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等3个字,理解诗句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句式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等3个字,理解诗句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夸张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句式练习。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二首》,先学习《夜宿山寺》,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抽生读。发现《夜宿山寺》这个题目成了绕口令,平翘舌音纠缠不清。于是引导孩子先理解古诗的题目。
师:有一座寺庙在哪里?
生:在山上。
师:山上的寺庙,我们就叫山寺。大家一起说,山寺。注意说准平翘舌音。
生:山寺(说两遍)。
师:李白在一个黑夜,来到这寺庙里,住了一晚上,叫什么?
生:夜宿。
师:有个字表示过夜的意思,是哪个?
生:宿。
师:你还可以给它组什么词?
生:住宿,宿舍,风餐露宿……
师:那“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
生:李白在山上的寺庙里住了一晚上。
生:李白在山上的寺庙里过了一夜。
生:李白怎么会在山上过夜,不回家里呢?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怎么来到这里的呢?
生:李白想来这里逛逛走走。
生:李白有自己的远大志向。
生:李白那时候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他还想去做官。
师:哦,他恰好来到这里,天色就黑了。于是就住到这里了。
师:李白这一晚,在寺庙里都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读诗。
生齐读。
生:李白看到了星星。
师:书上说的是什么?
生:星辰。
师:星辰是什么?
生:就是星星。
师:他看到了怎样的星星?
生:他看到了一闪一闪的星星。
生:他看到的星星比我们看到的星星要大一些,因为楼很高,离星星要近一些。
师:他还看到了什么?
生:高楼。
师:诗中说的是什么楼?
生:危楼。
师:什么叫危楼?
生:就是高楼。
师:不是危险的楼吗?
生: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课前预习了解到的。
师:很好。这个危,原本是指人在山巅或山崖之上。指的就是高。把“危”字用三角符号标出来。你从诗中哪里看出楼高的?
生:第一句说楼有百尺高。
师:你真会读诗。那我们把楼的高读出来。
生齐读。
师:百尺有多高呢?
生:我了解到古时候一尺有三十几厘米。
师:那百尺就有三十几米。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三米左右。百尺就大约有十多层楼那么高。古时候有没有我们现在这样高的楼房?
生:没有。说明李白现在站的这座楼是非常高的了。
生:从画上看出,这座楼还是在最高的山峰上的。
师:那就感觉更高了。我们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楼的高。
生:高耸入云。
师:现在请大家站起来,我们不是在教室里了,已经站在李白站的这座高楼上了。我们就是李白,把这种高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危楼高百尺。
师:看看插图,找到李白在哪里,他会在这么高的楼上会看到些什么?
生:他看到翻滚的云海。
生:他看到密密层层的的树林。
生:他可能还看到了瀑布。
师:再抬头往上看,他会看到什么?
生:他看到了圆圆的月亮。
生:他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像小孩子在眨眼睛。
生:星星亮晶晶的,像钻石一样,他很想摘一颗下来,送给自己的孩子。
师:你们看得很认真,想象得真美。这楼的确很高,感觉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了。但是能摘到吗?
生:不能,这是夸张。
师:是啊,这样是为了说楼很高很高,高得都接近天了。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师:楼这么高,李白都不敢大声说话,他认为天上的神仙会被自己打扰了。你知道天上有哪些神仙?
生:玉皇大帝。
生:王母娘娘。
生:嫦娥。
生:太白金星。
生:太乙真人。
生:哪吒。
师:哪吒是在天上,还是在海里?
生:有时候他也要去天上。天上还有他爸爸。
师:好吧,算他出差。李白很担心自己说话大声了,会影响他们。我们来读出李白的小心翼翼。
生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我们还要把声音读得低一点,不能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生再读。
师:是的,这楼太高了,离天太近,轻轻一说话,就很容易打扰到神仙。如果是我们来到这座楼上,一定只会说,哇,这座楼好高啊!而李白却把楼的高写得那么有趣——
生读全诗。
生:袁老师,我发现全诗都在写楼高。第一句说高百尺。第二句说,在楼上可以摘星辰。第三句和第四句说,高声说话都会被天上的人听到。
师:非常好。把诗读完了,你感觉到了李白的什么心情?
生:李白很尊重天上的神仙,不打扰他们。
师:看来,李白是个很有教养的人。
生:李白很悠闲,他站在高楼上看星星,还想着天上有神仙。
师:李白由这座楼,就想到了天上的神仙。难怪他会被称为诗仙,他的想象太丰富了。
总结:同学们,老师要为大家推荐一套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这套书里介绍了中国节气的名称和来历,在这套书里,我们可以知道不同节气的特点以及相关风俗。同学们,课后快去找来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