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四校联盟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2、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答案有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酵工程有着多项优点,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发酵工程生产时排出的废弃物,对环境无害
B.在农牧业上利用发酵工程可生产出微生物肥料、饲料和农药
C.在医药工业上利用发酵工程不仅能提高药物产量,还能降低成本
D.在食品工业上利用发酵工程既能生产传统发酵产品,也能生产食品添加剂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请分析下列操作,正确的有几项( )
①培养基、锥形瓶都要进行干热蒸汽灭菌
②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④干热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⑤涂布平板时所用的涂布器需酒精浸泡后灼烧灭菌
⑥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发酵初期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反映的景象是次生演替引起的结果
C.“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其含义是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人不能超越四大中的其他而为所欲为
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说明人尿中的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
4.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 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缺失突变体,发现其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样方法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
B.利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
C.OR35缺失突变体可能缺乏信息素4VA的受体
D.防治蝗虫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下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中部分物质的循环过程。通过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
6、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乳酸菌建立了明显的菌种优势
B.酵母菌和乳酸菌均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前6天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
D.发酵中期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增殖
7.2014年,重庆市推广“稻+N”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将单一的农田变成了复合式的绿色生态田。“稻+N”就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生存环境。让鸭、鱼、泥鳅、小龙虾、蛙等物种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殖模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仅在稻、 鸭、鱼等生物构成的群落内完成
B.物种组成是该群落与其他普通稻田群落的重要区别
C.“稻+N”生态模式可以提高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D.此生态模式应该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和协调等原理
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D.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9.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关于该实例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既可来源于生物群落,又可来源于非生物环境
C.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属于行为信息
D.野生扬子鳄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10.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
C.减少对E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11.实验人员以一定量酵母菌为饲料,在固定容器内饲养果蝇,定时记录果蝇数量,绘制果蝇数量的变化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果蝇数量增长速率小于t2时,是因为食物短缺
B.果蝇种群种内竞争最剧烈的是t3 t4阶段
C.若增加酵母菌的供应量,果蝇的K值一定会上升
D.t4 以后果蝇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2.下列曲线图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13.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下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A、B、E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B.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
C.若该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间种套作,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大
14.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蚤属于第二、三营养级,鲶鱼占有四个营养级
B.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鲶鱼个体中所含的能量最少
C.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从水蚤传递给鲶鱼
D.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分析,蚊子幼虫与划蝽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15.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B.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碳在①⑦⑧过程中主要为CO2的形式,在②③④⑤⑥过程中主要为有机物的形式
16.如图为某鱼塘能量传递示意图(数值单位:J·m 2·a 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0%
B.太阳鱼产生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b中
C.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b、c、d、e、f的总和
D.周边的无机环境也参与了该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60分)
17.(本题12分)下图所示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的细菌的过程。
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指示剂,产脲酶的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_____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的土壤样品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为_ ;与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_____。在实验中,研究者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为了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应该增设_____作为对照。
(3)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_____等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
18.(本题10分)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19.(本题12分)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与仪器: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并做好分组标记。
第二步: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_。
第三步:各组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 d。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分析回答
①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与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上图可知,硫酸锌对TT03产酸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题12分)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表示绿藻和蓝细菌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 图1内a-e五个点中,d点的种群年龄结构是_____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点。
(3) 该湖泊受到富含 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据图 2 分析选择的藻类应是_____,理由是_____。
(4) 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个。
21.(本题14分)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但近年来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的干扰下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植物的“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信息。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分别____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下,该草场的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①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②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糙隐子草在冷蒿草原上可以较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l)。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草 69.5 7.0 19.0 45.5
鼠 19.0 9.0 1.0 4.5
鹰 3.5 1.0 2.5 微量不计 无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 kJ·a-l。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5)目前对退化草场进行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种常用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请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分析,选用的草种应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要点)试卷第1页,共3页福州四校联盟21-22下期中联考高二生物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选题(共40分,1-12每题2分,13-16每题4分)
A 2.B 3.A 4.B 5.A 6.B 7.A 8.D 9.D 10.B
B 12.C 13.B 14.B 15.D 16.C
二、非选题(共60分)
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尿素 酚红 红 稀释涂布平板法 少 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数目(2分)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2分)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2分)
18.(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太阳能和化学能 生物群落
(2) 核酸 高(多)
(3)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2分)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2分)
(5) 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19.(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灭菌(1分) 等量的TT03 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
②前者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源,后者必需含有机碳源
③低浓度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而高浓度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3分)
20.(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竞争和捕食 偏高 衰退 b 绿藻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2分) 抽样检测法 (2分) 12 (2分) 2.4×108(2分)
(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竞争 (1分) 化学 (1分)
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冷蒿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抑制克氏针茅幼苗根的生长 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有一定促进作用
7.15×108 13.5
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