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31 13:56: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2.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默写并学以致用。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意境。2.对古诗词知识方面的知识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3.知人论世。
情感态度价值观:比较这两首登高诗所承载的诗人情志,把握它们的不同之处和共同动因,理解中国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掌握两首诗歌所抒发的登高之情的异同,体悟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志向。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古代诗歌五首》里的两首诗歌,《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有同学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两首诗一起讲吗?(题目都有“登”字,都是登高主题。)同学们说的都不错,确实如此。登高赋诗抒怀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传统,许多诗人都曾写过此类诗歌,那么,提到登高,你会想到哪些诗句呢?
(学生分享自己学过、读过的登高诗句)
小学课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唐诗读本:总为浮云能蔽日,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夕阳楼》
大家的诗词积累都非常丰富。由此可见,登上高处,眼界开阔往往会触动诗人内心的情感。那么,今天我们来赏读这两首“登高诗”,品味两位诗人在登临高处时,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二、比较不同,品析情感
(一)鉴赏《登幽州台歌》
1.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首诗《登幽州台歌》,大家一起朗读一遍。
2.注意字音字形。这首诗题目是《登幽州台歌》,幽州台是什么地方,又没有同学解答一下?
明确:诗人所登“幽州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
又名“黄金台”,是战国时燕国有名的君主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燕昭王极其重视选用人才,曾在台上放置千两黄金来招纳贤士,引得乐毅这样的名士纷纷归附,燕国从此兴盛。陈子昂同时期还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收录在我们的《唐诗读本》中,大家粗略阅读,你认为陈子昂对于燕昭王是怎样的感情?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用今天的话说,陈子昂是燕昭王的粉丝。有了这样的典故,登上幽州台,自然引发了陈子昂什么样的感情?怀古之情。
所以我们怎么理解诗句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里的“古人”“来者”?
明确:所以“古人”“前人”都指的是类似燕昭王的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这句诗意为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求才若渴的明君自己也无法遇到。
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这反映出他什么样的境遇和思想感情?
明确:前两句诗——时间角度(前、后),体现时间无止无休,反衬出自己的生命短暂。
追问:作者提到了已往和将来,唯独没有提到当下,这表明什么?
诗句提到无论已往还是将来,知人善任的明君自己都无缘得见,唯独没有提到当下,暗示作者不被当世君主任用,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的境遇,因此才会往前、往后寻觅明君。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5.怎么翻译后两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明确:想到天地无限渺远,我止不住满怀悲伤流下热泪。
6. 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空间角度(天、地)写出空间无限辽远。
①天地辽远空阔,置身于这广漠的宇宙空间之中,越发衬托出诗人的孤寂伶仃。(哪个字最能体现?独。是怀才不遇的独,更是无人可倾诉,无人聆听的独。大家试想,我们出去登上游玩,肯定呼朋引伴,但诗人却是独自登台,只能提笔写下苦闷与我们这样的后世之人共鸣。)
②想到天地长存,宇宙无限,越发加深了前两句体现的人生短暂之感。韶华易逝,而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抱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短暂的岁月白白地流逝,所以才情不自禁地洒下悲愤的热泪。
“怆然”“涕下”两词,从“怆” 和“涕” 的偏旁可见,一个是心情,一个为神情,由内及外,反复强调,更体现出作者的愁苦之情。
7.《登幽州台歌》虽为登高诗,但诗人有写登高所见的具体景色吗?为什么?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太过悲伤,无心欣赏风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内心茫然无依,孤独无靠,因此表现于外,眼底只见茫茫大地,寂寥空阔,不见具体景物。故这首诗歌有“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 ”的评价。直抒胸臆。
(二)《登飞来峰》比较阅读
学习了《登幽州台歌》,我们再来看看《登飞来峰》。同样是写登高之诗,《登飞来峰》与《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之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把《登飞来峰》朗读一遍。
(学生自由发言)
1.思想感情不同。为什么(从诗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明确:《登幽州台歌》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悲凉之情,而《登飞来峰》表明诗人无畏艰难、踌躇满志的乐观主义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可以看出。“不畏”体现了诗人坚决果断的意志,“浮云”不仅指自然景色,更是用典,指朝中小人、阻碍前行的闲难。(有没有同学能想到类似的用法?《登金陵凤凰台》“不畏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一句体现了诗人不怕任何阻拦、勇往直前的勇气。
追问:“自缘身在最高层”之“最高层”指什么?
明确:不是指官职的高低,还可以指理想的高远、眼光的高远、平台的高远,展现出诗人的自信。
2.修辞手法不同。
明确:《登飞来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飞来山上千寻塔”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3.写作手法不同
明确:《登飞来峰》运用了虚实结合。“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闻说),与前一句虚实结合,共同表现了诗人所处眺望地点之高。(存疑,不主动提)
要是没人提到,设问:我们说《登幽州台歌》是直抒胸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
借景抒情、即景说理的手法。整首诗借景抒怀,融情、景、理一体,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怀。前者极写作者所处眺望地点之高为后者作铺垫,后者借眼前之景悟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一道理,抒发了自己不畏奸邪、踌躇满志的勇气和决心,是前者的升华。将写景和抒怀结合起来,从具体的情境中提炼出哲理,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4.体裁形式不同,有何结果?
明确:《登飞来峰》是我们熟识的七言绝句,句式严整,而《登幽州台歌》属于古体诗,句式自由。
追问:能否把《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改为绝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为什么?
明确:不能。增加虚词“之”“而”使得诗歌节奏更为舒缓,更能突出时空的浩渺之感与诗人的孤独悲怆。
时代不同,有何影响?
明确:《登幽州台歌》是唐诗,《登飞来峰》是宋诗。唐诗擅长抒情,而宋诗喜欢说理。举例,南宋辛弃疾的词我们都很熟悉,也学过很多,但是很少见过他的诗。因为他的诗作多是说理诗,在艺术成就方面不及词作。
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经过探究我们发现,同是登高,同样远眺,两首诗歌存在许多各方面差异,从而最终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也迥乎有别。带着对这两首诗思想感情的理解,我们再来一起朗读一遍这两首诗。注意《登幽州台歌》要放缓语速,读出时空浩渺之感和诗人的孤独悲怆。重读“不见”,以传递诗人的不平之意;在“独” “怆然”“涕下”这几个词上放缓、延长、停顿,语调低沉,以传递诗人复杂的情绪。《登飞来峰》语调较高,前两句语速稍放缓,以传递出宏阔浩大的气象,为后两句的扬起蓄势;后两句语调要渐高,以传递出诗人情绪的层层推高。
(三)探寻原因,知人论世
那么,同学们是否有思考,为何同为登山主题,两位诗人传递出的登高之情如何不同?请你和同桌共同阅读材料,讨论造成的深层原因。
【材料一】《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陈子昂24 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他对国家大略、边防事务颇有远见,但因直言敢谏,仕途不顺,曾蒙冤下狱。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攸宜率军征讨,宦海沉浮十余载的陈子昂担任随军参谋。前线兵败,陈子昂一再进谏,请求分兵抗敌,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就比军士高一级,相当于现在军队的班长)。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吟唱出《登幽州台歌》。
【材料二】《登飞来峰》创作背景
庆历二年(1042),21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随即赴扬州任签判,之后又升任鄞县知县,治理一方,政绩显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29岁的王安石做知县任期到,在返回故乡江西的途中,经过飞来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写下《登飞来峰》。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同桌一起阅读材料,彼此交流,发表见解。)
明确:陈子昂的“怆然涕下”,不仅是因为无人赏识,贤君难遇,更是眼看国土沦丧敌人手中,满腔壮志却无法实现的悲愤。对于壮志难酬的陈子昂而言,这浩远苍茫的景象更加深了他的渺小感、孤悲感。
王安石之所以“不畏浮云”,是因为他初涉官场,仕途得意,所以自信无畏,踌躇满志。同样是登高,对于踌躇满志的王安石来说,眼前盛景开阔了他的胸襟,更激起了他的雄心。二人情感的迥异,主要源自个人的遭际不同,作诗的背景相异。
四、深入解读,悟其相似
1.我们了解到,因为不同的人生遭际,陈子昂“贤君难遇,壮志难酬”,王安石“前景可期,踌躇满志”。然而在二人不同的身世遭际和登高情感背后,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你认为,他们的志向,仅仅在于个人官职的升迁吗?
明确:不是,都是胸怀大志。
追问:是什么志向呢?
提示:回看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快速提炼要点,回答。)
明确:陈子昂身负才能,渴望安定边患;王安石为官为民,力求造福一方。
2.阅读下面史书中对这二人的评价,思考你对二人的“志”有没有新的认识?
“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意气慷慨,有矫正世界,改变风俗的志向)— 《宋史 王安石传》
“常欲奋身以答国士”(常常想要倾尽全力报答国家给他的待遇),“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不因为有危险而爱惜自己的生命苟且偷生)。— 《陈氏别传》(唐 卢藏用)
(学生畅谈对史书中记载的理解,对王、陈二人的新认识。)
明确:史书的记载与评价告诉我们,陈子昂始终奋身不顾,忧国忧民;王安石一生致力变革政法,为国为民。这二人都有经世济民之心,定国安邦之志,而不仅因个人得失而或喜或悲。
追问:这种志向与他们共同的文人身份有没有关系?
明确:中国古代文人受儒家文化影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中,如果平坦顺利,则饱含憧憬,自信勉励;如果受到阻碍,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这种文人儒士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深有影响。四中的创办人王道元先生要求我们学子“大效于世”,不也是期望我们成为这样对国家社会作出大贡献的人吗?
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找一些登高抒怀诗来读一读,品一品,与诗人对话,体会他们的家国情怀。登高诗也还有其他类别,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慢慢品鉴。
板书设计:
不同 相同
个人遭际 思想感情 经世济民之心
定国安邦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