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3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31 10:4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一年级第一册课文
语文园地六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分场合说话,知道在课堂发言时候要大声说话,在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
“语文园地六”共编排了“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四个栏目。“字词句运用”通过读一读,连一连,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朗读有关方位的儿歌,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借助太阳辨认方向。“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建筑物的招牌认识汉字。“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古诗《古朗月行(节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大人一起读”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朗读儿歌《谁会飞》,了解鸟、马和鱼的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
2.认识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
3.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借助太阳辨认方向。
4.利用建筑物的招牌认识汉字。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
6.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了解鸟、马和鱼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儿歌。
【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兔子的头饰。
2.课文插图、“我会说”中的词卡。
3.准备水果图和虎王图作为奖品。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道在课堂发言时候要大声说话,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图,引导学生:图中同学在做什么?(他们在讲故事,听故事。)讲故事的同学应该怎么做?听故事的同学又应该是怎么做?
2.揭题导入:是的,讲故事的同学用普通话讲故事,说话清楚响亮。那么,所有的场合都要大声说话吗 说话要分场合,有的时候大声说话,有的时候要小声说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时候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3.教师领读课题“用多大的声音”,学生跟读。
【教学说明】
复习讲故事的要求,揭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借助插图,明确要求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
2.学生讨论交流:在图书馆、办公室,要小声说话,在班上讲故事时,要大声说话。
3.教师出示句式,学生练习说完整的话。
(1)请问,这里有人吗?
(2)老师,我在教师捡到一块橡皮。
(3)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4.追问:还有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5.教师小结:不管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我们要有礼貌,要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教学说明】
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为下个阶段的说话实践做准备。
三.小组合作,联系说话
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练习说话吧!
2.小组合作表演,练习小声说话。
情景一:在图书馆里小声询问座位。
情景二:在教师办公室小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情景三: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候小声交谈。
3.指名上台讲故事,练习大声说话。
【教学说明】
创设多种场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说话,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场合用多大的声音,还知道了和人说话要讲礼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
2.朗读儿歌,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借助太阳辨认方向。
3.利用招牌,认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连一连
教师出示词语“花”和“清”两个字,指名读,齐读。
2.讨论交流“花”和“清”两个字结构上的特点。(花是上下结构,清是左右结构。)
3.出示“星、明、叶、只、色、把、尘、地”8个字,指名读,并说说它们的结构。
4.连一连,将上下结构的汉字连到“花”的篮子里,将左右结构的字连到“清”的篮子里。
5.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教学说明】
合作探究汉字结构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合作精神。
二.读一读,背一背
1.教师出示生字“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2.学生借助拼音 ,自由读儿歌。
3.指名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齐读。
4.进行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太阳”。学生面向“太阳”配上手势练说。
【教学说明】
运用多种方式认读词语,朗读儿歌;通过游戏,学会借助太阳辨认方向。
三.展示台
1.(出示一些建筑物的图)教师:你们认识这些地方吗?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2.交流: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建筑物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3.教师给建筑物上的汉字注音,学生自由拼一拼,读一度。
4.教师再次出示建筑物的图片,要求学生读出建筑物的名称。
5.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其他建筑物的名称。
【教学说明】
通过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古诗《古朗月行(节选)》。
2.和大人一起读儿歌《谁会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教师在黑板上画“太阳”,学生面向“太阳”找方向
【教学说明】
借助“太阳”辨认方向,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
2.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教师引导: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小时不识月”,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呼作白玉盘”,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青云端”,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4.学生尝试背诵古诗。
5.师生配乐诵读古诗。
【教学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古诗意思,积累古诗。
三.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示范朗读儿歌《谁会飞》。
2.出示课文插图,认识“鸟、马、鱼”等字的读音。
3.教师一句一句带读,同时示范做“鸟飞”“马跑”“鱼游”的动作。
4.师生一起表演读。
【教学说明】
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认识“鸟、马、鱼”三个字;通过教师带读、表演读,帮助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
四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