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25 18: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五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溶液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所以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之和。
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3、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A.溶液无色透明   B.溶液均一、稳定  
C.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
4、将少量的(1)菜油(2)醋(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形成悬浊液,____形成乳浊液,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溶质溶剂溶质和溶剂质量DB(4)(5)(1)(2)(3)知识回顾:【思考】给你一杯水,这杯水中能不断溶解蔗糖吗?这说明什么?
结论: 不能。
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下,溶质能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一、物质的溶解性 一、物质的溶解性 (一)、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提出问题: ?
2、建立假设:①与溶质种类有关;
② ;
③ ;
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简述实验方案)与溶剂种类有关与温度高低有关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溶解性一、物质的溶解性 (一)、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提出问题: ?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简述实验方案)
4、实验结论: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种类
外因:温度 (影响气体的溶解度还有气压)哪些会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一、物质的溶解性 (二)、活动: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结论:溶解时放热的有: ;
吸热的有: ;
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有: 。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等硝酸铵、氯化铵等食盐、蔗糖等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 充分溶解后,如果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2.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思考】 如何将一杯未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如果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能否将它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呢?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其中,改变温度是大部分溶液适合的,也有例外。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变
3、 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
结论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讨论:都是食盐水溶液, 在同一温度下,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比哪个浓?结论2: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种溶质的溶液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3、 浓溶液和稀溶液:练一练:1、在 下, 的溶剂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均一、稳定、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较浓的溶液
C、饱和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
D、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要使某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倒出部分溶液 D、增加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