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2.7 有理数的减法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初步掌握并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转化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新知导入
确定类型 定符号 绝对值
同号
异号(绝对值不相等)
异号(互为相反数)
与0相加
取相同符号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相加
相减
结果是0
仍是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新知导入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1) 14 + 16 =
(2)(–13)+(–27)=
(3)(–19)+ 20 =
(4) 43 +(–50) =
(5)(–56)+ 56 =
(6) 106 + 0 =
(7) 0 +(–2017)=
30
–40
1
–7
16
–2017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新知讲解
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4米和-155米,你知道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吗?
我们可以列出算式
8844-(-155).
思考: 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呢?
新知讲解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计算:
(-8)-(-3).
根据减法的意义,这就要求一个数“?”,使
(?)+(-3)=-8.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
(-5)+(-3)=-8
所以 (-8)-(-3)=-5
新知讲解
试一试
填空: (-8) +( ) = -5.
容易得到 (-8)+(+3) = -5.
比较(-8)-(-3) = -5、(-8)+(+3)= -5两式,我们发现:
-8“减去-3”与“加上 + 3”的结果是相同的,
再举一组数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新知讲解
再换一些数,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考虑下面的算式:
(1)0―(―3)=____,0+(+3)=____;
(2)-1―(―3)=____,-1+(+3)=____;…
3
3
2
2
新知讲解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
a-b=a+(-b)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 减法 加法
2 减数 相反数
新知讲解
例 计算:
(-32) -(+5); (2) 7.3 - (-6.8);
(3)(-2)-(-25); (4) 12 -21.
解:(1) (-32) - (+5)=(-32) + (-5)=-37.
减号变加号
减数变相反数
新知讲解
例 计算:
(-32) -(+5); (2) 7.3 - (-6.8);
(3)(-2)-(-25); (4) 12 -21.
(2) 7.3- (-6.8)=7.3 + 6.8=14.1.
减号变加号
减数变相反数
(3)(-2)-(-25)=(-2)+25=23.
(4)12-21=12+(-21)=-9.
新知讲解
注意: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两变一不变”.“两变”:一是指将运算符号由“-”号变为“+”号;二是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一不变”是指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不能交换;
(2)不要把减法运算与异号两数相加相混淆.
课堂练习
1. 与(-x)-(-y)相等的式子是( )
A.(-x)-(+y) B.(+x)+(-y)
C.(-x)+y D.(+x)-(-y)
C
2.比1小2的数是( )
A.3 B.1 C.-1 D.-2
3.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8)-8=-16 B.-8-(-8)=0
C.8-(-8)=16 D.(+7)-(-2)=-5
C
D
课堂练习
4. 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
A.-3+5 B.-3-5
C.|-3+5| D.|-3-5|
D
5. A,B是数轴上的两点,A点表示的数是-5,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则B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11或1
课堂练习
6.计算:
(1)(-17)-(+14); (2)(+32)-(-78);
(3)(-1.25)-0.25; (4)(-5.2)-0.
解:(1)原式= (-17)+(-14)=-31;
(2)原式= (+32)+(+78)=110;
(3)原式=(-1.25)+(-0.25)=-1.5;
(4)原式=-5.2.
课堂练习
7.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的基本分是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100 150 -400 350 -100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解:(1)第一名为第四组,第二名为第二组:350-150=200(分);
(2)第一名为第四组,第五名为第三组:350-(-400)=750(分).
课堂总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 -b = a +(-b)
2.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其转化的方法是“两变”:
一是“变”减号为加号;
二是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