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二上2.2《买衣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二上2.2《买衣服》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31 14:1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买衣服》教学设计
课题 买衣服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买衣服》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节。教材中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教材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并能够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认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买衣服、找钱、换钱等一系列学生相当熟悉的场景,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动中,使学生不仅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而且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并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经常见到一些大面值的人民币,对 50元、100元等并不陌生。教科书呈现了4件衣服的价钱, 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购物经验和《买文具》即认识小面额人民币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在情境中初步形成合理地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通过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 结合购物情境,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正确进行换算。
难点 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1.认一认。2.换一换。二、导入新课师: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会买一些新衣服,我们一起去商场逛逛。课件出示:师:能介绍一下这些漂亮衣服的价格吗?师:上课我们已经认识了2元、5角、1分等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师:看来买这些大件商品我们需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板书课题: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自由说说。学生:不方便,这些人民币太小了。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通过交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认识人民币师: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认一认。课件出示: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字样和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正面右下角的圆点是盲点,是方便盲人识别人民币的。自国徽诞生以后,人民币上就印有或铸有国徽。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师: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二、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师:这些大额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课件出示——思考:1.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还可以换几张20元或10元呢?2.1张50元可以兑换几张10元?1张20元呢?师: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一摆。反馈: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可以换5张20元,还可以换10张10元。1张50元可以兑换5张10元。1张20元可以兑换2张10元。三、怎样付钱师:我们认识了这些人民币,现在就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课件出示:妈妈买1件,可以怎样付钱?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摆一摆。反馈:可以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师:还可以怎样付钱?反馈:(1)可以拿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2)还可以拿3张10元,5张2角;……师:购物付款有多种方法,无论用什么方法付款,需付款的总额都一样,当买的东西比较贵,用钱较多时,用大面额的人民币比较方便。接下来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与同桌合作完成。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提示: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找钱方面的问题。师带领学生根据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独自认一认。学生了解大写在生活中的用途。同桌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然后集体交流反馈。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然后集体交流。学生自由说说。同桌两人合作完成,然后全班汇报。学生独自思考,然后提出问题。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本环节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兑换人民币,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准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付款,帮助学生更深一步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之前的关系。通过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人民币的面值。2.换一换。3.妈妈有100元钱,想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钱够吗?4.拓展应用:买这个闹钟可以怎样付钱?写出两种方法。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买衣服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