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30 14:59:20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无棣模拟) 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
2.(2021七上·莱西期中)为救亡图存,清政府学习西方技术,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21八上·滨州月考)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2022·荣县模拟)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由此可知李鸿章(  )
A.主张变法图强 B.对洋务事业有所反思
C.企图独揽大权 D.完全否定了洋务事业
5.(2021八上·安阳月考)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6.(2021八上·泰兴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洋务运动时制作的一张洋务派地方代表的课件。“?”处的历史人物是(  )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A.奕 B.曾国藩 C.林则徐 D.洪秀全
7.(2021八上·临清月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完全排除出中国市场
D.促使中国很快就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8.(2022九下·长沙期中)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  )
A.君主立宪 B.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9.(2021八上·宝安期中)2016 年 1 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威海卫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海战 D.廊坊之战
10.(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1.(2021·石家庄一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到:“痛定思痛之后,庙堂(朝廷)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材料表述了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特征 D.影响
12.(2021八上·高州期末)以下表中信息能够得出李鸿章(  )
1865年 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80年 李鸿章设天津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并于次年架起了天津至上海间的电线
1888年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及学生获准和上海广方言馆的学生一起参加顺天乡试
A.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B.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 D.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
13.(2022·白云一模)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  )
A.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晚清开始重视对海洋的利用 D.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
14.(2021八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5.(2021八下·平山开学考)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2022·赤峰)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新式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
学堂 开设课程
一 《圣谕广训》、《孝经》、船舶驾驶、射击、指挥
二 经学(儒家经典)、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三 学员需通儒家经典、微积分、重学、汽学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7.(2022·陕西模拟)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下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应该是(  )
类别 时间 数进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18.(2020八上·北京期末)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
A.“自强”“求富” B.“振兴中华”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19.(2022·雅安)图为洋务派开办的部分企业。
据此可知洋务派(  )
A.获得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B.前期主要发展民用工业
C.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创办的企业都在沿海地区
20.(2021八上·嘉陵期中)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八上·临清月考)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 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
22.(2022·滑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借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经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缓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假造成一个断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围而非取代现在的秩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购买铁甲舰 赴美留学幼童 京师同文馆
材料三: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收意义已运运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探索的方向或领域。
(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
23.(2021八上·丰县月考)材料: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1)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选“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选“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选“C”。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军事企业,之后创办民用企业。   
③洋务运动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功说明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24.(2021·洛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这表现出人们认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政策,以应付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所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三:他们因坚持“中体西用”,加之其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的依附性,所以其变革始终无法突破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层面,难以步入更深层的政治层面。但伴随着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国家政权的功能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因近代工业的兴起,生产力的提高,经济领城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文化领域不可避免地生出了变革的种子。
(1) 依据材料一,“新的政策”指什么?它能被提出的原因有哪些?
(2) 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何关联?
(3)简要概括材料三内容的观点,请用一句话对材料所反映事件进行评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根据题干“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挽救清王朝统治为目的,提出“自强”与“求富”的口号,因此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挽救国家危亡,故 D 项正确;
游历西洋、兴办洋务和学习科技不是留学生出国的最终目的,故 A , B , C 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②③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除了识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外还要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可知,李鸿章在洋务运动失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不足之处,故B符合题意;
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故A不符合题意;
CD说法错误,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5.【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注定要失败,不可能使中国走向真正的富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除了识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外还要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6.【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洋务派地方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央代表有奕 ,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B项正确,排除A;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C项;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以看出,上海轮船招商局和湖北官办织布局创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题干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8.【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可知,沈葆桢认为只能学习外国的技术,外国的社会制度和风气是不可学习的,体现了鲜明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故B正确;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属于制度的内容,是沈葆桢反对的,故AC错误;
沈葆桢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非进行实业救国,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9.【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由题干关键词“致远舰”我们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战,因在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黄海大战中与日舰激战,被日舰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故这一考古可用于黄海海战的研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的把握理解。考查学生对于黄海战役的识记与掌握。
10.【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完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
C. 维新变法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救亡图存的探索,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D.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开始的救亡图存的探索,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进步性(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11.【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痛定思痛之后,庙堂(朝廷)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失败,使清政府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他们开始看到西方国家的先进,决定向西方国家学习,维护清朝统治,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过程,不符合题意;
C.特征,不符合题意;
D.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分析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的。
12.【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显示的是李鸿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表明李鸿章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不符合题意;
C. 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 ,不符合题意;
D. 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分析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3.【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设立这些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举措与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有关,说明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A项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错误,洋务企业是由清末开明官员创立的,还是在封建管理之下,不符合题意;
B项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错误,“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体现不出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不符合题意;
C项晚清开始重视对海洋的利用体现不了作者意图,晚清对海洋利用目的是利用近代海防来维护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4.【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 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不符合史实;
D. 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还是要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开始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6.【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学堂课程设置内容,既有传统的儒家经典,又增加了西方的天文、微积分、化学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
C.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D.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7.【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创办这些学校主要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A符合题意;
19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维新变法,材料不能体现传播维新思想,排除B;
材料中与义和团没有太大关系,排除C;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三民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意,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
18.【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振兴中华”,不符合题意;
C.“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
D.“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9.【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期间,许多洋务派大臣创办了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机器制造局、织呢局等一系列洋务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期间学习西方的技术,创办了大量的民用和军事工业,C项正确;
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企业,无法得出中央政府的支持,排除A项;
洋务运动前期主要发展军事工业,并非民用工业,排除B项;
甘肃、四川不在沿海,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文字材料。
20.【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说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不符合题意;
D.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1.【答案】(1)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关键: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类别: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联系: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 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根据材料二“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可知,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根据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故答案为:
(1)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关键: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类别: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联系: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综合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22.【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近代民用企业(经济领城),近代军事工业(国防领域),近代科技(交通)领域、文化(教有)领域。
(3)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办近代新式学堂,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统治。
(2)分析图片可知,洋务运动前期(60年代﹣7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后期(70年代﹣9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兴办了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办近代新式学堂,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统治。
(2) 近代民用企业(经济领城),近代军事工业(国防领域),近代科技(交通)领域、文化(教有)领域。
(3)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办近代新式学堂,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3.【答案】(1)A;A;C;B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 年,材料中“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可见①正确;材料中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可知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③不涉及;材料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说明洋务企业取得了--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但不能说明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随着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破产,④错误。
(2)依据材料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相关史实,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作用,注意史料观点的提取。
24.【答案】(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近代中国落后挨持打,在世界地位的下降
(2)第二幅图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用工业,为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提供了辅助作用
(3)洋务运动由于在制度和对外依赖方面的原因,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其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但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这表现出人们认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政策”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新政策”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它被提出的原因可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在世界地位的下降等分析;
(2)据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和“轮船招商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用工业,两者的关系为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提供了辅助作用;
(3)观点:据材料三“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的依附性,所以其变革始终无法突破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层面,难以步入更深层的政治层面……因近代工业的兴起,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洋务运动由于在制度和对外依赖方面的原因,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其开启了我国的近代来概括出材料三的观点。评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为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但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故答案为:(1)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近代中国落后挨持打,在世界地位的下降
(2) 第二幅图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用工业,为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提供了辅助作用
(3) 洋务运动由于在制度和对外依赖方面的原因,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其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但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回答;第二问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回答。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无棣模拟) 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根据题干“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挽救清王朝统治为目的,提出“自强”与“求富”的口号,因此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挽救国家危亡,故 D 项正确;
游历西洋、兴办洋务和学习科技不是留学生出国的最终目的,故 A , B , C 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2.(2021七上·莱西期中)为救亡图存,清政府学习西方技术,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②③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除了识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外还要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2021八上·滨州月考)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
A.自强、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2022·荣县模拟)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由此可知李鸿章(  )
A.主张变法图强 B.对洋务事业有所反思
C.企图独揽大权 D.完全否定了洋务事业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可知,李鸿章在洋务运动失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不足之处,故B符合题意;
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故A不符合题意;
CD说法错误,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5.(2021八上·安阳月考)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注定要失败,不可能使中国走向真正的富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除了识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外还要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6.(2021八上·泰兴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洋务运动时制作的一张洋务派地方代表的课件。“?”处的历史人物是(  )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A.奕 B.曾国藩 C.林则徐 D.洪秀全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洋务派地方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央代表有奕 ,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B项正确,排除A;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C项;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7.(2021八上·临清月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完全排除出中国市场
D.促使中国很快就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以看出,上海轮船招商局和湖北官办织布局创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题干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8.(2022九下·长沙期中)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  )
A.君主立宪 B.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可知,沈葆桢认为只能学习外国的技术,外国的社会制度和风气是不可学习的,体现了鲜明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故B正确;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属于制度的内容,是沈葆桢反对的,故AC错误;
沈葆桢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非进行实业救国,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9.(2021八上·宝安期中)2016 年 1 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威海卫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海战 D.廊坊之战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由题干关键词“致远舰”我们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战,因在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黄海大战中与日舰激战,被日舰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故这一考古可用于黄海海战的研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的把握理解。考查学生对于黄海战役的识记与掌握。
10.(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完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
C. 维新变法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救亡图存的探索,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D.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开始的救亡图存的探索,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进步性(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11.(2021·石家庄一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到:“痛定思痛之后,庙堂(朝廷)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材料表述了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特征 D.影响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痛定思痛之后,庙堂(朝廷)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失败,使清政府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他们开始看到西方国家的先进,决定向西方国家学习,维护清朝统治,故选项A符合题意;
B.过程,不符合题意;
C.特征,不符合题意;
D.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注意分析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的。
12.(2021八上·高州期末)以下表中信息能够得出李鸿章(  )
1865年 李鸿章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80年 李鸿章设天津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学堂,并于次年架起了天津至上海间的电线
1888年 在李鸿章的努力下,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教习及学生获准和上海广方言馆的学生一起参加顺天乡试
A.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B.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 D.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显示的是李鸿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表明李鸿章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全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不符合题意;
C. 培养了第一批近代化知识分子 ,不符合题意;
D. 是洋务派中最杰出的代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分析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3.(2022·白云一模)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  )
A.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晚清开始重视对海洋的利用 D.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设立这些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举措与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有关,说明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A项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错误,洋务企业是由清末开明官员创立的,还是在封建管理之下,不符合题意;
B项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错误,“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说明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体现不出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不符合题意;
C项晚清开始重视对海洋的利用体现不了作者意图,晚清对海洋利用目的是利用近代海防来维护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已经有了近代海防意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4.(2021八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 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根本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不符合史实;
D. 使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还是要掌握基础知识。
15.(2021八下·平山开学考)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开始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洋务运动的意义的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6.(2022·赤峰)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新式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
学堂 开设课程
一 《圣谕广训》、《孝经》、船舶驾驶、射击、指挥
二 经学(儒家经典)、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三 学员需通儒家经典、微积分、重学、汽学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学堂课程设置内容,既有传统的儒家经典,又增加了西方的天文、微积分、化学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
C.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D.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7.(2022·陕西模拟)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下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应该是(  )
类别 时间 数进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创办这些学校主要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A符合题意;
19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维新变法,材料不能体现传播维新思想,排除B;
材料中与义和团没有太大关系,排除C;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三民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意,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
18.(2020八上·北京期末)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
A.“自强”“求富” B.“振兴中华”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振兴中华”,不符合题意;
C.“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
D.“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9.(2022·雅安)图为洋务派开办的部分企业。
据此可知洋务派(  )
A.获得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B.前期主要发展民用工业
C.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创办的企业都在沿海地区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期间,许多洋务派大臣创办了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机器制造局、织呢局等一系列洋务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期间学习西方的技术,创办了大量的民用和军事工业,C项正确;
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企业,无法得出中央政府的支持,排除A项;
洋务运动前期主要发展军事工业,并非民用工业,排除B项;
甘肃、四川不在沿海,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文字材料。
20.(2021八上·嘉陵期中)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说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不符合题意;
D.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八上·临清月考)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时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并说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 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影响。
【答案】(1)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关键: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类别: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联系: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 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根据材料二“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可知,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根据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故答案为:
(1)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关键: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类别: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联系: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政府的财政紧张状况。
(3)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综合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22.(2022·滑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借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经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缓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假造成一个断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围而非取代现在的秩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购买铁甲舰 赴美留学幼童 京师同文馆
材料三: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收意义已运运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探索的方向或领域。
(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近代民用企业(经济领城),近代军事工业(国防领域),近代科技(交通)领域、文化(教有)领域。
(3)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办近代新式学堂,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统治。
(2)分析图片可知,洋务运动前期(60年代﹣7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后期(70年代﹣9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兴办了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办近代新式学堂,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统治。
(2) 近代民用企业(经济领城),近代军事工业(国防领域),近代科技(交通)领域、文化(教有)领域。
(3)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开办近代新式学堂,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3.(2021八上·丰县月考)材料: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1)能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选“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选“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选“C”。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   
②洋务派前期创办军事企业,之后创办民用企业。   
③洋务运动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功说明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1)A;A;C;B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 年,材料中“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可见①正确;材料中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可知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③不涉及;材料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说明洋务企业取得了--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但不能说明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随着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破产,④错误。
(2)依据材料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相关史实,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作用,注意史料观点的提取。
24.(2021·洛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这表现出人们认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政策,以应付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所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三:他们因坚持“中体西用”,加之其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的依附性,所以其变革始终无法突破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层面,难以步入更深层的政治层面。但伴随着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型,客观上要求国家政权的功能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因近代工业的兴起,生产力的提高,经济领城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文化领域不可避免地生出了变革的种子。
(1) 依据材料一,“新的政策”指什么?它能被提出的原因有哪些?
(2) 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何关联?
(3)简要概括材料三内容的观点,请用一句话对材料所反映事件进行评价。
【答案】(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近代中国落后挨持打,在世界地位的下降
(2)第二幅图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用工业,为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提供了辅助作用
(3)洋务运动由于在制度和对外依赖方面的原因,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其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但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这表现出人们认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政策”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新政策”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它被提出的原因可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在世界地位的下降等分析;
(2)据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和“轮船招商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用工业,两者的关系为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提供了辅助作用;
(3)观点:据材料三“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的依附性,所以其变革始终无法突破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层面,难以步入更深层的政治层面……因近代工业的兴起,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洋务运动由于在制度和对外依赖方面的原因,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其开启了我国的近代来概括出材料三的观点。评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为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但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故答案为:(1)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近代中国落后挨持打,在世界地位的下降
(2) 第二幅图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民用工业,为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提供了辅助作用
(3) 洋务运动由于在制度和对外依赖方面的原因,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但其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但开启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回答;第二问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回答。
1 / 1