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31 00: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练习)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
A.跳楼逃生 B.乘电梯离开 C.就近躲避
2.在平房中,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A.进入室内
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C.躲在卧室里
3.如图所示,由于发生地震时地壳内岩石层发生( )而形成的。
A.拉伸断裂 B.挤压变形 C.岩浆堆积
4.地震发生时,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立即切断电源 B.在楼上时可以跳楼 C.在结实的家具下躲避
5.如图所示,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疤痕”,那么它形成于强烈的( )
A.火山喷发 B.陨石撞击 C.地震
6.如图所示,小科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然后把手放在纸上,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会形成褶皱。这一叠纸代表的是( )。
A.土壤 B.岩层 C.地幔
7.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的下面
B.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C.让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关闭煤气
8.假如地震来了,( )做法是正确的。
A.高空跳窗逃生 B.乘坐电梯 C.躲在卫生间的墙角里
9.下图的操作,模拟了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你认为模拟的是( )。
A.火山喷发 B.风化 C.地震
10.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子中的泥代表( )。
A.岩层 B.岩浆 C.土壤
11.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少地震的国家之一
B.地震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C.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12.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的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下列的解释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外星人把海洋生物带到了喜马拉雅山,后来变成了化石
B.海洋生物化石被人类遗弃在喜马拉雅山
C.在远古时代,现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
二、填空题
1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有时会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
14.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__(填“地壳”“地慢”或“地核”)。
15.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6.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在松软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_。
17.地震一般发生在________(填“地核”“地幔”或“地壳”)内。
18.地震是由于____________引起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地幔、_______三部分。
19.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_______(填“地核”、“地壳”或“地幔”)。
20.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________(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三、判断题
21.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
2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
23.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改变。( )
24.由于地壳的运动,相互挤压会使岩层发生弯曲。( )
25.地震带来的危害很多,如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
四、综合题
26.把一个漏斗插入一个干燥的小塑料瓶瓶口,灌入一至两勺苏打水。把瓶子放到一个大的盆子里(防止喷出来的水弄湿地面)。缓缓加入一杯白醋。同时加入几滴食用色素就可以得到一座彩色的“火山”。白醋和苏打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很多泡沫,泡沫会冲出瓶口(瓶子越大,需要的醋就越多),形成“火山喷发”。结合实验,说一说火山是怎么产生的。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大多发生在地球构造板块的边缘。地震对某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不同叫做地震烈度,根据影响大小,可以将地震烈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下列是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1级 没有感觉。
2级 室内个别静止的人有感觉。
3级 室内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门、窗轻微作响,悬挂物微动。
4级 家内多数人有感觉,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门、窗、器皿发出声响,悬挂物明显摆动。
5级 室内人普遍有感觉,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门、窗、屋顶、屋架颤动,灰土掉落,不稳定器物翻倒。
6级 惊慌失措,仓皇逃出。多数房屋损坏,个别砖瓦掉落、墙体细裂缝。河岸和松软土地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烟囱出现轻度裂缝。
7级 多数人仓皇逃出,多数房屋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河岸出现塌方,饱和砂层喷砂冒水,松软土地裂缝较多,多数烟囱被中等破坏。
8级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大多数房屋结构受损,需要修理。干硬土地上出现裂缝,大多数烟囱被严重破坏。
9级 坐立不稳,行动的人可能摔胶,大多数房屋墙体龟裂、局部倒塌、修复困难。干硬土地上许多地方出现裂缝,基岩上可能出现裂缝,滑坡、塌方常见。烟卤出现倒塌。
10级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于不稳状态的人会有被抛起感。大多数房屋倒塌,山期和地面断裂出现,基岩上的拱桥破坏。大多数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
11级 大多数房屋被毁,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常见山崩,基岩上的拱桥毁坏。
12级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地震时会产生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5~7千米/秒,破坏力较弱,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大约为3~4千米/秒,破坏力比纵波强,纵波与横波在相遇后互相干扰产生混合波——面波,传播速度最慢,破坏力最强,能够引起剧烈的摇晃,是造成房屋等建筑物强烈破坏最重要的因素。
27.从下图中看到,小圆点多出现在地区板块的交界处,而这些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图中A、B、C三处划线部分,( )不是处在板块的边缘。
28.关于横波、纵波、面波传播速度快慢排序正确的是( )。A.横波>纵波>面波 B.面波>纵波>横波 C.纵波>横波>面波
29.下面是某网站发布的一则新闻,请关注题目,结合中国地震烈度表,分析该网友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应该在( )。
A.1级-3级 B.4级-6级 C.7级-9级
30.地震时,如果来不及到室外,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趴在床沿下或坚固的家具附近
B.站在阳台上等候救援
C.迅速进入厨房、厕所等开间小的地方
31.下列选项中,( )和地震属于内力作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A.火山爆发 B.风力 C.流水
地震的研究。
如图,小明和几个同学正在做模拟实验,研究地震的成因。
A.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B.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C.观察发生的现象
D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32.请将实验步骤进行排序( )。
33.请将实验中的材料与模拟的对象连接。
两半拼接的小盒 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铺在小盒中的泥 两个板块
拉开或挤压 岩层
34.迅速挤压小盒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为两小盒因碰撞发生褶皱、弯曲。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它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 )的。(填“剧烈”或“缓慢”)。
35.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迅速坐电梯离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B
7.B
8.C
9.C
10.A
11.A
12.C
13. 地震 火山
14.地壳
15. 火山 地震
16. 快 慢
17.地壳
18. 地球的内部运动 地壳 地核
19. 地壳运动 地壳
20.剧烈的
21.×
22.√
23.√
24.√
25.√
26.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下岩浆从底壳薄弱的地段冲出表面,形成了火山。
27.A
28.C
29.B
30.B
31.A
32.BADC
33.
34. 地壳运动 剧烈
35.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