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30 10: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 7个字,会写 15个字。了解中国神话故事。
2.能通过想象想象画面。
3.能从文章中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 7个字,会写 15个字。能从文章中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资源准备:
电子白板相关软件、投影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神话故事图片引导学生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
2.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穿越回那个美丽的神话世界。
3.板书,屏幕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
二)、生字检查
1.检查同学们生字的掌握情况,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2.和同学们玩个游戏,老师轻读,学生重读,老师重读,学生轻读。
三)、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思考:“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中心句
四)、精读课文
1.盘古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世界的呢?
2.带着思考,解决三个问题,学生听视频朗诵(前两个自然段)
①很久以前的宇宙什么样子?
②盘古做了什么?
③什么变成了天?什么变成了地?
3.师:很久以前的宇宙什么样子?
生:“混沌”师:“混沌”是什么样子?
师:在混沌中沉睡了一位巨人盘古,他做了什么?
生:开天师:“劈”和“巨响”说明了什么?
(一位学生演示,全班带着动作朗读)
师:(动画演示)天和地的形成,反义词的作用是什么?
4.板书:开天辟地
五)、感受课文
1.师: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做了什么?带着思考,大声朗读三四自然段。
2.师:能不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盘古的动作?
板书:顶天立地
3.师:盘古支撑了一万八千年,时间很久,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生:坚持不懈。
学生模仿盘古顶天立地的动作,体会盘古支撑天的艰辛。
4.师:盘古仅仅支撑了一万八千年吗?
(抓住变与不变,引导学生发现不变的是盘古的动作和为民造福的决心)。
5.师:到最后天地终于形成了,盘古也累的倒下了。
(抓住关键词“精疲力竭”体会盘古的艰辛。)
五、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1)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3)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5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1)读一读,说说你读了这段话后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神话故事的神奇。
4.师:盘古倒下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带着思考,默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5.师: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盘古的身体还有可能又哪些神奇的变化?(小组讨论,想象画面)
6.交流想象的画面。
板书:化为万物
7.师:你有什么想对盘古说的?(交流)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9.学完本课后,对神话故事有什么感受(神奇,想象力丰富),前后照应,加强学生对神话故事的了解。
10.联想生活中的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英雄(革命烈士,医生军人)
六、课后作业
阅读其他的中国神话故事,下节课一起交流。
七、板书设计
12.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无私奉献
化为万物
八、随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再回答问题。
巨人_______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_______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_______变成了太阳;他的_______变成了月亮;他的_______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_______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_______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_______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问题:
1.仿照给出的例文,续写一句话。
2.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最后倒下身化万物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开天辟地的坚定与决心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是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生动,发展语言,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学难点是要让学生读文感受,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领悟课文主题。
2.在课堂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如"抡斧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天地分开后发生的变化,也是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加以体会,特别是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的身体还有可能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祖国文字的魅力及盘古的不朽精神。
3.加强感受,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以及顶天立地的感受,让学生做劈的动作感受盘古的力量以及坚定和决心,让学生做顶天立地的动作感受盘古支撑天地的不容易。
4.小组讨论,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变化"这节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发挥想象,同学间启发合作,想象盘古身体的其它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本节课的作业我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去完成哪些内容,而是让学生说说学习本课后回家想做些什么,其实学生所说的如:想再读一些神话故事,想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想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等,这些正是老师要安排的作业,而学生却自主地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几点是本节课的一些亮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第三自然段的处理可以再紧凑些,也可以通过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得再充分些,老师的讲解少一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本节课拖堂两分钟,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以改进的地方,争取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得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