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秦末农民大起义
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2.(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楚汉之争
4.(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与下列哪项有关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5.(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楚汉之争的双方是( )
A.陈胜和吴广 B.陈胜和刘邦 C.吴广和项羽 D.刘邦和项羽
6.(2022·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法律严苛 C.赋税和徭役繁重 D.焚书坑儒
7.(2022·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称为
A.“大楚” B.“大汉” C.“大秦” D.“张楚”
8.(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起义胜利,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D.起义地点是大泽乡
9.(2022·黑龙江·抚远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统一度量衡 D.残酷的刑法
10.(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
A.商纣王和周武王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项羽和刘邦
1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学习也有特殊的价值。成语“揭竿面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刘邦、项羽起义
C.牧野倒戈 D.陈胜、吴广起义
12.(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
①赋税沉重 ②徭役、兵役繁重 ③刑法严酷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为“残酷无道”提供佐证的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③秦朝灭了六国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22·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秦统一全国以后,只经历了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究其原因,主要是( )
A.秦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B.修长城修垮了国家经济,修苦了天下百姓
C.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D.秦的统一是表面上的,实际是诸侯割据
1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成语“破釜沉舟、十面埋伏”出现在秦末农民战争时期,该成语涉及哪位历史人物?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16.(2022·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期末)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起义。
错误: 改正:
17.(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林老师以“秦朝的兴亡”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秦之兴——树立唯物史观】
(1)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将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分析C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任务二【秦之盛——彰显制度文明】
(2)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写出图一、图二分别是哪种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实行的什么制度,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任务三【秦之亡——分析事件联系】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秦朝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如车裂、腰斩等,民众稍有不慎就要受到刑法处罚。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 陈涉世家》
(3)具有因果关系的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虽然失败了,但这一事件却是中国历史上第几次农民大起义?
任务四【秦之思——全面评价人物】
明末李贽在《藏书》中说:“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以“秦始皇的功与过”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4)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列举两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根据以上材料,列举一点秦始皇统治的过失。
18.(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期末)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大量的中外人物,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你谈谈你对他的评价?(温情提示:秦始皇、汉武帝)
19.(2022·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期末)“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所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成就比较突出的帝王,尽管对他们的评价好坏参半,但这也抹杀不了他们的功绩。请以秦始皇或汉武帝为内容,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不限,体裁不限,不少于二百字。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灭亡,这场战役称为巨鹿之战,B项正确;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淝水之战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选项C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已经失败,AB排除;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D排除。故选C。
3.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战争,史称“楚汉之争”。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D项正确;巨鹿之战是项羽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军与秦军的一场战争。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的反秦队伍与秦军在河北巨鹿展开生死决战,在激战中,起义军战士勇猛杀敌,最终歼灭秦军主力,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发生在齐国、魏国、韩国之间的一场战争,马陵之战使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一场战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因此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楚汉之争相关。选项D符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之战。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D
【解析】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楚汉之争的结果是刘邦胜利。D项正确;陈胜和吴广是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排除ABC项。故选D项。
6.A
【解析】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是戍守误期要被处死。A项正确;BCD项都是暴政的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故选A项。
7.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张楚政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8.C
【解析】
陈胜、吴广起义是由于去边疆戍守,在大泽乡遇大雨,由于延期将处以死刑,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主张,在大泽乡进行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的是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所以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9.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统治,促进各地之间经济交流而统一度量衡,因此秦统一度量衡的措施不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C项符合题意;秦朝建立众多大型工程,人民承担了繁重的赋役,导致民怨四起,导致了秦的速亡,A项不符合题意;赋税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秦朝的赋税繁重,人民起而反抗暴秦,B项不符合题意;秦朝信奉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严酷的刑罚使秦失去民心,也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10.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汉之争”的对阵双方是项羽和刘邦,D项正确;商纣和周武王是牧野之战的对阵双方,排除A项;夏桀和商汤是商汤灭夏的双方,排除B项;秦二世和陈胜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与题意相符,D项正确;国人暴动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刘邦、项羽起义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排除B项;牧野倒戈指的是周武王和商纣王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赋税沉重,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上缴国家。当时,徭役、兵役繁重。全国人口约2 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被活活累死。秦朝的刑法严酷。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继位,称秦二世,秦二世更加残暴。因此①②③④项都符合题意;故选A。
13.B
【解析】
根据所学可得知,秦朝的“残酷无道”主要体现在徭役繁重、赋税沉重、严酷的刑罚这些方面,①②④B项正确;秦灭六国是秦统一的内容,不属于暴政,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是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秦朝失去了民心,激起了人民的反抗,A项正确;修长城体现的是其暴政的徭役繁重,排除B项;秦朝统治者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排除C项;“秦的统一是表面上的,实际是诸侯割据”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
据所学可知,“破釜沉舟出自前207年的巨鹿之战,在这次战役中,项羽率军渡过黄河后命人打碎行军做饭的炊具、沉掉过河的船。他以自己不胜则死的决心鼓舞起士兵的斗志,才打出了这一场流传千古的战役;而”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故D项正确;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才出现了“破釜沉舟、十面埋伏”,排除A、B两项;“破釜沉舟出自前207年的巨鹿之战,在这次战役中,项羽率军渡过黄河后命人打碎行军做饭的炊具、沉掉过河的船。他以自己不胜则死的决心鼓舞起士兵的斗志,才打出了这一场流传千古的战役,是项羽和秦军之间的决斗,与刘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错误:奴隶 改正:农民
【解析】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奴隶”改为“农民”。
17.(1)铁制工具;新兴地主阶级;商鞅变法;封建制度;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图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图二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3)材料一秦朝的暴政;材料二陈胜、吴广起义;第一次。
(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任意两点即可);“焚书坑儒”,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罚。(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生产力发展的表现除了牛耕之外还有铁制工具的应用;随着私田的出现,奴隶主逐渐向新兴地主阶级转变;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形成,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图二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根据“秦朝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秦朝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的暴政;根据“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秦始皇的暴政则包括“焚书坑儒”,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罚等。
18.人物:秦始皇。
评价:秦始皇既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名暴君。他领导秦国完成国家统一,建立秦朝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修筑长城等措施,对后世影响影响深远。然而他在位时繁重徭役、沉重赋税及严苛刑法压迫人民,焚书坑儒阻碍文化发展,这是暴政的体现。
【解析】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方法: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功过是非;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看;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例如,秦始皇既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名暴君。他领导秦国完成国家统一,建立秦朝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修筑长城等措施,对后世影响影响深远。然而他在位时繁重徭役、沉重赋税及严苛刑法压迫人民,焚书坑儒阻碍文化发展,这是暴政的体现。
19.题目: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创立者,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但他实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总体来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
【解析】
开放题,选择秦始皇或者汉武帝,写出其功绩即可,如:选择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创立者,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修筑长城,有利于防止匈奴南下,稳定边疆秩序。但他实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二世而亡。总体来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