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五四运动
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2022·黑龙江双鸭山·八年级期末)下列内容不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取消“二十一条”
3.(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胜利
4.(2022·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期末)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性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2022·黑龙江鹤岗·八年级期末)在课本剧《五四运动》所编排的故事情节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北京学生集会游行,“高呼废除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C.上海工人举行罢工
D.学生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6.(2022·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期末)“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序幕,这个时期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7.(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果你是某一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喊出的口号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么你可能参与的重大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8.(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10.(2022·黑龙江·桦南县第四中学八年级期末)“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11.(2022·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期末)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2.(2022·黑龙江·虎林市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新文化运动。( )
1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材料一:1919年一战结束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3000多名学生汇集某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雷一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二,写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和地点,找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内除国贼”主要指的是谁?(写出一个即可)
(3)从材料三可知,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依次写出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力军和中心城市。
(4)从材料二的口号中,概括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什么的转折点?
(5)近百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14.(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期末)材料: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哪一年?
(2)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五四运动前期爆发的地点是哪里?
(4)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
(5)你认为有哪些五四精神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
15.(2022·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材料三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的权利,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故选择答案C。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口号的准确识记。可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属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故选A。
3.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主力先锋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4.C
【解析】
根据所学,在五四云的的口号中,体现运动性质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外争主权: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了反帝的要求。内除国贼:矛头指向以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C项正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体现的都是反帝,没有反封建,排除ABD项。故选C项。
5.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19年日本侵华战争还没有爆发,学生不可能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要求,且中国共产党1919年还没成立,D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运动中的口号包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排除A项;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的实现,其中就包括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排除B项;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与“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1919年,青年学生有关的是五四运动,“揭开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指的是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和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C项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1919年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人们提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这体现了运动的反帝反对封建的爱国性质,故D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一·二九运动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8.B
【解析】
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其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所以答案是B。
9.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天安门”可知,该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北京。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A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项新文化运动最早在上海开始;D项西安事变地点在西安。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爱国,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1.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C项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是1840年到1919年,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1840年到194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2.错误,新文化运动订正为五四运动。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组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题干说法错误,应将新文化运动改为五四运动。
13.(1)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曹汝霖(或陆宗舆、章宗祥)。
(3)前期主力是学生,后期是工人;前期中心是北京,后期是上海。
(4)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5)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追求进步、民主、科学,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地点在北京;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性质的是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从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中任举一例即可。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前期主力军是学生,后期变成了工人;前期的中心城市是北京,后期转移到了上海。
(4)
根据材料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雷一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
根据材料所涉及的五四运动爆发、过程及影响等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追求进步、民主、科学,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等角度进行回答。
14.(1)1919年。
(2)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3)北京。
(4)工人阶级。
(5)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19年。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前期爆发于北京。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力。
(5)根据“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可知五四运动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指的我们学习的。
15.(1)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2)新文化运动
(3)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核心内涵:爱国
【解析】
(1)
根据图一信息“《南京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等条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图二信息“《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赔款、使馆界、拆除炮台等条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根据材料“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主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材料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3)
性质,根据材料“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即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核心内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核心内涵是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