: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材料二图中的人物领导的哪一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场变法维新运动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进行的?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材料三中的“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一点即可。
【思想解放】
材料四:(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恶之答辩书》
(5)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中的哪两大口号?
【活动启示】
(6)通过对“近代化探索”活动的探究,你认为“近代化探索”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1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要实现什么目标?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是指什么事件?哪一事件揭开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的序幕?康有为和梁启超“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材料三:……这场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3)文中“20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这场革命发生在哪一年?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4)材料中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写出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14.(2022·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但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谭嗣同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这次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制度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采取共和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口号是什么?晚清政府“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密诏是清朝哪一位皇帝发的?密诏中的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哪一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制度”?领导人是谁?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北京大学和哪一杂志成为这一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5)综合以上材料,中国近代化历程有何发展趋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什么条约的签订使我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辛丑条约》的签订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3)此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此条约之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材料: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叫什么?
(5)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的,D项正确;“反对华北自治”是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师夷长技”是洋务派的主张,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排除B项;“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申报》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选项C《中外纪闻》宣传戊戌变法,选项D《民报》是同盟会刊物,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新文化运动,①《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②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③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周刊,④《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ABC错误,排除。故选D。
4.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D项正确;由此可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陈独秀,因此,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解析】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林则徐没有参与新文化运动,①不符合题意,故把含有①的ABD项排除;李鸿章、左宗棠领导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故C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C。
6.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的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通过小说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借狂人之口,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把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比作吃人的工具。ABC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故选D。
7.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主张启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A项正确;资产阶级变法运动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指的是辛亥革命,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与学术创新无关,排除D项。故选A。
8.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维新派提出“变法图强”;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与科学”,体现向西方学习从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各阶层进行近代化的探索,故选D;材料内容发生在抗日战争前,A错误;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1924到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从1919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
9. 陈独秀 孙中山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鲁迅 《狂人日记》
【解析】
(1)图一人物是陈独秀,他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2)图二人物是孙中山,他领导的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是辛亥革命。
(3)图三人物是康有为,他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
(4)图四人物是鲁迅,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下的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
10.(1)主张:学习外国利器;安庆内军械所(或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失败;
(3)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4)民主和科学。
(5)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特点。
(6)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人民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并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的主张是学习外国利器,以求强国;问题二: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实现“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问题三: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
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为了救亡图存,联合康有为等人通过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由于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派阻扰且戊戌变法不符合国情,最终失败了。
(3)
依据材料三“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结合所学概括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4)
依据材料四“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胡适,蔡元培,陈独秀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们因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而闻名。
(5)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器物)、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因此,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特点。
(6)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因此可知,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人民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等。
11.(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光绪帝;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公车上书。
(3)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
(5)民主科学。
(6)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结合所学可知是李鸿章对自己开展的洋务运动的反思。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自强”“求富”;可从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企业中列举一例。
(2)
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发布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等。”结合所学可知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开展了戊戌变法运动。根据所学可知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
根据材料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可知它”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
根据所学可知打响了这场革命第一枪的是武昌起义。
(5)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思想是民主科学。
(6)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体现的是由表及里变化。
12.(1)60年代是军事工业,70年代是民用工业。
(2)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公车上书。光绪帝思想文化方面。
(4)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5)民主、科学。
(6)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解析】
(1)
由材料“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可得出60年代是军事工业,70年代是民用工业。
(2)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机器和设备,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由“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可见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
图片人物为康有为。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一度得到光绪帝的支持;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和平改良实行君主立宪,振聋发聩,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因此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4)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可以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如: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想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5)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
(6)
由微新变法运动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3.(1)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1911年;三民主义。
(4)陈独秀;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5)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等。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其目标是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2)
根据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公车上书揭开了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的序幕;康有为和梁启超“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在戊戌变法中得以实践。
(3)
根据材料三“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中山”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这场革命发生在1911年;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出自于陈独秀;“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这些口号和主张与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
(5)
根据材料所涉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等角度进行回答。
14.(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2)光绪帝;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
(4)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5)近代化的程度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深入。具有阶段性,以救亡图存为目的。
【解析】
(1)根据“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可知“自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晚清政府“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2)根据“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但皇太后不以为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密诏是清朝的光绪帝发的;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戊戌变法。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这一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5)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发展的趋势是近代化的程度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深入。特点则是具有阶段性,以救亡图存为目的。
15.(1)《南京条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新文化运动
(5)民主与科学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的条约,通过条约割占了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放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大门,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
根据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
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此项规定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4)
根据所学可知,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的政治制度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的人格,彻底荡涤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5)
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由陈独秀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只有民主与科学能救治中国政治、道德、学术和思想上的一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