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西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上学期江西省各地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22: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 秦统一中国
1.(2022·江西上饶·七年级期末)“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 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2.(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峄(yì)山刻石》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汉高祖
3.(2022·江西南昌·七年级期末)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4.(2022·江西·余干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明朝
5.(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下列成就或措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①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
②采用“皇帝”称号
③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
⑤统一文字
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
①实行郡县制
②建造阿房宫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建骊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
8.(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9.(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长城 D.焚书坑儒
10.(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许怀林在《江西史稿》中记载:“赣州,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先属豫章郡下辖赣县、雩都、南野三县,后属庐陵郡”。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在地方上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封国制
11.(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提出“打老虎,也打苍蝇”,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在秦朝时,负责“打老虎”,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12.(2022·江西·余干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始皇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内容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
C.全国推行郡县 D.建立农村基层组织
13.(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末)秦统一之初,各地沿用旧制,征收上来的赋税运到都城后,咸阳的官员要把各地报告中的数字全部换算成咸阳当地的标准,苦不堪言。为此秦朝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统一车轨 D.统一货币
14.(2022·江西抚州·七年级期末)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为“中国之政”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设立刺史制度 ③统一文字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贾谊的《过秦论》中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 B.修筑长城令士兵怨声载道
C.秦长城东西横跨七百余里 D.长城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
16.(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17.(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18.(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军机大臣
D.太尉
19.(2022·江西吉安·七年级期末)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20.(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秦统一后,政府为解决先秦“文字异形”影响政令推行的状况,制定出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习惯整理出了更为简便的新书体一隶书,并在全国推广。据此可知( )
A.隶书是中国最为简便的文字 B.秦朝通过文化手段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小篆是秦朝唯一的标准文字 D.秦朝通过统一文字实现对文化的专制
21.(2022·江西抚州·七年级期末)一位史学家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是民心和民力。”以下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称皇帝、定咸阳 B.设中央、行郡县
C.焚书坑儒、修建陵墓 D.统一文字、开发南疆
22.(2022·江西景德镇·七年级期末)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无不体现出先民的政治指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何在?
(3)图二是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三,说说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3.(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天降大任促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
【创新制度固统一】
材料三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泽被后世倡统一】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24.(2022·江西赣州·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
(2)某学生制作了下面知识结构图,请你来完成空白①、②、③部分。
(3)请你完成下表中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空白①、②、③部分。
措施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①
文化 统一②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开凿③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4)结合秦统一全国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1.B
【解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历史事件,所以B项正确,CDA项的内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出来,均排除。故选B。
2.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可知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石碑上的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历史,所以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秦始皇,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C正确;刀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A错误;布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诸侯国,B错误;D是蚁鼻钱,是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D错误。综上故选C。
4.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选A。
5.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朝,故①符合题意。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采用“皇帝”称号,故②符合题意。秦始皇开创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故③符合题意。实行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时期,故④不符合题意。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行全国的官方字体,故⑤符合题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⑥不符合题意。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C。
6.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②建造阿房宫和④修建骊山陵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不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故公元前221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A正确;BCD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
8.D
【解析】依据“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可知该官员负有监察百官的职责,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在中央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D正确,AB排除;刺史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的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的官员,C排除。故选D。
9.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虽死犹存指的是秦朝灭亡了,但秦朝的影响还在,在政治上,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B项正确;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属于经济上的措施,A项错误;修筑长城属于军事行动,C项错误;焚书坑儒是思想上的措施,D项错误。故选B。
10.A
【解析】依据“赣州,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先属豫章郡下辖赣县、雩都、南野三县,后属庐陵郡”可知秦汉时在地方行政区划上有了郡、县的设置,由此可知反映了古代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A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赐给贵族和功臣,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在郡县之外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在各地建立封国,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在中央设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百官的,选项D符合题意;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A;太尉负责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排除B;刺史是汉代中央派到地方的监察官,排除C。故选D。
12.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县以下设有乡、里、亭等基层组织,不属于秦始皇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内容,D项符合题意。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排除A项;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排除B项;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解析】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由材料“各地沿用旧制”“换算成咸阳当地的标准,苦不堪言”,说明以前各诸侯国度量衡标准不一,不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故秦朝着手统一度量衡,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字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车轨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货币的信息,排除D。故选A。
14.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设立刺史制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秦始皇时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符合题意;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为小篆,③符合题意;秦始皇时期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④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择B。
15.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将战国时期各国在北方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条“万里长城”。秦朝时的长城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选D。
16.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根据题干材料“洞庭郡”的文字记载,说明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所以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与郡县制无关,排除,故选A。
17.A
【解析】根据材料“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和巩固在秦汉,是由三项基本制度构成:皇帝制度、等级官僚制度和地方郡县制度。其中皇帝制度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影响并制约这其他两项制度的发展,所以说秦开创的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故选A;儒学主导在汉武帝时期,B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C错误;材料体现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格局,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不会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D错误。
18.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所以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旨在强调的是此官的监察职能,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A项符合题意;而军机大臣是清朝所设。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9.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竹简为秦朝时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地方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向上汇报的事情,这反映的是秦朝地方基层管理制度,D符合题意。西汉初实行休养生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材料题干没有涉及法律问题。故排除ABC项。故选D。
20.B
【解析】根据材料“政府为解决先秦“文字异形”影响政令推行的状况,制定出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通过实现统一文字来强化国家对地方的控制,B正确;隶书并非是最便捷的文字,A排除;秦朝民间流行着隶书,C排除;秦朝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是焚书坑儒,D排除。故选B。
21.C
【解析】依据题干“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是民心和民力。”可知反映的是秦朝的暴政。结合课本所学,秦始皇统治时期,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有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墓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活埋了大批儒生。这些行为使秦始皇失去了民心和民力,导致秦朝的灭亡。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22.(1)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2)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3)郡县制;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管理的基本模式
(4)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结合所学可知“天下为公”是指禅让制,“天下为家”,是指世袭制。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制度发生的变化为: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2)
根据材料二图一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西欧的分封制;根据所学可知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3)
根据图二结合所学可知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郡县制在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可从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管理的基本模式进行回答。
(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可从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回答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3.(1)原因: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
(2)政治:建立君主专政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文化:统一文字。
(3)作用: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被沿用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治理边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结合所学可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回答原因,根据材料二“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可知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另外根据所学还可从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等方面来回答秦王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2)
政治:根据材料三“中央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表现为建立君主专政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政策为统一货币、度量衡及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文化上为统一文字。
(3)
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可从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被沿用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治理边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来回答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24.(1)原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赢政重用人才,有雄才大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等。
(2)①皇帝;②丞相;③郡(守)。
(3)①货币;②文字;③灵渠。
(4)影响: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后世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根据材料二可知,赢政重用人才,有雄才大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等。
(2)
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赢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氶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3)
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4)
结合秦统一全国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可知,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是: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后世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