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敕勒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 敕勒歌(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30 10: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
【教学目标】
1.在指导朗读中,读准字音,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长沙有什么好山好水?
生:岳麓山
生:橘子洲头
师:在什么江上?
生:湘江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山有水的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小朋友们眼睛都亮闪闪的,都是湘江水养育的。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看谁的眼睛亮。
生:牛羊
师:他看到了成群的牛羊
生:草原
师:他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生:蓝蓝的天
生:还有一条看不到尽头和起点的河
师:她看到一道弯弯的、蓝色的,像彩带似的河流,看不到尽头。说的真好。
生:还有白白的云。
师:蓝蓝的天空上还有白白的云。
师:这里的风景和长沙的风景一样吗?你更喜欢哪里的风景?
生的说法不一。
师:我们来听听草原人是怎么歌唱草原的。竖起你的小耳朵,想想草原人歌唱草原和我们长沙人歌唱长沙有什么不同。
二、以歌引诗
播放《敕勒歌》歌曲
师:草原人唱的这首歌和我们平常听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生:唱得很慢。
师:因为草原非常辽阔,声音传过来很悠扬。你是小小音乐家,耳朵好。
生:音乐很沉重
师唱部分曲,生惊叹鼓掌。
师:对啊,这首歌音很重,不像我们唱歌轻飘飘的。小小音乐家,好极了。
生:他的声音很高。
师:非常得高亢,辽远,因为草原太大了,想传得远,就得唱得高。
生:声音拖得很长。
师又唱部分曲示范
师:刚刚同学们讲的很慢,抒情,很重,高亢辽远,音拖得长,传得非常地悠远,这就是草原民歌的特点。你们真会听!好极了!语文课也得懂音乐,文学和艺术是连在一起的。
三、指导朗读
师:谁会读这首诗?看看谁能把草原的特点读出来。
生读,读得一般。
师:这是长沙人读的,不是蒙古人读的,谁再来读读看?
生拖长了声音读。
师:他已经从长沙出发了,快要到内蒙古了,再来。
师:这个“野”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e”,一个是“ya”,读“ya”更押韵。你猜猜看,老师更喜欢读哪个读音?
师进行范读,生齐读。
师:基本上都到了大草原了。都预习了吗?老师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如果你会教给我了,就是我的老师。
三、理解诗意
师:“敕勒”是什么?
生:“敕勒”是一个少数民族
师:你是我的老师。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生:白族、满族、傣族、彝族......
师:“敕勒”是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现在它叫做“维吾尔族”,所以“敕勒”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懂了吗?那么“川”我又不懂了。
生:大平原
师:“川”可以组哪些词?
生:山川(板书: 川:山川)
师:这里的“川”指的是河流。还有吗?
生:冰川、名山大川、山川水秀......
师:有一个词叫“川流不息”,都是河流的意思。还有一个词叫“一马平川”(板书:一马平川),指的是“平原”。那么敕勒族是不是生活在河里面?如果是的话,那敕勒族就不是人,是鱼虾了。这里只能是——
生:平原、草原
师:你们朝远处看,看到了什么?
生:人山人海,一堵墙。
师:但是在大草原上看,往北看,全是绿草。再往北看,你看到了一座什么山?
生:阴山
齐读“敕勒川,阴山下”
师:在阴山的衬托下,草原显得格外的辽阔。草原大不大?会场没法和草原比,在城市里看到的全是楼房,但是在草原看到的都是草,这就是草原的特点。
生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这里又有一个词我不理解了。“穹”是“穴宝盖”,“庐”是广字头加一个户字。“穹庐”是什么意思,哪个小老师来教我?(板书:穹庐)
生:蒙古包
师:奇怪了,蒙古人怎么把天比作蒙古包呢?(板书:天似_________)
生:天就像蒙古包盖在蒙古的草原上。
生:天很广阔
师:那蒙古包呢?
生:蒙古包也很大。
生:蒙古包的顶是圆的,古人说:天圆地方。
师:你太厉害了!蒙古人睡在蒙古包里,是圆圆的,天也是圆圆的。天是放大了的蒙古包,蒙古包是缩小了的天。他们用最熟悉的蒙古包去比喻天,所以他们说天似——
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笼盖四野”,它可以把四周围全笼盖起来。“四野”和“田野”同不同步?
生:田野有尽头
生:田野是种庄稼的
生:田野是被耕种过的的
师:而“四野”呢?
生:是田野的四倍
师:全体起立,如果我们这个集体是“田野”,那么“四野”就是无边无际的。一起读——
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蒙古人把天比作“穹庐”,那么咱们长沙人会把天比作什么?
生:天似海洋
师:都是蓝蓝的
生:天似宇宙
师:再想想看,这个比喻不够恰当。
生:天似银河,草坪,太阳......
生:天似地板
师:天像地板一样滑滑的,五彩的,这个很奇特。
生:天似锅盖
师:很奇特,说说理由
生:天像锅盖一样照着地,我还照着“天圆地方”说的
师:他用生活最常用的事物比喻,很好。还有吗?
生:天似长江,黄河......
师:我们的天是会变化的,晴天像什么,雨天像什么,有密密的云的时候像什么?有早上的朝霞的天像什么?不同的天是不一样的,谁再来说?
生:天似白云
师:天上有白云,厚厚的白云盖在天上,像什么?
生:天似火焰,乌云,枪
师:蒙古人把天比作“穹庐”,请刚刚发言过的同学起立,一个个再重复一遍,天似——
生:火海、灯光、喷泉、死海、地板、锅盖、草莓、游泳池、黄河、火焰。
师:我们的同学有这么多种比喻,你们比诗人更厉害。一起读。
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天是什么颜色呢?“苍苍”,苍苍是什么头?(板书:苍苍)地上的青草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色的。
师:那你想一下,草原的天在绿色草地的映衬下,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色的
师:蓝色加一点绿色,叫青蓝色,所以草原的天是青蓝色的。在这里,用了几个“苍”?
生:两个“苍”,齐读“天苍苍”
师:然后又用了重叠的词,叫“茫茫”(板书:茫茫),也是草字头,什么意思?
生:无边无际
生:一眼望不到边
生:非常的大
生:一望无边,没有尽头
师:这就叫“野茫茫”。这首诗特别好玩,不用一个字“苍”、“芒”,而用两个字“苍苍”、“”茫茫,说明特别蓝,特别辽阔。一起读——
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孙老师又有不懂的了,为什么没风的时候牛羊看不到,起风的时候却能看得到了?
生:因为草很高,能把牛羊遮住
师:那风一起呢?
生:会把草吹得斜斜的,牛羊就露出来了。
师:草原的草怎么样
生:茂盛、肥美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桌子是草,你们是牛羊,没风的时候,你们全在草下面。你们躲到草下面去。听孙老师读,起风的时候你们就出来了。
师朗诵,在最后一句前加了拟声词“呼——”,生坐直。
师:一个个长得这么肥,好肥的牛羊。全体起立,我们朗诵一遍后,就把它背下来,好不好?
生齐读,面向老师背诵。
师:我看谁背的有感情,像蒙古人赞美自己的家乡那样。
四、知晓体裁
师:我很奇怪,如果孙老师来写这首诗,会写“敕勒诗”,为什么这里是“敕勒歌”呢?
生:因为这首诗是歌变过来的
生:像歌一样
生:这是歌词
生:这是敕勒族的民歌
师:对,这是民歌,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了。我们再来听另一个小朋友唱的版本,我们一起打着拍子来唱。
师生齐打拍子,一起吟唱。共唱了两遍。
五、创作《长沙歌》
师:多么好的歌啊。蒙古人赞美自己的家乡,创作了一首《敕勒歌》,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创作出一首《长沙歌》?长沙城,谁来加?
生:真美丽
师:把旁边的山水加上
生:楼房高
师:也不错,长沙的小朋友聪明。
生:楼房多
师:我们长沙旁有一条什么江啊?我们可以这么说:长沙城,湘江旁。”江似什么“?
生:江似凤凰
生:江似神龙
生:江似野马
生:江似丝带
生:江似巨蟒
生:江似猛虎
生:江似云海
生:江似雄狮
师:在这么多种比喻中,我最喜欢”江似神龙“,江似神龙,穿过,或者绕过,谁来加?
生:穿过大桥
生:穿过大山
生:穿过长沙
师:长沙古代也叫”古城“(应该是潭州吧?),所以可以说:穿过古城。我们已经创作一半了。
生:长沙城,湘江旁。江似神龙,穿过古城。
师:天怎么样?
生:天蓝蓝
师:水怎么样?
生:水清清
师:谁再接?
生:总有一天看育英(该生是育英小学的学生)
师:你太爱学校了!你可以成为育英小学的形象代言人!谁跟他加的不一样?
生:长沙城啊多美妙
师:语感真好
生:长沙每天会更美
师:长沙明天会更美
生:山清水秀真美丽
师:真好
生:名山大川好美丽
师:也好
师:昨天我在南昌上课,南昌的小朋友说:云开日出见楼房。我们一起把长沙歌朗读一遍。
生:长沙城,湘江旁。
江似神龙,穿越古城。
天蓝蓝,水清清。
师:谁不夸俺长沙好?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歌咏了大草原的歌,通过朗读,我们感受了草原的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体会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北方的大草原看看哦!好了,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