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成就。了解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
①法制初创: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
②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2、“文化大革命”时期(遭破坏)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发展时期)
①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至上的特权。
②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4、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完善时期)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背景
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措施
法制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的治国理论、原则和方法。法治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上。
法制是指当权者按照法律治理国家,法治下,行政部门的职责只是执行该等法律,并且受该等法律拘束。因此法制和法治最大的区别,在于行政、立法、司法这些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拘束和控制。法治的内涵,更侧重于法律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拘束。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4、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完善时期)
(2)措施
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历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成就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4、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完善时期)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4)依法治国的意义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5、党的十八大以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背景
①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2)措施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5、党的十八大以来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措施
①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社会共同意愿。
(3)成就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基础梳理
5、党的十八大以来
②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名义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3)成就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杰出代表。
(1)背景
①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
(2)成就
时传祥
王进喜
焦裕禄
雷 锋
②全社会形成了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③全社会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2)成就
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4)影响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活动
红旗渠竣工
成昆铁路勘探
新中国电影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2、改革开放以后
①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背景
②中央推动: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法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6年)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2、改革开放以后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2)成就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五讲四美三热爱海报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2、改革开放以后
③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2)成就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1)提出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梳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内容
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意义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课小结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
2、“文化大革命时期
”(遭破坏)
4、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完善时期)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改革开放后
3、改革开放后(发展时期)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党的十八大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