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原始农耕生活
1.(2022·江西九江·七年级期末)“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2.(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
A.遗迹遗物 B.甲骨文字 C.青铜铭文 D.史书记载
3.(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测得亩产超过1500公斤目标,为国家粮食增产做出新贡献。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辽河流域
4.(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
A.山洞 B.半地穴式房子
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
5.(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北京人的石器 B.山顶洞人的骨针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D.三星堆青铜面具
6.(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7.(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陶器的出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
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
9.(2022·江西·余干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早期人工栽培水稻的是
A.河姆渡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0.(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出现的主要标志不包括( )
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磨制石器的发展 D.城市的出现
11.(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的中国南方原始农业”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图片能作为他们研究材料的是( )
A. B.
C. D.
12.(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据此判断,与该遗址居民生活的时代最接近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3.(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考古发现中,在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并且会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4.(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原始农业为中国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信的史料是( )
A.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
B.《史记》中关于农业起源的记载
C.半坡粟类粮食作物的遗存
D.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等
15.(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16.(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B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还不没有农耕生活,AD排除;半坡人是最早种植粟,C排除;故选B。
2.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主要是通过遗迹遗物,A正确;甲骨文字、青铜铭文当时还没出现,BC错误;文字尚未产生,史书更无从出现,D错误。综上故选A。
3.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 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而河姆渡文化位于长江下游,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4.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小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米即粟,我国古代原始居民中种植粟的居民是半坡居民,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房屋,为土木结合,故选B。
5.C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河姆渡远古居民最早种植水稻,过上了原始农耕生活,骨耜就是他们使用的农耕工具,C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还没有过上原始农耕生活,排除AB项;三星堆青铜面具反映了商周手工业方面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根据“猪纹陶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黑陶。能够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C正确;半坡居民主要使用彩陶,排除A;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排除B;陶器是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排除D。故选C。
7.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可知,B①②③正确;陶器是生活用具,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排除包含④的选项ACD。故选B项。
8.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斧和骨耜体现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B项正确;聚族而居是指的定居生活,排除A项;图片信息体现不出贫富分化,排除C项;这也不是采集狩猎的体现,排除D项。
9.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种植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会用火,半坡人种植粟,故BCD均不答题意。故选A。
【点睛】河姆渡人种植稻,半坡人种植粟。
10.D
【解析】根据所学,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城市的出现不是标志,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11.C
【解析】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是当时我国南方原始农业的证据,C项正确;商代司母戊鼎反映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排除A项;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先民住半地穴式建筑,能制造人面鱼纹陶盆,排除BD项。故选C项。
12.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良渚遗址距今约3300—2300年,半坡人生活时代距今约6000年,是最接近良渚遗址居民生活时代的先民,C项正确;北京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3万年,河姆渡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8000年,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居住在黄海流域,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D项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排除AB项;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半坡粟类粮食作物的遗存可以作为“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的证明,C项正确;玉器不能反映农业的起源,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史记》属于史学著作,其中关于农业起源的记载不能作为最可信的史料。排除B项;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等能证明的是北京人学会用火,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陶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天然火的运用、打制石器的使用、群居生活出现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期间进入了原始农耕生活,因此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故C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期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AB项;三星堆青铜面具代表的是商周时期,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原始农耕生活,故排除D项。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