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朝阳期末)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是( )
A.孔子 B.老子 C.嬴政 D.铁木真
2.(2021七上·德惠期末)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文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部典籍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墨子》 D.《韩非子》
3.(2021七上·长春期末)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子”指的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4.(2021七上·龙华期末)中央电视台聘请了撒贝宁为《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穿梭回到秦朝时期,假如以下四位思想家都还健在,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最适合被秦始皇聘任为秦朝该栏目的主持人(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5.(2021七上·澄海期末)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墨家思想的是( )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6.(2021七上·龙华期末)提出“仁者爱人”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7.(2021七上·德惠期末)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8.(2021七上·江油期末)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孩子天性,充分信赖孩子能力,放手让孩子探索与尝试。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性工作。下列思想与材料中的观点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
9.(2021七上·通榆期末)主张“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孟子
10.(2021七上·长春月考)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C.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1.(2021七上·长春月考)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12.(2021七上·长春月考)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就曾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3.(2021七上·孝感月考)“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14.(2021七上·孝感月考)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
A.全面否定 B.照搬照抄 C.全面超越 D.继承发展
15.(2021七上·吉林月考)《道德经》记载的是关于( )
A.孟子的学说 B.墨子的学说 C.老子的学说 D.韩非的学说
16.(2021七上·柳江月考)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
17.(2021七上·佛山月考)兴化市某校七年级历史合作探究小组在学习完《百家争鸣》这一课之后,开展了“探寻儒家思想"研究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四则文字片段,下列文字片段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
片段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片段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片段三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片段四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 D.片段四
18.(2021七上·德惠月考)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其卫星之名取自我国先贤墨子,他的思想主张是(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19.(2021七上·佛山月考)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实行“礼治 B.“无为而治”
C.实行“仁政” D.依法治国
20.(2021七上·佛山月考)下图是小历研究的单元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是( )
A.早期人类的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七上·伊通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材料二: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程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材料三: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慑,以使臣民慑服: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材料一是哪位人物的观点?他的学说都集中在哪部经典之中?
(2)材料二是百家争鸣中的哪个学派、哪位人物的观点?
(3)材料三所反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此观点在哪个朝代开始了成功的实践?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该谈你的感悟。
22.(2021七上·高州期末)春秋战国干戈不息,可谓乱世,然而社会却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战果尤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
【发奋图强的改革】
材料二:商鞅方升及铭文
材料三:於是以鞅为大良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大师和经典辈出】
材料四: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西汉]司马迁《史记》
回答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一所示文物证明了什么时候的什么基本史实?
(2)阅读材料二、三,材料二、三为不同类型的史料,但它们反映了同一事件,请写出这一事件;如果要研究这一事件,你认为哪一材料更可信,请说明理由。材料中哪一项措施能够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用原文回答)
(3)阅读材料四,材料四涉及诸子百家中的哪些主要学派?
(4)本题所呈现的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具体表现在哪三个领域?请依次写出。
23.(2021七上·江油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单纯依靠德治的周朝,最终因礼崩乐坏而天下大乱;单纯依靠法治的秦朝,最终因暴政导致二世而亡;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法安天下德润人》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治”和“德治”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根据材料三,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唐时期,儒家学说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清时期,儒学由传教士传到西方。18世纪,儒学在欧洲引起广泛讨论。20世纪,西方出现了钦佩孔子的高潮,形成了东方文化热。因此说材料中的“圣贤”指的正是孔子。A符合题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符合题意,B排除;
嬴政是战国末年人,C不符合题意;
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孔子生活的年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孔子在近年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需要熟悉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2.【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有孔子和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根据题意,答案 B 符合,故B 正确;
选项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3.【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言论,出自《论语》。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本题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记忆、理解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今日说法”“最适合被秦始聘任为秦朝该栏目的主持人”,联系所学可知,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的关键词是“法制主持人”“战国”,由此可见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韩非的法家思想。
5.【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体现道家思想,排除A项;
"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属于儒家思想,排除B项;
“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 可知墨家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属于墨家思想,C项正确;
“按照统一的规定, 大家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可知丁属于法家思想, 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核心思想为“仁”,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和孔子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因此要了解孔子更多的主张和言论,应该看《论语》。孔子自己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指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A 符合题意;
选项 B 、 C 、 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 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8.【答案】C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A.有教无类,不符合题意;
B.因材施教,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尊重孩子天性,充分信赖孩子能力,放手让孩子探索与尝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仁者爱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读懂题干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A.老子,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如“因材施教”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韩非,不符合题意;
D.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A不符合题意;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是农业方面的技术,与学术思想无关,B不符合题意;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的具体表现,C符合题意;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在西汉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关键词“学术思想”“秦以前”,掌握“百家争鸣”的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1.【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A搭配正确;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墨子的主张,B搭配错误;
“无为而治”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政治主张,C搭配错误;
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的主张,D搭配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即可作答。“百家争鸣”是历年考查的重点,需要详细掌握,理清学派及思想主张。
12.【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爱惜民力,体察民意。A符合题意;
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B不符合题意;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C不符合题意;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掌握孔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即可作答。
13.【答案】C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A. 法家的“法治”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儒家的“仁政”思想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 ”,意思是正是因为统治者的过分的管理,才造成百姓难以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 道家的“无为”思想 ,即“无为而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墨家的“非攻”思想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读懂题干含义是关键。
14.【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全面否定,不符合题意;
B.照搬照抄,不符合题意;
C.全面超越,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可以看出, 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在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主要记录在《道德经》一书中。排除ABD,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16.【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 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 ,这些内容继承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属于儒家思想的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为政以德,故A符合题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属于道家思想;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属于法家思想;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属于墨家思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及百家争鸣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主张“仁”学说,“爱人”“为政以德”。
18.【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选贤用能,提倡节俭,D项正确;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的主张,A项错误;
主张无为而治的是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B项错误;
主张为政以德的是孔子,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9.【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还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从反面体现了孟子思想“仁政”才能治国。故C项符合题意。
实行“礼治是荀子的观点,“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依法治国是韩非的观点。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 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0.【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春秋争霸;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青铜艺术;甲骨文;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变革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故B项符合题意;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在夏朝建立之前,故A不符合题意;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1.【答案】(1)老子。《道德经》。
(2)儒家。孟子。
(3)韩非,或商鞅,或李斯等。秦国。
(4)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是我们水远学不完的智慧等等。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老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的学说都集中在他的著作《道德经》里,也称为《老子》;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是百家争鸣中儒家学派中孟子的观点;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所反映学派是法家,代表人物有韩非、商鞅、李斯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在秦国得到重用并实践;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是我们水远学不完的智慧等等;
故答案为:(1) 老子。《道德经》。
(2) 儒家。孟子。
(3) 韩非,或商鞅,或李斯等。秦国。
(4)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是我们水远学不完的智慧等等。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第一问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2.【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事件:商鞅变法。材料二更可信。理由:因为材料二属于一手史料(出土文物),材料三是后人所写。措施:为田开阡陌。
(3)儒家;兵家。
(4)经济、政治、思想。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商鞅变法;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说明春秋时期牛已被用于农业生产,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二商鞅方升和方升内铭文印证了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材料三出自《史记》,史书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同一事件即商鞅变法。材料二商鞅方升属于历史文物,属于第一手资料,材料三是后人记载,所以材料二更可信。“为田开阡陌封疆”即商鞅变法的经济上的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就意味着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3)根据材料四可知,《周易》是儒家经典,“孔子厄陈蔡,作《春秋》”中孔子是学家学派创始人,“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中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学派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铁农具和牛耕属于经济领域的变革,材料二、三商鞅变法属于政治改革,材料四诸子百家属于思想领域的变革。
故答案为:(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事件:商鞅变法。材料二更可信。理由:因为材料二属于一手史料(出土文物),材料三后人所写。措施:为田开阡陌。
(3)儒家;兵家。
(4)经济、政治、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与牛耕技术、史料的价值、诸子百家中的主要学派、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具体表现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如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3.【答案】(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仁
(3)法家和儒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包括一切美德;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法治”和“德治”分别是 法家和儒家的治国主张;依据材料三信息“ 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可以看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故答案为:(1)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仁
(3) 法家和儒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第二问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朝阳期末)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是( )
A.孔子 B.老子 C.嬴政 D.铁木真
【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唐时期,儒家学说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清时期,儒学由传教士传到西方。18世纪,儒学在欧洲引起广泛讨论。20世纪,西方出现了钦佩孔子的高潮,形成了东方文化热。因此说材料中的“圣贤”指的正是孔子。A符合题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符合题意,B排除;
嬴政是战国末年人,C不符合题意;
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孔子生活的年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孔子在近年的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需要熟悉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2.(2021七上·德惠期末)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文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部典籍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有孔子和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根据题意,答案 B 符合,故B 正确;
选项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3.(2021七上·长春期末)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子”指的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言论,出自《论语》。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 B 。
【点评】本题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记忆、理解能力。
4.(2021七上·龙华期末)中央电视台聘请了撒贝宁为《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穿梭回到秦朝时期,假如以下四位思想家都还健在,你认为哪一位思想家最适合被秦始皇聘任为秦朝该栏目的主持人( )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今日说法”“最适合被秦始聘任为秦朝该栏目的主持人”,联系所学可知,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的关键词是“法制主持人”“战国”,由此可见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韩非的法家思想。
5.(2021七上·澄海期末)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墨家思想的是( )
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体现道家思想,排除A项;
"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属于儒家思想,排除B项;
“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 可知墨家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属于墨家思想,C项正确;
“按照统一的规定, 大家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可知丁属于法家思想, 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1七上·龙华期末)提出“仁者爱人”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B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核心思想为“仁”,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和孔子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因此要了解孔子更多的主张和言论,应该看《论语》。孔子自己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
7.(2021七上·德惠期末)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指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出现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A 符合题意;
选项 B 、 C 、 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 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8.(2021七上·江油期末)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孩子天性,充分信赖孩子能力,放手让孩子探索与尝试。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性工作。下列思想与材料中的观点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
【答案】C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A.有教无类,不符合题意;
B.因材施教,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尊重孩子天性,充分信赖孩子能力,放手让孩子探索与尝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仁者爱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读懂题干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2021七上·通榆期末)主张“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孟子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A.老子,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如“因材施教”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韩非,不符合题意;
D.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2021七上·长春月考)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C.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A不符合题意;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是农业方面的技术,与学术思想无关,B不符合题意;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的具体表现,C符合题意;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在西汉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关键词“学术思想”“秦以前”,掌握“百家争鸣”的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1.(2021七上·长春月考)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A搭配正确;
“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墨子的主张,B搭配错误;
“无为而治”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政治主张,C搭配错误;
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的主张,D搭配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即可作答。“百家争鸣”是历年考查的重点,需要详细掌握,理清学派及思想主张。
12.(2021七上·长春月考)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就曾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爱惜民力,体察民意。A符合题意;
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B不符合题意;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C不符合题意;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知识。难度适中,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掌握孔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即可作答。
13.(2021七上·孝感月考)“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答案】C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
【解析】【分析】A. 法家的“法治”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儒家的“仁政”思想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 ”,意思是正是因为统治者的过分的管理,才造成百姓难以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 道家的“无为”思想 ,即“无为而治”,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墨家的“非攻”思想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读懂题干含义是关键。
14.(2021七上·孝感月考)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
A.全面否定 B.照搬照抄 C.全面超越 D.继承发展
【答案】D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全面否定,不符合题意;
B.照搬照抄,不符合题意;
C.全面超越,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可以看出, 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2021七上·吉林月考)《道德经》记载的是关于( )
A.孟子的学说 B.墨子的学说 C.老子的学说 D.韩非的学说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老和少,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是我国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在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主要记录在《道德经》一书中。排除ABD,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16.(2021七上·柳江月考)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 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 ,这些内容继承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是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2021七上·佛山月考)兴化市某校七年级历史合作探究小组在学习完《百家争鸣》这一课之后,开展了“探寻儒家思想"研究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四则文字片段,下列文字片段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
片段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片段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片段三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片段四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 D.片段四
【答案】A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属于儒家思想的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为政以德,故A符合题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属于道家思想;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属于法家思想;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属于墨家思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及百家争鸣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主张“仁”学说,“爱人”“为政以德”。
18.(2021七上·德惠月考)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其卫星之名取自我国先贤墨子,他的思想主张是(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答案】D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选贤用能,提倡节俭,D项正确;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的主张,A项错误;
主张无为而治的是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B项错误;
主张为政以德的是孔子,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9.(2021七上·佛山月考)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实行“礼治 B.“无为而治”
C.实行“仁政” D.依法治国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还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从反面体现了孟子思想“仁政”才能治国。故C项符合题意。
实行“礼治是荀子的观点,“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依法治国是韩非的观点。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 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0.(2021七上·佛山月考)下图是小历研究的单元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是( )
A.早期人类的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春秋争霸;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青铜艺术;甲骨文;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变革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故B项符合题意;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在夏朝建立之前,故A不符合题意;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七上·伊通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材料二: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程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材料三: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慑,以使臣民慑服: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材料一是哪位人物的观点?他的学说都集中在哪部经典之中?
(2)材料二是百家争鸣中的哪个学派、哪位人物的观点?
(3)材料三所反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此观点在哪个朝代开始了成功的实践?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该谈你的感悟。
【答案】(1)老子。《道德经》。
(2)儒家。孟子。
(3)韩非,或商鞅,或李斯等。秦国。
(4)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是我们水远学不完的智慧等等。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老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的学说都集中在他的著作《道德经》里,也称为《老子》;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二是百家争鸣中儒家学派中孟子的观点;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所反映学派是法家,代表人物有韩非、商鞅、李斯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在秦国得到重用并实践;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是我们水远学不完的智慧等等;
故答案为:(1) 老子。《道德经》。
(2) 儒家。孟子。
(3) 韩非,或商鞅,或李斯等。秦国。
(4)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弘扬古代传统文化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或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是我们水远学不完的智慧等等。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第一问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2.(2021七上·高州期末)春秋战国干戈不息,可谓乱世,然而社会却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战果尤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
【发奋图强的改革】
材料二:商鞅方升及铭文
材料三:於是以鞅为大良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大师和经典辈出】
材料四: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西汉]司马迁《史记》
回答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一所示文物证明了什么时候的什么基本史实?
(2)阅读材料二、三,材料二、三为不同类型的史料,但它们反映了同一事件,请写出这一事件;如果要研究这一事件,你认为哪一材料更可信,请说明理由。材料中哪一项措施能够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用原文回答)
(3)阅读材料四,材料四涉及诸子百家中的哪些主要学派?
(4)本题所呈现的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具体表现在哪三个领域?请依次写出。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事件:商鞅变法。材料二更可信。理由:因为材料二属于一手史料(出土文物),材料三是后人所写。措施:为田开阡陌。
(3)儒家;兵家。
(4)经济、政治、思想。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商鞅变法;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穿有鼻环的牛尊说明春秋时期牛已被用于农业生产,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二商鞅方升和方升内铭文印证了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材料三出自《史记》,史书记载了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同一事件即商鞅变法。材料二商鞅方升属于历史文物,属于第一手资料,材料三是后人记载,所以材料二更可信。“为田开阡陌封疆”即商鞅变法的经济上的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就意味着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3)根据材料四可知,《周易》是儒家经典,“孔子厄陈蔡,作《春秋》”中孔子是学家学派创始人,“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中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学派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铁农具和牛耕属于经济领域的变革,材料二、三商鞅变法属于政治改革,材料四诸子百家属于思想领域的变革。
故答案为:(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2)事件:商鞅变法。材料二更可信。理由:因为材料二属于一手史料(出土文物),材料三后人所写。措施:为田开阡陌。
(3)儒家;兵家。
(4)经济、政治、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与牛耕技术、史料的价值、诸子百家中的主要学派、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具体表现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如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3.(2021七上·江油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单纯依靠德治的周朝,最终因礼崩乐坏而天下大乱;单纯依靠法治的秦朝,最终因暴政导致二世而亡;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法安天下德润人》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治”和“德治”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根据材料三,说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答案】(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仁
(3)法家和儒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包括一切美德;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法治”和“德治”分别是 法家和儒家的治国主张;依据材料三信息“ 历史证明,只有德法并重、德法合治,国家才能治理好。而单靠德治或单靠法治,都难以把国家治理好。 ”,可以看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故答案为:(1)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仁
(3) 法家和儒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第二问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