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主题2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课时)
The Spher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单元 行星地球
2020
沪教版
主题2 地球的圈层结构
CONTENTS
01 地球内部圈层
02 地球外部圈层
02 导入新课
图中包括哪些地理事物?
他们与地球的外部圈层有何关系?
02 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02 地球外部圈层
思考:有人认为岩石圈也是外部圈层,你怎么看?
02 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
地球的最外部,范围较广,在2000~3000千米高空、地下的土壤和某些岩石中均有少量分布。由于地心引力作用,绝大部分气体集中在离地面50千米的范围内,其中50%的气体又集中在地面以上至6千米以下的低空大气层中。
大气圈的作用:
遮阳伞、保温被、防弹衣
02 地球外部圈层——水圈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和地下,共同组成水圈。
水圈的物质运动和循环影响了地球上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水体能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流水能塑造地表形态,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与演化。
水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载体 , 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02 地球外部圈层——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2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层,厚度很薄,被形象地称为“生物膜”。
生物圈是地球大气、水和岩石长期演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参与了对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改造,对地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具有特殊作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02 地球外部圈层
自然景观涉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1.找出照片中主要事物,如山、云、山顶积雪、湖泊、草、树木等
2.将找出的事物按照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进行分类
3.思考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山体
云层
树木
积雪
湖泊
草本
生物圈
大气圈
水 圈
岩石圈
范围最广
内外联系纽带
连续但不规则
最活跃
02 地球外部圈层
生物圈
大气圈
水 圈
岩石圈
尘 埃
降水、风能
矿物质
水
降水、热能
水汽、热能
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
氧气等气体
有机物
无机物
有机物
水、无机盐
02 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小结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 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
C.各圈层的活跃程度 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2.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 )
A.横波、纵波都变快 B.横波、纵波都变慢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 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3.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位于 ( )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③层 D.图中①层
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 ( )
A.A B.B C.C D.D
5.图中A圈层 ( )
A.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C.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图中B圈层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地球内部的能量 B.太阳辐射 C.地球的引力 D.人类活动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为大气圈 B.A为水圈
C.D、E 合称岩石圈 D.B为文化圈
8.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 )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D层 D.图中G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