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初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学校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有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在这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在我国云南省有这样一所学校,它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有来自各民族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一看究竟吧。(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有下面一些生字词,它们就像一个个好朋友,在向我们招手呢,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PPT出示:
坪坝、汉族、鲜艳、打扮、飘扬、读书、摔跤、凤尾竹、洁白。
(生自由读,抽读,“开火车”读。)
注意纠正:“坪”读作píng。“热闹”读作rè nao。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比赛读等方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快速读课文,把握课文脉络。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分别有几句话,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清楚。(根据学生读书情况适时指导。)
师:说说这篇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学生速读课文,然后思考,同桌交流后回答。)
这篇课文先写了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然后描写了同学们上课学习的情景和下课游戏的场面。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以读代讲,读懂课文。
师:首先,我们跟随着孩子们一起去上学吧!老师现在要请四位同学读读第1自然段,每个同学读一句话。
(这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读的过程中有漏字的、添字的要随时注意纠正,同学们也会随时注意提醒,及时表扬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师:从刚才同学的读书中,你们都听懂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听出了同学们都非常高兴!)
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高兴吗
(学生回答:因为这里有“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这里有“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的同学,这里还有“鲜艳的服装、欢唱的小鸟、敬爱的老师、高高飘扬的国旗”,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师:你们都说得很对,老师在读的时候,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很多小学生,穿着鲜艳的服装,走在阳光下,走在校园里。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幅画面,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读第1自然段吧。
(生读第1自然段。)
2.抓住典型,训练语言。
师:同学们请看这句话——“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你能说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吗 (课件出示这句话。)
(学生回答:都有一个“有……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真会发现。这种句式就是:
PPT出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学生回答:我们班上,有的姓刘,有的姓王,有的姓唐,还有的姓赵。)
师:再仔细看看,“的”字是放在后边的,谁能帮他改改。
(学生改为:我们班上,有姓刘的,有姓王的,有姓唐的,还有姓赵的。)
师:这就符合要求了,谁再说说
(路边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紫的。)
师:你说的句子符合要求,但是,老师还能把你这句话改得更美,你听听:路边的野花,有鲜红的,有雪白的,有淡黄的,还有深蓝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复述这句话。(全班复述。)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
(生齐读,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师:大家再看这句话: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课件出示这句话。)你又能发现什么
(生异口同声地说:都有一个“向”。)
师:(故作惊讶)啊,同学们,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个句子的特点,真棒!动动手,在课文中画出来吧。(生勾勾画画。)
师:同学们,你们看课件:(教室窗外有一株高大的洋槐树,树上有一只小鸟)如果我们想和小鸟打个招呼应该怎么说呢 (学生:“我们向小鸟打个招呼,说:‘小鸟,你好!’”)
师:你想和敬爱的老师问个好,怎么说
(学生:“我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老师,您好!’”)
师:请你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学生望着课件上的国旗,举起自己的小手,行标准的队礼。)
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1.出示“晨、汉”等生字,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师:现在我们进行“我指你读”的游戏。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几个是形声字,如“晨、装、枝、静”等,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生字的特点,让学生运用给生字注音、找音序、找部首、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个别指导。
5.组织全班同学评价生字书写情况,激励大家把字写得更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理解: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师:“钟声”展现出这所小学独特的“美丽”,在文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板书:钟声)
2.学习第3自然段。
(1)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句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教育。
出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可试着让学生模仿着说句子,如“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画画、唱歌”“教室里同学们的民族不同,但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相同的”等。
师:注意本段有一个特别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思考带“!”这句话的作用。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和赞美。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是一家人。
(2)教师读“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动物们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住了。)
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小动物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突出了这所小学的特色,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学生们读书的认真、有声有色,连小动物们都心生羡慕之情,前来看热闹。)
(3)师:怎么读呢 练习读读。(要小声读,读出小动物此时的心情。学生试读,教师示范读。)
(师生齐读: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师:真美啊!就连小动物都来听同学们读课文呢,如果要让你来写一写教室窗外安静的情景,你能写吗
例如:我看到一只小蜻蜓在窗外,我就说:“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小蜻蜓飞来停在我们的窗台上,安静地听我们读课文!”
师:那大家把你想到的安静的情景,写出来吧。
(生写,师巡视,注意辅导写作比较差的学生。示例: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小柳树绿绿的长辫子也不摇了。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小蜜蜂也不嗡嗡嗡地叫了。)
(4)师:下课啦,同学们要出来玩儿啦!他们会玩儿些什么呢 来,我们一起来读读。
(学生读: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师:这次,老师听懂了,老师听出了喜悦,下课了,开始热闹起来,就像你们下课出去玩儿一样。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师生齐读:下课了……)
小结:同学们,以上内容写了上课时孩子们读课文,窗外的安静;下课了孩子们在玩耍,小动物看热闹。
(生齐读,读出了本段一波三折的特点。)
3.我们一起研读最后一段。
PPT出示: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美丽的学校、欢乐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欢乐的小学吗 你愿意赞美它吗
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
(学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课文。)
师:课文在结尾处为什么要写“古老的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 (学生答:这些事物都带有很明显的民族特色,可以从中体会这个小学的特点。)
三、畅谈收获
1.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拓展延伸。
举办“民族风情”展示会。
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就依据我们收集的有关资料,举办一次“民族风情”展示会,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视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可爱的小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不足之处] 课文读的遍数少。三年级的孩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目标之一,但是课堂上什么时候读,老师指导的时间多少,我还没有把握好,而且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很肤浅。
[再教设计] 我将采取补充相关的资料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所学校的特点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