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22: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你能说出我国哪些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
考考你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伏羲画卦
神农尝草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部落之间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战争不断,在战争中不断地合并,形成部落联盟。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或胞族组成
氏族是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黄 帝
  姓公孙,号轩辕氏。著名的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黄帝部落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炎帝部落
炎 帝
神农尝百草图
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他教民农耕,是
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九黎部落
蚩 尤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首领,神话中的武战神。传
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蚩尤已经学会用铜冶铸兵器,战斗力强大,他的部落
曾横行一时,传说他有兄弟八十一人,武器装备精良,
并能呼风唤雨。后来他被奉为兵主,战神,各处为他
立祠,受到华夷各族的共同祭祀。
阅读课本第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炎黄联盟是怎么结成的?
2、炎黄联盟和蚩尤部落在什么地方进行了激战、结果如何?
3、华夏族是怎么形成的?
1、炎黄联盟是怎么结成的?
阪(bǎn)泉之战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
  根据史料另一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
1、炎黄联盟是怎么结成的?
炎黄联盟
2、炎黄联盟和蚩尤部落在什么地方进行了激战、结果如何?
涿(zhuō)鹿之战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涿鹿之战
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北方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落最终打败蚩尤。
3、华夏族是怎么形成的?
黄帝部落
炎黄联盟
华夏族
炎帝部落
蚩尤部落
其他部落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融合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3、人文始祖:炎帝 黄帝
思考 · 探究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几千年来,就是在这样的神话传说中,寄托着人们对那个英雄时代的无限遐想,寄托着我们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渴望。在传说中,交融着中华民族的模样,彰显着中华民族包容兼蓄的特质。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
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
逐渐融合而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多民族融合而成
炎帝
黄帝
炎帝(神农氏)
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
教民开垦耕地,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黄帝
(轩辕氏)
仓颉(jié)造字
会炼铜,发明弓箭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
嫘祖缫丝
伶(líng)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
文明始祖——炎帝、黄帝
炎帝 1、农业:开垦耕种;制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手工业:制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制乐器琴瑟
3、商业:教人通商交换
4、科技: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1、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2、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3、黄帝妻子:嫘祖会缫丝,并擅长纺织。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历史贡献。
思考 · 探究
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传说: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
史实:掌握确切证据,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区别与联系: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
没有被证明的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历史事实,则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禅让”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传位
传位
禅让制
——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禅让”的实质——
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尧舜禹的“禅让”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奂兜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 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大禹治水像
1、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2、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治水主管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堵塞
失败
大禹
疏通
成 功
1、鲧( gǔn )和大禹治水的方法分别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创新,坚持不懈,奉献和敬业。
大禹姓姒(si),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禹在13年的治水过程中,还发明了规和矩这两种工具,用它们测量大地,绘制地图。他把中国分为九州,还铸造了九座大鼎,象征统治九州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者。
1.“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据材料判断这是拜谒何处的祭文(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大禹陵 D.嫘祖庙
2.“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炎帝 B.黄帝 C.伶伦 D.嫘祖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课堂检测
B
A
A
4.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分封制
5.人们在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