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节
The water cycle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了解不同区域水循环的时空分布规律。
地理实践力
结合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人地协调观
形成正确的水资源观。
本节知识结构
structure of knowledge
将进酒·君不见
李白 (唐)
问题
黄河之水真的像诗人说的那样“奔流到海不复回”了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导入
01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 概念
思考:
结合P46页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水循环?
水循环有哪些类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水循环的过程
对照示意图,说一说海陆间循环的过程。
【问题1】
水汽输送
蒸发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 水
下渗
2、水循环的过程
对照示意图,说一说陆地内循环的过程。
【问题2】
蒸发
降 水
蒸腾
2、水循环的过程
对照示意图,说一说海上内循环的过程。
【问题3】
蒸发
降 水
活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一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3.3)。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参考回答:
砂石覆盖层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慢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活动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一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3.3)。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参考回答:
由图可以看出,砂田蒸发量较裸田小,砂石覆盖层可以减弱土壤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弱蒸发。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活动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一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3.3)。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参考回答:
由图可以看出,相同深度,砂田含水量较裸田更大,砂石可以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抑制蒸发,起到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作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0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刚好相等
同时,不断地进行着循环运动
意义之一
水循环
促进各种水体更新;
维持全球的水平衡。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9700年 2500年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水循环不断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但是,如果人类用水过多,
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
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意义之二
这里是尼罗河三角洲,它是尼罗河携带泥沙不断在入海口淤积形成的。
意义之三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在蒸发、水汽输送、降雨的过程中
不断产生着热量交换
意义之三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意义之三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意义之四
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小结
①“维持”——全球水量的 。
②不断促进陆地 的更新。
③是地球上 和 的重要过程
“缓解”——不同纬度 不平衡的矛盾。
“联系”——海陆间的 。
“塑造”—— 。
④影响全球的 和 。
主要纽带
动态平衡
热量收支
地表形态
物质迁移
能量转换
气候
生态
淡水资源
塞纳河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自学窗
河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湖泊或大海,但是直到17世纪之前,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对河水来源的合理解释。许多人都认为降水量太少,不能成为河水的主要来源。
法国水文学家佩罗通过3年的实地观测,计算出塞纳河流域的降水量,并估算出河流径流量。他发现,塞纳河流城的年降水量是年径流量的6倍。1674年,佩罗在《泉水之源》一书中公布了这一成果,这是人们首次通过定量的方法证明降水是河水的主要来源。后来,佩罗的结论得到科学精密观测的证实。
学以致用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不影响地表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解析:
第1题,结合图分析,a为水汽输送,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e为蒸发。
第2题,水循环的过程在不断地产生淡水,维持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水循环使得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并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答案:1.C 2.D
3.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
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
③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调节a B.调节e C.增加f D.增加d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实现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如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解析:
第3题,由题干可知,“雨水花园”的作用是集水(或汇水),增加下渗,①对于雨水花园作用的表述错误。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③错误。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a为地表径流环节,d为降水环节,e为蒸发环节,f为水汽输送环节。通过题干材料对“海绵公园”建设原理的描述,可以确定其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答案:3.D 4.A
5.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增多 B.b增多 C.c减少 D.d减少
6.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 )
A.枯水期水位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水质变差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5~7题。
解析:
第5题,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多,b减少,c增多,d增多,故A项正确。
第6题,植被浅沟可收集雨水。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第7题,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有调节作用,流量和流速会更加稳定。
答案:5.A 6.B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