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检测)
1.“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2.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的含义是
A.学术思想上的不同观点可以自由争论
B.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C.鼓励各种戏剧流派的创新发展
D.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2006年起,我国将彻底免除农业税。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决策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我国的农业税最早确立于什么时候?
A.夏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4.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为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5.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6.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
A.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 B.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暴露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7.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只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B.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D.切实推动新型的区域外交合作
8.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导致政协职能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9.有学者指出,新中国在安全方面面临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朝鲜战争,它严重地消耗了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第二是周边安全环境恶化,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亚洲实施遏中国的政策。因此,朝鲜战争结束后,为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
A.不结盟的政策 B.“另起炉灶”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 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美国随后的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1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说:“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他的意图是
A.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的外交空间 B.切实推行新型的区域外交合作
C.消除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 D.阐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2.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国方面提出的“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写入《联合公报》中。这表明了
A.美国改变了霸权主义策略 B.中美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C.中国坚持一贯性外交原则 D.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消除
13.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A.加强备战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
B.发展内地经济以推动均衡发展
C.改变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
D.拉动内需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1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1956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D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A.A B.B C.C D.D
15.读下图
据此判断,该场景( )
A.反映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中国民主建设特点 D.标志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16.1972年3月,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猛烈攻击中美最高级会晤的“反苏”特征,指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同北京成交”而“牺牲越南人民”。促进美国要改善对华关系的,是“北京的反苏政策而不是对这个地区和平的关心”。这说明
A.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世界旧格局 B.苏联成为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C.美国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 D.美苏两家平分世界的时代结束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组成。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斗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定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恩来说:“国民党改组后,由于我们党的努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全国大大发展起来”,”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正是由于共产党的推动,国共两党密切配合,有效地发动了工农群众。在北伐前期,蒋介石、鲍罗廷、陈独秀等人,确定了首先以主力进攻吴佩字,而后消灭孙传芳,最后相继讨伐张作霖及其他军网势力的战略方针,和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原则。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摘自李晓红《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
材料二1935年12月27日,在中共中央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系统地、精辟地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他指出,中国正处在大变动的前夜。要准备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我们必须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一战线。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江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摘编自程中原《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三 第一届政协特邀人士中: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宋庆龄,建筑专家梁思成,同盟会元老张难先;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忠庆,教育总长章士钊;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张治中,部力子;国民党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等;此外,还有教育、科研、戏剧、老解放区民主人士、英雄模范人物、少数民族代表……由于周恩来身体力行和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各部门涌现了一大批政策观念强、民主作风好、在党外人士中有威信的领导千部,所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许多人与中共肝胆相照,视战部如自己的家,对党无话不谈,真可谓是统战工作的黄全时代。
——摘编自黄锦华刘昱《周思来与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其最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毛泽东阐述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
B2.B3.B4.D5.B6.C7.A8.C9.D10.D11.A12.C13.A14.D15.C16.A
17.(1)原因:议会传统与政治文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议会的政治地位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制度。
(2)特点:与当时国内形势密切相关以法律为依据自下而上的层层递进选举。
意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适合我国国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18.(1)原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工农群众的支持: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策略原则。(任答两点即可)最大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背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立在陕北;包括国民党内部部分力量在内的爱国民众不满蒋的不抵抗政策,举起了抗日反蒋的大旗;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任答两点即可)
(3)特点:政协代表的广泛性;统战工作成绩显著。原因:周恩来的身体力行和高度重视:一大批重视统战工作干部的推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