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部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2022 黑龙江)引起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物种入侵 B.环境污染
C.物种退化 D.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
2.(2022 烟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珍稀植物繁育基地
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建立野生动物繁殖基地
3.(2022 日照)为宣传保护某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些鱼类的物种信息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名由属名+种加词构成
B.图示鱼类中,鲢和鲤的亲缘关系最近
C.鲶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少
D.可调查鱼类繁殖周期来制定保护方案
4.(2022 无锡)下列各项中,对生物多样性不具有威胁作用的是( )
A.大量围湖造田 B.乱砍滥伐森林
C.大量猎杀野兽 D.动物之间竞争
5.(2022 葫芦岛)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而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原、无垠的荒漠、神秘的湿地等,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6.(2022 盘锦)我国幅员辽阔,有浩瀚的海洋、纵横交织的河流、茂密的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7.(2022 泰州)原产于我国的菊花,现在世界上已经有2万多个品种。菊花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么多品种,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8.(2022 怀化)2022年4月,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在天津试种,离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又更近了一步。“巨型稻”杂交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9.(2022 邵阳)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10.(2022 陕西)西西按照规定路线(如图)在动物园参加研学活动。①~③珍稀动物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
大熊猫 ②扬子鳄 ③朱鹮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①
11.(2022 黑龙江)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
A.扬子鳄 B.大熊猫 C.中华鲟 D.朱鹮
12.(2022 娄底)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的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保护丹顶鹤,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和种群复壮工作,这说明( )
①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②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③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④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3.(2022 大同)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充分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丰富资源时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体现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14.(2022 大同)穿山甲体形狭长、体表被有角质鳞片,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以白蚁为食,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近年来,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以及滥捕滥杀等原因,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有效措施之一
C.野生动物携带多种病原体,滥食野生动物会使人患病
D.穿山甲食物单一,大量减少后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15.(2022 绥化)裸子植物资源最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
A.中国 B.朝鲜 C.韩国 D.日本
16.(2022 贺州)贺州市姑婆山景区内有娃娃鱼、孔雀、白鸽、猕猴、红豆杉、松柏等多种动植物,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根据以上描述,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7.(2022 新疆)新冠病毒极易变异,先后出现了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多种类型。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寄生环境多样性
18.(2022 宿迁)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该主题纪念日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外来物种入侵,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19.(2022 广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20.(2022 广西)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21.(2022 陕西)西西按照规定路线(如图)在动物园参加研学活动。①~③珍稀动物的“出场”顺序依次是( )
①大熊猫 ②扬子鳄 ③朱鹮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22.(2022 怀化)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园内现已迁入保护植物1.5万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迁地保护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23.(2022 贵港)我国培育的菊花品种繁多,如花色有黄、白、红、紫等,这体现的是( )
A.细胞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4.(2022 潍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
B.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多样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25.(2022 常州)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引进外来物种 B.禁止资源开发
C.就地保护 D.迁地保护
26.(2022 衡阳)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27.(2022 成都)“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的宣传口号,“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沟,“大”指大熊猫(如图)。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宣传教育 B.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 D.易地保护
28.(2022 恩施州)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等湿地。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下列关于丹顶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可作补充
B.丹顶鹤、褐马鸡、鸵鸟、扬子鳄等鸟类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C.丹顶鹤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成分,属于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D.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采取措施
29.(2022 苏州)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的是( )
A.扬子鳄 B.白鳍豚
C.丹顶鹤 D.金丝猴
30.(2022 菏泽)为保护鸟类的多样性,某地依据如图示意图将荒地改建为湿地公园,以作为鸟类的栖息地。计划从草本植物、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中选择适宜植物种植在水岸高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
C.深水区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随深度增加越来越多
D.该荒地改建成湿地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31.(2022 咸宁)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来自湖北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林中精灵”金丝猴、“人间仙物”麋鹿等吸引了世界目光。下列保护这些动物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性法律法规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32.(2022 眉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围湖造田 B.退耕还林
C.倒卖野生动物 D.排放工业废气
33.(2022 呼和浩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多样性的价值
B.对破坏或污染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农田生态系统独立完成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例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34.(2022 随州)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在唤醒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和谐共生美丽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一定不会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
B.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形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围湖造田、毁林造田可扩大我国粮食的种植面积,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35.(2022 宜昌)“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B.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1条+X或21条+Y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6.(2022 黑龙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三.判断题(共1小题)
37.(2022 黑龙江)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13小题)
38.(2022 南充)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研修活动中对某景区野生生物类群进行了调查。以下为小明同学提供的部分原始图片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回答:(生物名称必须用字母代替)
(1)上述生物中用孢子繁殖的是 ,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2)上述动物中能代表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3)若将上述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那么其分类单位是 。
(4)上述资料中展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5)上述图中的植物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序是: 。
39.(2022 长沙)为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 和基因三个层次。
(2)201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380个鸟类观测样区,159个两栖动物观测样区,70个哺乳动物观测样区和140个蝴蝶观测样区。以上观测的对象,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需在水域环境及其附近进行观测的是 。
(3)为全面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去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其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主要保护 生态系统,这也是海南长臂猿唯一的 。
(4)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开展国际合作,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野生东北虎开始在中俄保护地间自由迁移。这种国际合作为什么更有利于东北虎的保护? 。
40.(2022 百色)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靖西市境内,保护区地处中越边境,总面积653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东黑冠长臂猿及其主要栖息地。截至2017年,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25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黑冠长臂猿、黑叶猴、金钱豹、林麝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壁虎、苏门羚等37种。野生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47科、961种,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南穗花杉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蚬木等多种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选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判断的理由是 。
(2)图1为东黑冠长臂猿生活图,它全身被毛,过攀援生活,属于 类动物。图2为云南穗花杉,种子椭圆形,无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3)该自然保护区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自然保护区具有一定的 。
41.(2022 长春)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占地面积约1.46万平方公里,以重点保护野生东北虎、东北豹而命名。目前,吉林省境内共有野生动物4900余种,野生植物4000余种,包括东北虎(A)、东北豹(B)、金雕(C)、梅花鹿(D)、紫貂(E)、白鹤(F)、史氏蟾蜍(G)、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以上。这些野生动物旗舰物种成为美丽吉林的生态地标,反映了吉林省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1)请写出上述表解中序号对应的内容:① ;② 。
(2)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吉林省境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3)东北虎、东北豹出生就会吃奶,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作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2.(2022 安徽)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我国作为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引起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1)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 、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例如,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 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传(基因)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科学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属于 ;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43.(2022 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陆地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南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之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
资料二: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珍禽,属杂食性鸟类,喜食交让木的叶和果实(果椭圆形,暗褐色),是典型的森林地栖型留鸟,天敌有王锦蛇、花面狸、豹猫等。
资料三:近年来,南岭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自然”“森林”“鸟类”等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采取种群动态监测、栖息地保护和放置人工鸟巢等措施后,黄腹角雉等珍稀鸟类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1)资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 。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交让木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根据有无脊柱判断,所列举的黄腹角雉的天敌均属于 动物。王锦蛇和黄腹角雉之间是 关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种关系的形成是 选择的结果。
(3)资料三中的 是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生物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生物的 ,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4.(2022 天水)祁连山国家公园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图一表示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还应增加的生物成分是 ;该成分与图二中的 相对应。
(3)图二中①所示的生理活动是 。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45.(2022 金昌)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西北荒漠生态脆弱区,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经统计,湿地公园现有种子植物140种,鸟类49种,鱼类数十种。请据此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湿地公园中生活着多种野生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2)野鸭在金水湖里游动,不时叼起一条小鱼,小鱼以小虾为食,小虾吃水生植物,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野鸭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 ;假若湖水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该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3)金水湖中的鱼类用 呼吸,身体两侧的 能感知水流方向。
(4)保护金水湖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5)请写出一项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 。
46.(2022 海南)阅读并分析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调研时强调“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
资料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拥有全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初步统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210科1159属3653种,占全国的11.7%。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如海南苏铁、坡垒等。陆栖脊椎动物5纲38目145科414属540种,占全国的18.62%。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如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鹧鸪、穿山甲等。
资料三: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时强调“要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海底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统称为海底油气资源。浅海海水中溶解氧浓度高,光照充分,饵料丰富,海洋生物得以快速繁衍。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后随着泥沙沉降到海底后,产生数量惊人的有机碳,构成了生产海底油气的“原料”。海底油气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大量有机物经过漫长复杂的物理、化学、地质等作用形成的。
(1)“海南以生态立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资料二中,有关生物的数据直接体现了 的多样性,提到的四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3)资料三中,浅海处的生产者通过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 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 。
47.(2022 晋中)[资料分析]
虎年说虎
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在中国人眼里,虎具有“王者”风范,是“祥瑞”的象征。现在请把目光聚焦于我们的“王者”吧。
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其中影响东北虎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等。(任答其中一种即可,其他合理亦可)东北虎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其参与的食物链有 等。(任答其中一条即可)
(2)东北虎属于 动物,依据之一是 (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
(3)虎的毛色一般为黄色,带有黑色条纹。曾有人发现一只罕见的雄性孟加拉白虎,让其后代之间进行的一次近亲繁殖如图1,据此推测,隐性性状是 。你认为留住白虎这一稀有类型有什么意义? (其他合理亦可)
(4)人常说“照猫画虎”,但从图2可以看出,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不是猫,而是 。猫科动物如此多姿多彩,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这是 的结果。
(5)研究发现,用山羊奶人工喂养的幼虎与虎母乳喂养的幼虎相比,肠道中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多,这对保护东北虎有什么启示? (任答其中一点即可,其他合理亦可)。除了这一点,以及建立国家公园,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东北虎? (任各其中一种即可,其他合理亦可)
48.(2022 吉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据报道,吉林省26年来实施全面禁猎,开展清山、清炮、清网等专项执法行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吉林省野生动物达到4900多种,其中东北虎、东北豹、紫貂、丹顶鹤等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达到4000多种,其中东北红豆杉和长白松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全省保护地已达170多个,总面积320万公顷。
材料二: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为“娃娃鱼”,是我国珍稀濒危动物。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我国科研人员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纯种大鲵野生种群——江西大鲵,他们研究结果显示,设置包括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对大鲵野生种群的保护能够更加有利。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一种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动物 。东北红豆杉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2)材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3)分析材料二中划线文字,判断大鲵属于 动物。
(4)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写出一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行为。 。
49.(2022 怀化)怀化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域内森林、沼泽、湖泊、河流交错分布。境内拥有沅陵借母溪、通道玉带河等众多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白鹳、中华小鲵、大鲵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银杏等。
(1)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 的多样性。
(2)中华小鲵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上亿年,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中华小鲵与大鲵都是两栖动物,它们的成体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通道玉带河等众多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有“ ”之称。乐乐同学在通道玉带河湿地公园看到鸳鸯在水面成双成对游水嬉戏,据此推测,鸳鸯的足应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 。
(4)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你,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当怎样做? (写出一点即可)。
50.(2022 湘西州)小庄村在“乡村振兴”活动中推广稻田养鱼项目,稻田养殖“稻花鱼”,鱼可以吃害虫,鱼粪能肥田,实现“稻、鱼”双丰收。小明调查发现稻花鱼田里有水稻、杂草、水稻螟虫、鲤鱼、青蛙。
(1)稻田里的各种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稻田里的生产者是水稻和 。
(2)据小明调查的生物,写出稻花鱼田里的一条食物链; ,稻田里多条这样的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稻花鱼田里种植的是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的高产水稻。这充分说明了改造作物品种可以利用 多样性的价值。
(4)请你对乡村振兴就保护环境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部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
故选:D。
2.【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故选:A。
3.【解答】A、林奈的双名法给生物命名是:生物物种名由属名+种名构成,A正确;
B、两种生物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两种生物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题图中,鲢和鲤的最小共同分类单位是鲤形科,故两者的亲缘关系更近,B正确;
C、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鲶形目包含黄颡鱼属,鲶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多,C错误;
D、保护鱼类资源主要是保护产卵期的母鱼和育肥期的幼鱼,所以可根据鱼的繁殖周期制定保护方案。D正确。
故选:C。
4.【解答】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如滥砍乱伐造成栖息地的破坏、大量围湖造田、过度采伐、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大量排放废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会使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动物之间竞争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雨量,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即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故选:B。
6.【解答】我国陆地广袤,海洋辽阔,气候多变,因此,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我国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故生物生活的环境可以是海洋、河流、森林、草原等,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7.【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菊花之间(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菊花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么多品种最根本的原因是遗传多样性,B正确。
故选:B。
8.【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巨型稻”杂交新品种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9.【解答】A、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错误。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错误。
C、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正确。
故选:D。
10.【解答】①大熊猫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类。②扬子鳄体表有角质的鳞,陆地产卵,体内受精,属于爬行动物。朱鹮体表有羽毛,飞行器官是翼,双重呼吸,属于鸟类。因此①~③珍稀动物的“出场”顺序依次是②→③→①。
故选:D。
11.【解答】扬子鳄、大熊猫、中华鲟、朱鹮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朱鹮属于鸟类。属于A正确。
故选:A。
12.【解答】①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不容乐观,像丹顶鹤一样,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②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会因为外来物种没有天敌,造成本地物种遭到破坏和减少;③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④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中①④说法是正确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3.【解答】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正确。
C、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丰富资源时应慎重引进外来物种,C正确。
D、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及世界不同地区的代表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体现了对不同地区植物的迁地保护,D正确。
故选:A。
14.【解答】A、穿山甲具有分娩与哺乳的特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这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因此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有效措施之一,B正确。
C、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滥食野生动物可能使人患病,C正确。
D、穿山甲虽然食物单一,大量减少后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D错误。
故选:D。
15.【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选:A。
16.【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题干中提到的“贺州市姑婆山景区内有娃娃鱼、孔雀、白鸽、猕猴、红豆杉、松柏等多种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7.【解答】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都是新冠病毒的变异体,属于同一物种,所以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
故选:C。
18.【解答】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A错误。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B错误。
C、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所以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要进行保护,C正确。
D、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由于该生物在我国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D错误。
故选:C。
19.【解答】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指的是其生态功能。B错误。
C、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C正确。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D正确。
故选:B。
20.【解答】A、物种的多样性就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合理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错误。
C、盲目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因为引进的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生物多样性。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故选:A。
21.【解答】按照题干中规定的参观路线可知:三种珍稀动物“出场”的顺序是:②扬子鳄→③朱鹮→①大熊猫。属于A正确。
故选:A。
22.【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和迁地保护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A、B、C均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盲目大力引进外物种,由于外来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会因为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会是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调,破生物多样性。
故选:D。
23.【解答】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因此,我国目前培育的菊花的品种繁多,同一种生物存在多种多样的品种,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可见B正确。
故选:B。
24.【解答】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A正确。
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正确。
C、生物圈包括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应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进行保护。D错误。
故选:D。
25.【解答】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选:C。
26.【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就地保护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可见A正确。
故选:A。
27.【解答】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故选:C。
28.【解答】A、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和它的生存环境。A错误。
B、丹顶鹤、褐马鸡、扬子鳄等鸟类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鸵鸟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B错误。
C、丹顶鹤是动物,在生物圈中属于消费者。C错误。
D、保护动物多样性就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措施和采取保护措施。D正确。
故选:D。
29.【解答】A、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A不符合题意。
B、白鳍豚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是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B符合题意。
C、丹顶鹤属于鸟类,C不符合题意。
D、金丝猴为国家保护哺乳动物,但不是水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解答】A、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种子等,A正确。
B、在选择湿地的植物的种类时应考虑不同鸟类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的差异,故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宜选择种植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B正确。
C、植物的生活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可见,阳光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光线逐渐减弱,因此生活在水中的植物种类和数量都会逐渐减少。C错误。
D、该湿地建成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
31.【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解答】A、围湖造田,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会使生态系统的物质成分减少,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大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要退耕还草、还林,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B符合题意。
C、一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永不再生,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个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据此可知,倒卖野生动物,会破坏珍稀物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排放工业废气,破坏了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解答】A、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的价值。A错误。
B、对破坏或污染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
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农田生态系统不能独立完成物质循环。C错误。
D、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传递效率与食物链长短无关,D错误。
故选:B。
34.【解答】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C错误。
D、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平衡,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错误。
故选:B。
35.【解答】A、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A错误。
B、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大熊猫的神经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0条+XY,或40条+XX。B错误。
C、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6.【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为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判断题(共1小题)
37.【解答】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共13小题)
38.【解答】(1)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上述生物中用孢子繁殖的是B水棉属于藻类植物、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F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K蚯蚓。
(2)G所示的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爬行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若将上述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那么其分类单位是界,即动物界和植物界。
(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述资料中展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
(5)上述图中的植物B水棉属于藻类植物,其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多生活在水中;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F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H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图中植物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序是:BDFH。
故答案为:(1)BDF;K
(2)G
(3)界
(4)物种
(5)BDFH
39.【解答】(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基因三个层次。
(2)2011年以来,我国建立了380个鸟类观测样区,159个两栖动物观测样区,70个哺乳动物观测样区和140个蝴蝶观测样区。以上观测的对象,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蝴蝶。蝴蝶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需在水域环境及其附近进行观测的是两栖动物,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3)海南岛森林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栖息地,生长着亿年前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树蕨(桫椤)。海南五指山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片区之一,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4)国际合作使东北虎的生存空间增大,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有利于丰富基因多样性,减少因近亲繁殖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
(2)蝴蝶;两栖动物。
(3)森林;栖息地。
(4)国际合作使东北虎的生存空间增大,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有利于丰富基因多样性,减少因近亲繁殖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40.【解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个区域是指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东黑冠长臂猿生活图,它全身被毛,过攀援生活,胎生哺乳,所以属于哺乳动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种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云南穗花杉,种子椭圆形,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3)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可以说明该自然保护区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能;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2)哺乳;裸子
(3)自动调节能力。
41.【解答】(1)经过对图中信息的分析可知:图中①为胎生,②为两栖动物。
(2)资料中划线部分描述了吉林省生物种类丰富,还有很多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所以体现的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3)东北虎、东北豹出生就会吃奶,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各种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故答案为:(1)胎生;两栖动物
(2)基因(遗传)
(3)先天性;消费者
42.【解答】(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种子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3)就地保护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都属于就地保护。
故答案为:(1)形态结构;种子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自然选择
(3)就地保护。
43.【解答】(1)资料一中:南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如黄腹角雉、南方红豆杉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2)根据资料二的描述,交让木具有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黄腹角雉的天敌有王锦蛇、花面狸、豹猫等,它们的体内都具有脊柱,均属于脊椎动物。王锦蛇以黄腹角雉为食,因此王锦蛇和黄腹角雉之间是捕食关系,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种关系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资料三中:放置人工鸟巢是针对黄腹角雉筑巢能力差而采取的措施。生物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
(1)物种;基因(遗传);强。
(2)被子;脊椎;捕食;自然。
(3)放置人工鸟巢;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
44.【解答】(1)图一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植食性鸟→鹰。所以图一所示的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还应增加的是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分解者。图二中的C为分解者。
(3)图二中的①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可见表示的是光合作用。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5
(2)分解者;C
(3)光合作用
(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
45.【解答】(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湿地公园中生活着多种野生动植物,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2)野鸭在金水湖里游动,不时叼起一条小鱼,小鱼以小虾为食,小虾吃水生植物,这条食物链是:水生植物→小虾→小鱼→野鸭,野鸭以小鱼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因此假若湖水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该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野鸭。
(3)金水湖中的鱼类用鳃呼吸,身体两侧的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4)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保护金水湖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5)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蒸腾作用能优化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1)基因的多样性
(2)水生植物→小虾→小鱼→野鸭;捕食关系;野鸭
(3)鳃;侧线
(4)建立自然保护区
(5)能优化自然环境
46.【解答】(1)“海南以生态立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的是: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资料二中,有关生物的数据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资料二提到的四种动物中,海南山鹧鸪属于鸟类,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食肉目,而海南长臂猿和海南坡鹿都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食草目,故海南长臂猿和海南坡鹿的亲缘关系最近。
(3)资料三中,浅海处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故答案为:
(1)植树造林。
(2)生物种类(物种);海南长臂猿和海南坡鹿。
(3)光合作用;食物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7.【解答】(1)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自动调节能力最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其中影响东北虎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东北虎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其参与的食物链有植物→野猪→东北虎;植物→植食性动物→野猪→东北虎;植物→梅花鹿→东北虎等。(合理即可)
(2)东北虎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分化,属于哺乳动物。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虎的黄色和白色就是一对相对性状。黄虎与黄虎交配产下的后代出现白虎,说明毛色中的白色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留住白虎这一稀有类型的意义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虎和猫同科,虎和雪豹同属,所以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不是猫,而是雪豹。猫科动物如此多姿多彩,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研究发现,用山羊奶人工喂养的幼虎与虎母乳喂养的幼虎相比,肠道中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多,所以应尽可能的让母虎直接喂养幼虎;母乳喂养有利于幼虎的健康等(合理即可);除了这一点,保护东北虎的措施还有保护东北虎的栖息地、严禁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及制品等。
故答案为:
(1)森林生态系统;温度、水、阳光、空气;植物→野猪→东北虎;植物→植食性动物→野猪→东北虎;植物→梅花鹿→东北虎等。(合理即可)
(2)哺乳;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分化。
(3)白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4)雪豹;自然选择。
(5)应尽可能的让母虎直接喂养幼虎或母乳喂养有利于幼虎的健康;保护东北虎的栖息地、保护东北虎的生活环境不受破坏、严禁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及制品等(合理即可)。
48.【解答】(1)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如东北虎、东北豹;红豆杉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材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基因多样性决定的,因此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3)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据此可判断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4)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垃圾分类(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滥杀动物等。)
故答案为:
(1)东北虎、东北豹;裸子。
(2)基因。
(3)两栖。
(4)垃圾分类(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滥杀动物等。)
49.【解答】(1)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市域内森林、沼泽、湖泊、河流交错分布,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中华小鲵与大鲵都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鸳鸯在水面成双成对游水嬉戏,鸳鸯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故选:B。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做到不乱扔垃圾,不攀折花草树木等。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
(2)肺。
(3)地球之肾;B。
(4)不乱扔垃圾。
50.【解答】(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稻田里水稻和杂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稻田里的食物链有:水稻→水稻螟虫→鲤鱼;水稻→水稻螟虫→青蛙;杂草→水稻螟虫→鲤鱼;杂草
水稻螟虫→青蛙;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从而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对乡村振兴就保护环境的建议:
1、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2、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
3、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
4、分类投放垃圾。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杂草。
(2)水稻→水稻螟虫→鲤鱼(水稻→水稻螟虫→青蛙;杂草→水稻螟虫→鲤鱼;杂草→水稻螟虫→青蛙);能量。
(3)基因。
(4)1、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2、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
3、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
4、分类投放垃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