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二章第2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
问:为什么要学习测量呢?
∵ 估测不可靠。它与经验和心情都有关系。
例:从太阳下走到树荫下,感觉清凉。
但从空调房走到树荫下,就感觉十分炎热,
所以感觉不可靠,要建立完善的测量体系。
一、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
长度的主单位为“米” (m),
时间的主单位为“秒” (s)。
长度: km、m、dm、cm、mm、μm、nm
时间: h、min、s、ms、 μs
换算:1m=_____nm , 1mm=_____m
换算: 1h=____s
认识 “科学记数法”
12000 =______ 0.0052= ______
举例:
(1)4m = ____nm
(2) 2μm = ____dm
(3) 0.4 m = _____ nm
(4) 40 mm = _____m
例题:
1、 5.7 m =_____ μm
2、 60.1 cm =______nm
3、 78.52 μm =______dm
4、 930 cm = ______ m
5、 120 min =_______h =______s
6、 0.6dm =____m
面积和体积单位换算:m 、dm 、cm
m 、dm 、cm
P19
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
常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最小刻度)
1、长度测量
正确使用刻度尺:
三看:1、零刻度线; 2、量程; 3、分度值
刻度尺放正,有刻度的一边紧靠物体。(厚木尺要立起来)
读数时视线要与 尺面垂直。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P20 图2-18)
记录测量结果:准确值 + 估读值 + 单位。
(6)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1)
(2)
(3)
(4)
(5)
测量课本的宽度?
18.55 cm
测量课本的长度?
26.00 cm
用刻度尺测长度:
1、指甲盖的宽度:
2、拳头的宽度:
3、课本的宽度:
1.00 cm
10.00cm
4、估测1m:
两步长
18.35 cm
P22 完成课后练习: 1、2、4、6
1、下列长度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6 Km = 6×1000 = 6000 m
B. 6 Km = 6 Km×1000= 6000 m
C. 6 Km = 6×1000 m = 6000 m
D. 6 Km = 6Km ×1000 m = 6000 m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_____cm,分度值是___ _,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 cm,其中准确的值是___ _cm,估读的值是__ ___cm 。
【练习一】:
C
0 ~ 5
1mm
3.45
3.4
0.05
3、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420 mm B、42.025 cm
C、420.2 mm D、420.25 mm
4、用一把刻度尺测得如下数据:15. 368 m。
问: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5、小明用刻度尺四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错误的是( )
A、18.47 cm B、18.46 cm
C、18.44 cm D、18.64 cm
C
(1cm)
D
6、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
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
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
四个错误之处.
(1)
(2)
(3)
(4)
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
刻度尺没有放正
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例:用厚木尺测量正方体的边长,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D
A
C
D
B
7、测量某物长度时,得到以下数据:
15.82 cm、15.81cm、15.28cm、15.81cm、15.83cm。
求物体长度?
错误做法:5项平均得 15.71 cm
正确做法:去掉 错误数据 15.28 cm,
其余四项求平均值得15.8175 cm
15.82cm
【作业】:
1、练习册 第2节“长度与时间测量”。
8、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
甲______cm;乙______cm;丙______cm.
1.2
1.40
1.70
9、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
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0 _____;
一张报纸的厚度约3×10 ______;
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10 _____;
圆珠笔的长度是 0.135 _____;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80 ______.
-4
3
cm
m
μm
m
mm
10、下图中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
则AB的读数分别为( )
A、 A:3.80cm ,B:3.80cm B、 A:2.80cm ,B:2.8cm
C、 A:2.80cm ,B:2.80cm D、 A:2.8 cm ,B:2.8cm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